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行業“小透明”到“小巨人” 這家企業做對了啥
組裝數字化車間裏,一塊塊5G通信模組快速通過生産線;只需一個指令,智慧倉儲系統便從1萬餘盤原料中找到需要的那一盤……走進重慶盟訊電子科技有限公司,隨處可見智慧化生産場景。
而在幾年前,這裡人頭攢動,一排排電子線路板全由手工拼貼;電焊産生的味道充斥車間,機器轟鳴聲整日持續;企業生産各類低端電子産品,靠打“價格戰”勉強維生。
一個電子代工工廠如何變身“專精特新”企業?一家中型企業怎樣成為行業標桿?
從代工工廠到“專精特新”
在重慶市南岸區茶園新區,盟訊公司藍白相間的大樓裏別有洞天。智慧車間裏快速翻轉的機械手臂下,一隻只新的機械手臂正逐漸成形,這是盟訊自主研發生産的智慧立體倉庫機器人的一部分。
如今,盟訊公司不僅為智慧終端、汽車電子、通信等企業代工,還依靠自主研發生産智慧製造設備及智慧系統走向産業價值鏈上游。即便在疫情期間,盟訊公司也保持穩定增長,去年營業額達3.5億元,新增訂單量比上年增長15.24%。今年一季度,企業營業額達1.25億元,同比增長超20%。
盟訊公司接連入選工信部第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重慶市智慧製造標桿企業。
誰能想到這樣一家企業曾是電子製造行業的“小透明”。創立於2001年的盟訊公司曾是一家勞動密集型電子代工工廠,主要生産電錶、傳呼機等低端産品,靠打“價格戰”維持在市場中的微弱優勢。
“抓住機遇。”盟訊公司副總工程師陳菁説,“‘人擠人’的生産條件已無法滿足市場需求,唯有技術創新才能找到出路。”
近年來,國家出臺一系列舉措,大力支援製造業數字化轉型。據盟訊公司研發部課長劉一介紹,企業投入9000余萬元用於技術研發,從多所獨立科研院所和高等學校中吸納大量科研力量,建起多個研發中心。
盟訊公司陸續研發多款智慧化生産設備,並完成設備間、産線間、管理系統間互聯互通,實現全過程智慧化生産,生産效率提高25%,企業供貨能力在行業中具有明顯優勢。
從靠別人的“大腦”到自己造“大腦”
智慧工廠不僅要有機械手臂,更要有“智慧大腦”。在智慧工廠裏,以前需要人為決策的事情現在交給由大數據驅動的資訊系統,相當於製造流程的“大腦”。
“以前,我們靠別人的‘大腦’,現在我們自己生産‘大腦’。”陳菁告訴記者。
劉一説:“智慧化的關鍵在於資訊系統的建設。盟訊智慧化改造的第一套生産管理資訊系統是請外包公司做的,但很快這套系統就不夠用了。”
2015年起,盟訊公司開始逐步探索智慧設備研發生産,自主研發適應電子製造行業的資訊系統。
“企業資源計劃、製造執行管理、産品數據管理等資訊系統的整合應用均由我們自主研發。”劉一説,這解決了數字化轉型升級過程中軟體升級、數據適配、軟硬體互聯等問題。
“我們研發的智慧倉儲系統處於行業領先水準。系統根據生産數據發佈上下料資訊,智慧倉儲貨架接到指令自動指示所需原料位置,幫助工人實現快速上下料。”公司生産製造部經理陳尚明説。
智慧立體倉庫機器人、智慧點膠機器人……如今,各式各樣的智慧製造裝備成為盟訊公司的龍頭産品。
向行業輸出經驗和標準
智慧工廠建成後,不少企業慕名來盟訊參觀。“看到智慧工廠,企業負責人説的最多的一句話是,我們也有改造需求,該怎麼做?”陳尚明説,眾多企業投入智慧化改造大潮,他們面臨的最大問題是“不會改”。
“要把經驗傳播出去。”陳菁説,盟訊開始主動向市場輸出自主研發的智慧製造技術裝備與智慧系統,成為整體改造方案綜合整合商。
劉一介紹,智慧化改造過程中容易出現不同廠家設計的軟硬體標準不統一等問題。盟訊公司“軟硬兼施”,既提供智慧裝備,也提供資訊系統建設方案,解決了軟硬體不適配問題。
如今,盟訊公司已在汽車電子、智慧儀錶等相關行業領域簽約多個數字化車間建設項目,陸續承擔北京儀綜測業、航太十院、重慶集誠汽車等企業智慧製造項目建設,創收達1億元。
重慶市經信委中小企業發展促進處副處長何祥能表示,政策理解精準、緊貼市場需求、持續科技創新,讓盟訊公司成為重慶市智慧製造標桿企業,其轉型發展經驗具有示範作用。
目前,盟訊公司參與研製多項智慧製造領域國家標準,其中3項國家標準已正式發佈。
來源:經濟參考報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從行業“小透明”到“小巨人” 這家企業做對了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