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自畫像 

甜的笑容 甜的果實

曙光潑灑天空,大地漸次明亮。十三師最西邊的小鎮柳樹泉農場,正緩緩醒來。

這裡,曾是十三師脫貧攻堅主戰場之一。

脫貧後,脫貧戶有沒有返貧?國家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來,他們的日子又有了哪些新變化?

前不久,筆者再次前往柳樹泉農場,對曾經的“建檔立卡貧困戶”進行回訪,用文字、鏡頭實時“直播”所聞所見——

這日子,真真切切;這日子,溫暖甜蜜。

一下車,就看到碧藍的天空下,佇立著一座淺黃色的小院,鮮艷的五星紅旗迎風招展。此時,一個大眼睛、深眼窩、高鼻梁的維吾爾族中年男子正在國旗下迎接我們。中年男子話不多,但那真誠的微笑,已經讓我們感受到他內心的熱情。五連黨支部副書記、連管會連長徐曉文告訴我們:“別看安木都拉·嘎衣提是個西北漢子,不太愛説話,有時還有點靦腆,但忙活起來像頭牛,勤快著呢。”

安木都拉·嘎衣提快50歲了,對這片土地的變化,有著深刻的記憶。2018年以前,他大多時候在外打工,妻子海裏切木·吾油甫在家照顧3個孩子。

日子雖不算富裕,但他也挺知足,“老婆孩子熱炕頭。”

2月份的一場大火,家裏3間房屋燒了兩間;4月份,海裏切木·吾油甫做了腰椎間盤突出手術,直到現在,還沒好利索。那年,他第一次覺得,自己的人生就像這被燒後的房屋,連一片光都透不進來。

他説,精準扶貧像一道光,照亮了他的人生。

“蓋房子、納低保、找工作……”好政策一個接一個,讓他濕了眼眶,“共産黨真是咱老百姓的大恩人!”

2018年年底,他家提前脫貧。

脫貧後,如何保障不返貧?

這幾年,團場對他們一直實行“一戶一政策”“脫貧不脫幫扶”政策措施,除了低保,每次有啥好活兒,都第一時間想到他。

安木都拉·嘎衣提心裏始終憋著一股勁兒,想改變、要改變,就得吃得苦、耐得煩,擋在面前的一道道坎兒才能邁過去。

去年,他家每人平均年收入超過1萬元。

日子越來越好,安木都拉·嘎衣提還有兩個心願——

一個,是圈裏的牛。

日子好了,怎麼才能“再好些”?

安木都拉·嘎衣提想到了養牛,“能賣得上價,能顧得上家。”

這和脫貧幹部的想法不謀而合,“院裏有圈,他有技術。”

2021年開春,安木都拉·嘎衣提從好友買買提·司馬義那裏借了3萬元,購買了3頭奶牛。“借給他,放心!”好友打心眼裏為安木都拉·嘎衣提的變化高興。

交談中,安木都拉·嘎衣提告訴我,“今年2月底,賣了一頭牛,還了兩萬元,還差1萬元,夏天再還。”

以為主人要喂食,圈裏那頭“黑白花”奶牛“哞哞”叫得歡實,安木都拉·嘎衣提開心地笑了。

另一個,是上學的娃兒。

安木都拉·嘎衣提有3個孩子,大女兒娜迪熱·安木都拉今年參加高考,最小的孩子讀五年級。

一提到孩子,安木都拉·嘎衣提滿臉都是笑容,“他們好好讀書就行。”他説出了一個父親樸素的心願。

娜迪熱·安木都拉今年20歲。3年前,她到浙江平湖職業中等專業學校上學,學習服裝設計專業,政府給她免了學費、生活費等。

今年6月,她參加了高考。她對自己的人生有明確的規劃,“繼續學服裝專業,將來走出去,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心懷感恩,不僅是一種美德,更是一種動力。

對於高考,她很篤定,“平日裏夠努力,成績也好,所以有信心。”

孩子是家庭的未來。一想到幾個月後,送女兒去上大學的情景,安木都拉·嘎衣提的臉上便綻放出燦爛的笑容。

夏日的柳樹泉農場十分涼爽,我們順國道一路向南,如洗的藍天正親吻著大山。

約莫40分鐘後,我們便到達四連連部。四連黨支部書記、連管會指導員吾買爾·玉素甫陪同我們前往阿不都瓦義提·阿不都古力家。

他家在連隊最裏頭,一眼望去,是寬闊平整的硬化路,兩邊是整齊有序的房子。

吾買爾·玉素甫向我們介紹,“國家政策越來越好,這兩年修路、水渠、院墻,連隊面貌大變樣!”

到阿不都瓦義提·阿不都古力家時,他的妻子買力克·卡德爾正在灶臺上煮餃子,赤紅色的火苗一躥一躥舔著鍋底,映得她臉紅彤彤的。

“中午就在家吃飯吧,小白菜餡的餃子!”買力克·卡德爾熱情大方,“他去學校接孩子了,你們稍坐會。”

正説著,阿不都瓦義提·阿不都古力和孩子們從小電車上下來。

“才買的,接娃娃上下學。”他向我“炫耀”道,“1萬多元呢!”

阿不都瓦義提·阿不都古力今年56歲,黑瘦精幹。前些年,因患病、種植能力差,他成為團場的“建檔立卡貧困戶”。

他個子很高,但以往在趕集時,總會把頭埋得很低,“太窮了,別人都看不起我。”

有人説,“最深度的貧困,是內心的絕望。”

各級扶貧幹部輪番到府開導:“你有手有腳、還年輕,有希望呢!”

“窮怕了!”

“窮不怕,只要肯邁步。”

這句話,他聽進心裏了。

想通之後的阿不都瓦義提·阿不都古力像是變了個人,變得能吃苦肯學習。

當年,扶貧幹部送來兩頭“扶貧牛”,還幫他在工地上找了份保安員的工作。他家當年年底實現脫貧。

作為一個基層連隊主官,吾買爾·玉素甫所理解的鄉村振興有一個很重要的標準就是,“讓職工群眾增收致富,尤其預防已脫貧戶再次返貧。”

“他現在特別有精氣神兒。”吾買爾·玉素甫對我説。

阿不都瓦義提·阿不都古力説,他現在更有信心過上好日子了。

這信心,來自於兩個方面:

一是圈舍裏的牛羊。他帶我們看他家的牛棚。牛棚裏有6頭牛,還有十多只羊,看到它們埋頭吃草,他的臉上堆滿了笑容。去年11月,連隊“兩委”“訪惠聚”工作隊用舊磚棄料幫他搭建了10米長、6米寬的新牛棚。

他告訴我們,等今年牛羊賣了錢,他要把院子東邊的圈舍搭建好,“從北到南,依次是牛棚、羊圈、草料房。牛棚要再大些,我打算再買些小牛。”

另一個是手頭的工作。前年,他被連隊聘請為保安員,每月扣除社保能掙1100多元。“錢不多,但足夠維持家用。”

説著話,阿不都瓦義提·阿不都古力又從院子裏摘了些小白菜。

我們邊吃邊聊,小白菜餡的餃子特別鮮美,但更香的是阿不都瓦義提·阿不都古力那熱氣騰騰的希望。

見到一連已脫貧戶買買提·安木都時,已是下午3時許。他正忙著給葡萄打藥。

這是一個相貌平平的中年漢子,個子不高,皮膚黝黑,敦厚結實,目光堅毅,寫滿滄桑的臉上總是綻放著燦爛的笑容。

尤其那雙手,粗糙,握起來卻溫暖有力。

相較于前兩個採訪對象,買買提·安木都的主要致貧原因很簡單,“泄了氣。”

他怪自己運氣不好,別人十多畝葡萄地能掙十多萬元,而他家的地不足別人十分之一。種地不行,他就幹別的,搞養殖、外出打工……啥法子都試了,就是掙不著錢。

貧窮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逐漸萎靡,活力逐漸消失——信念與精神的貧困,比物質貧困更可怕。

針對他,扶貧幹部的主要招式就是“攻心為主”。

“把他的心氣兒提上來。”一連黨支部書記、連管會指導員阿迪力·阿不都熱衣木告訴我。

買買提·安木都説,扶貧幹部的一句話讓他醒悟,“你看,你兩個孩子這麼可愛、這麼乖巧,你不能讓他們一直受窮受苦啊!”

“不能再這樣下去了。”買買提·安木都開始嘗試改變,跟著扶貧幹部學國家通用語言,跟著其他職工學種植技術……

嘗到了改變的甜頭,他有了底,脫貧幹部更是有了底,脫貧“實招”一個接一個:在地裏修了渠道,可以直接灌溉;請有經驗的職工到府指導,一步步提高技術;在工業園區給他找了份工作,讓他的妻子薩熱汗在連隊當保潔員……

2018年年底,買買提·安木都實現脫貧。2020年12月底,買買提·安木都在新星市買了房。

房子裏擺滿了各色鮮花:紅色、黃色、紫色……薩熱汗説,他們家,“喜慶!”

在脫貧之路上,阿迪力·阿不都熱衣木一直陪伴著買買提·安木都。

2018年年底,兩人有了一次深談,“政策這麼好,你好好幹,3年後咱爭取買套房。”

喬遷新居時,兩人又有了一次深談,“你好好幹,3年後爭取買輛車。”

“好日子是奮鬥出來的!”買買提·安木都挺直腰板,笑得舒心。

這幾年,買買提·安木都夫婦倆一邊打工一邊還房貸,所有的事情都在一步步變好。

他説,自己最大的變化是,“敢想了。”

這“敢想”的底氣,來自於各級黨委的好政策,來自於他不斷的努力奮鬥。

今年開春後,買買提·安木都家的葡萄樹越長越大了,他從廠裏辭了工,“想專心侍弄它們,在土疙瘩裏掙到‘金蛋蛋’。”

“謀生雖然辛苦,但只要熱愛生活,一切就會不一樣。”他這樣告訴我。

不覺天已抹黑,抬頭望去,星空閃耀。

此時,鄉村的炊煙正溫柔地飄蕩在這寧靜而祥和的小鎮裏。我們順著燈光和星光返程。

這燈光很亮很亮,這星光很暖很暖。(謝增傑 王建江)

來源:兵團日報  責任編輯:鄒鈺坤

(原標題:甜的笑容 甜的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