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政要聞 

兵團力量為我國大豆嵌入高産“基因”

“我對今年大豆高産十分有信心。”3月26日,四師六十二團一連職工吳金華説。

吳金華的信心,來自他參加了首次兵團大豆種植技術培訓。前不久,農業農村部在全國範圍內發起大豆高産競賽,以競賽形式推介一批大豆新品種、整合一批大豆高産新技術新模式、發掘一批大豆種植能手和高産典型,以輻射帶動全國大豆大面積均衡增産。兵團作為創造了全國大豆高産紀錄的“種子選手”,將力爭在此次競賽中創造佳績。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促進大豆和油料增産,大豆超高産栽培技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2020年10月1日,我們種植的大豆實收畝産達453.54公斤,創造了全國新紀錄。我們研發的超高産栽培技術,展現了我國大豆增産的巨大潛力。”新疆農墾科學院作物研究所所長、國家大豆産業技術體系石河子綜合試驗站站長戰勇説。

實現大豆高産,首要難題是品種篩選。戰勇帶領團隊歷時10年,通過選育和引種鑒定篩選,最終確定“中黃35”“合農71”和“吉育86”三個大豆品種。“‘吉育86’係創造了全國大豆高産紀錄的中晚熟品種,適宜在烏伊沿線大部分地區推廣種植,具有一定的抗倒、耐密性,畝保苗株數在1.8萬至2萬株,百粒重可達到28克左右。”戰勇説。

根據生産需要,兵團將大豆育種目標朝高油、高蛋白、耐鹽鹼方向轉變,共育成大豆品種7個,目前育成的大豆品種蛋白含量達32.69%至38.8%,脂肪含量達20%至24.4%,平均畝産量在222.9至280公斤間。

實現大豆高産的另一個難題在於滴灌水肥技術。戰勇帶領團隊與中國農業科學院、吉林省農業科學院等合作,共同探索大豆膜下滴灌超高産栽培技術模式,解決了超高産大豆田花莢脫落率高、易倒伏、易早衰等難題,保花莢、抗倒伏、增粒重效果顯著。目前,這一技術模式已在國內同類地區示範推廣。

為大力推廣大豆超高産栽培技術模式,兵團已開展大豆種植相關技術培訓3場,培訓內容以春播大豆高産栽培種植技術、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栽培技術、麥後復播大豆高産栽培種植技術等為主。

“今年,我們計劃開展6到8場培訓,後期會根據種植戶需求及存在的問題增加相關專項培訓。”戰勇説,“今年兵團計劃推廣種植8.5萬畝大豆,我們在試驗田裏種植了750畝大豆,首期目標要達到畝産475公斤,刷新2020年的紀錄。對於大豆高産競賽,我們充滿信心!”記者 徐彤彤

來源:兵團日報  責任編輯:鄒鈺坤

(原標題:兵團力量為我國大豆嵌入高産“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