> 絲路文明

金塔縣:沙漠到綠洲的嬗變

盛夏時節,走進金塔縣潮湖林場,一排排胡楊樹高大挺拔、蔥蔥蘢蘢,仿佛一片綠色的海洋。然而60多年前,這裡飛鳥不棲、漫天黃沙。

金塔縣地處巴丹吉林沙漠和庫姆塔格沙漠邊緣,被白水泉、明沙窩、東沙窩、巴丹吉林沙漠前端為主的四大沙係合圍,境內有415個風沙口、18個重點風沙口,曾是全國沙漠化最為嚴重的地區之一,自然環境十分惡劣。

防沙治沙,馳而不息,久久為功。百折不撓的金塔人民用勤勞和智慧與風沙展開長期鬥爭,最終將荒漠變為了綠洲。截至2021年,金塔縣林地面積已達145萬畝。

綠染風沙口

“天上不飛鳥,地上不長草,地無百步平,風吹石頭跑。”這是老一輩人對金塔城西周邊環境的深刻總結。

為改變現狀,1958年6月,金塔縣決定成立國營潮湖林場。一個專業化的防沙治沙機構和隊伍正式組建,漫漫治沙路自此開啟。

第一任潮湖林場場長喬世傑帶領3名幹部、2名技術員、23名工人進駐潮湖,一場不見硝煙的“治沙戰”拉開了帷幕。

據金塔縣潮湖林場原副場長王端政回憶:“當時很辛苦,早上6點半帶上黑面饅頭就出門了,中午就地吃飯,半夜才回家。”

“寧可治沙苦死累死,也不能讓沙欺負死,寧可豁了命,也要治住沙!”這是喬世傑面對黃沙發出的戰鬥宣言。經過不懈努力,最終達到了“建站治沙、造林固沙、經營養場”的目標。

斯人已逝,精神永存。1965年11月,喬世傑去世後,他的女兒喬子珍和女婿接過父親手中的鐵锨,加入治沙行列,在潮湖林場一直幹到退休。

一代又一代的潮湖林場職工,用堅持在戈壁灘上譜寫下壯美的綠色篇章。

今年58歲的張宗林,他的父親就是潮湖林場第一批職工。他從小就樹立了堅定的信念——踏著祖輩的腳步繼續防沙治沙。於是,他成為了一名“林二代”。“這就是我和林場的緣分吧!”大半輩子都和治沙造林打交道的張宗林樂呵呵地説。

許多熱血青年抱著誓把荒漠變綠洲的滿腔熱情來到這裡,在艱苦的治沙過程中收穫了愛情,有30多對男女結成了夫婦,並把子孫後代留在了這裡。堅守和傳承,是他們對這片土地最真切的熱愛。

在喬世傑、張水寶、胡加寅、余積榮、閆廷詩、陸建榮、王德、達軍山八任場長的帶領下,潮湖林場治沙隊伍不斷擴大,造林面積增長了16倍,綠洲向沙漠延伸了15公里……

綠灑戈壁灘

造林綠化,功在當代,利在韆鞦。這是綠色發展的需要,更是民心所向。如何將植樹變為一種時尚,為縣域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在治沙造林的道路上,金塔縣大膽創新實踐。

金塔縣依託胡楊這一資源“富礦”,不斷挖掘其忠誠擔當、自強不息、甘於奉獻的精神內涵。從2016年開始,金塔縣與團中央、中國綠化基金會聯合啟動了“共植胡楊·共用綠色”公益行動,倡議社會各界通過義務植樹、認種認養、共建捐建等形式栽植胡楊,引導並凝聚全社會的力量參與生態文明建設,掀起了植樹造林的新熱潮。

每一年,酒泉市四大班子領導和駐地部隊首長都會帶領市直機關幹部、離退休老幹部和廣大官兵一起開展“共植胡楊·共用綠色”治沙造林活動。

種下一棵胡楊,灑下一片綠蔭,傳遞一種精神。清華大學等6所高校在金塔縣建立了“保護胡楊、綠色生態”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中國綠化基金會在金塔縣設立了“全國胡楊公益保護基地”,“螞蟻森林”“華為”等公益造林項目相繼落戶,全縣生態綠色崛起步伐實現了“加速跑”……

在此期間,金塔縣先後吸引92家單位、50家企業、5055人次捐款400余萬元,建成“同心林”等30個主題紀念林,認種認養胡楊4萬多棵。

招來的是植樹客,引來的是興業人。金塔縣在城西、城南、城東3個片區完成以胡楊為主的人工造林6.7萬畝,與胡楊林景區連片形成15萬畝的人工胡楊林基地。昔日的戈壁灘由黃變綠,生機勃發。

綠意播心間

翻開金塔歷史,每一頁都寫滿了人與沙漠博弈的故事。

每年陽春三月,全縣防沙治沙義務植樹動員會如期召開。不論是機關幹部還是普通群眾,不論是駐地官兵還是中小學生,都會自備乾糧,帶上苗木工具,從四面八方涌向沙漠邊緣、重點風沙口和戈壁荒灘,春秋兩季全民參與義務植樹和風沙口治理已經成為當地社會各界的自覺行動。

胡兵,被當地群眾稱為“植樹狂人”。2012年以來,他先後投資10億元,累計栽植梭梭等沙生灌木林37萬畝。“把家鄉變綠”是他矢志不渝的信念。胡兵早年外出創業,開過小賣部、當過工人、做過銷售。有一年,他回到老家金塔縣鼎新鎮芨芨村時遭遇了一場沙塵暴,此時已小有成就的他便下定決心回家鄉搞綠化,把精力和積蓄都交給家鄉的荒灘沙丘,用辛勤的汗水澆灌出美麗的“綠色嬗變”。

“植綠護綠本身就是我該做的。我就是想通過自己的努力,來為這個社會和養育自己的家鄉做一點事,承擔一份責任。”缺電缺人缺技術,缺項目資金,工人缺信心……胡兵新的創業始於“缺”。“工人換了一批又一批,溝渠填了一次又一次,儘管困難重重,但強烈的責任感給了我堅持下去的動力。”起早貪黑、步行運苗、背水澆灌……胡兵帶著雇來的工人,每天都要幹十幾個小時。

功夫不負有心人。梭梭漸綠,産業漸旺。在梭梭樹根部培植肉蓯蓉,以林養林。通過生産肉蓯蓉、蓯蓉花蜜、蓯蓉籽等特色産品,換來了産業的日漸壯大,為當地經濟發展注入了活力。胡兵説,他希望祖祖輩輩賴以生存的這片土地天更藍、山更綠、空氣更清新、鄉親們更富裕。(盧玉)

來源:甘肅日報  責任編輯:鄒鈺坤

(原標題:金塔縣:沙漠到綠洲的嬗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