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題稿件

走進綠色秦嶺

秦嶺,橫亙于中國中部,巨大的山脈呈東西走向,是中國南北氣候的分界線;秦嶺為中國黃河、長江、淮河三大流域提供了水源保障,是名副其實的中央水塔;秦嶺涵蓋亞熱帶、暖溫帶、溫帶、寒溫帶、亞寒帶地理位置,多樣的氣候使秦嶺境內的生物多樣性極為豐富;秦嶺還是各類野生動物天然的棲息地。

秦嶺和合南北、澤被天下,是中華民族的祖脈和中華文化的重要象徵。保護好秦嶺,對我國生態環境建設具有重大意義。

深入秦嶺腹地,就像走進一幅大氣磅薄的生態畫卷裏。進入陜西安康、漢中,這裡百姓的“綠色故事”值得傾聽——村民與憨態可掬的大熊貓友好互動,與翩躚起舞的“東方寶石”朱鹮和諧共生;因地制宜興桑養蠶;種植經濟林木,在“南水北調”水源涵養區唱響致富之歌。精心呵護大自然,給這裡的人們帶來不盡的“生態紅利”。

佛坪:“熊貓縣”念“生態經”

吳燕峰

佛坪縣地處秦嶺南麓。多年來,這裡實施非常嚴格的生態環保措施,“保護大熊貓及其棲息地”,已成為當地百姓的共識。

“熊貓村”大古坪依山傍水,位於佛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緩衝區。一年四季,這裡都有野生大熊貓、羚牛、金絲猴等“國寶”在村莊一帶活動。有時候,它們甚至進村“拜訪”農家,村民和大熊貓像“鄰居”一樣和諧相處。

“前一陣兒,我們還在村頭的草地上,看到一隻大熊貓來找竹子吃。”村民宋建軍説,大熊貓看見有人來,轉了個方向繼續吃,也不害怕。

“為了大熊貓,我們農業生産不用農藥,過年過節、紅白喜事不放鞭炮。破壞生態環境的事兒,堅決不搞!”宋建軍説,“能和大熊貓做鄰居,大夥兒都很自豪。”

決不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換取經濟增長,是佛坪的“鐵規”。為保護生態環境,佛坪堅持“生態立縣、林藥興縣、旅遊強縣”發展戰略,抓好林業資源保護、大氣污染防治、主要污染物減排、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實施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植樹造林、護林防火、禁漁禁獵、小流域治理等措施,對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橫向到邊、縱向到底、不留空白、不留死角”。如今,佛坪森林覆蓋率達90.3%,全年空氣品質優良天數360天。

“我們生態好嘛,村裏發展鄉村旅遊。我的農家樂,一年能掙10萬多元!”走進省級鄉村旅遊示範村長角壩鎮沙窩村,農家樂老闆代輝樂呵呵地説,村裏現從事鄉村旅遊服務的有100多人。

2019年,佛坪縣旅遊創收7.07億元,躋身“省級旅遊示範縣”。熊貓谷、秦嶺“四寶”主題旅遊區、耖家莊高山水稻公園等特色景區吸引大量遊客,全域旅遊産業年均為全縣GDP貢獻率達五成以上。

依託好生態,佛坪大力發展綠色種養生態産業:2019年,生産食用菌610萬袋,種植魔芋6500畝,發展山茱萸、天麻、豬苓、靈芝等適生中藥材10.2萬畝……蓬勃的生態産業,成為百姓增收的“搖錢樹”。

石泉:興桑養蠶綠了村莊

許兵

一場春雨過後,秦嶺山間雲霧繚繞。走進石泉縣饒峰鎮新華村,村民邱洪軍夫婦在桑園裏翻土施肥。

在石泉縣,養了一輩子蠶的父老鄉親不在少數。1984年,這個秦巴深處的小城裏,出土了國家一級文物“鎏金銅蠶”,經鑒定為西漢時御賜養蠶大戶的獎品。

大山裏養蠶不容易。以前邱洪軍也曾吃過苦頭,直到縣上的蠶桑專家來到村莊,才有了轉機與希望。

“主要制約原因是桑園太分散,養蠶技術落後,影響規模化發展。”專家“把了脈”,邱洪軍開始改良桑樹品種,發展密植桑園,實施小蠶共育,推行蠶臺飼養……科學養蠶,不僅讓邱洪軍脫貧致富,還成了遠近聞名的“養蠶大戶”。

“科學種桑養蠶,不僅山裏的生態環境更美了,口袋也鼓起來了。”邱洪軍從最初的幾畝山坡地桑園,到流轉土地發展40畝密植桑園,養蠶規模越來越大。去年,他養蠶60來張,收入6萬多元,還評上了當地“十大養蠶狀元”。

養蠶鼓起腰包的,不光是邱洪軍。放眼望去,新華村的密植桑園,已經漫山遍野。“戶種一畝桑,柴米油鹽不用慌。”村支書高興地介紹説,目前,全村密植桑園有500多畝,年養蠶800多張;現代蠶桑産業已讓村莊整村脫貧。“不僅技術有人指導,勞動強度大大減少了,還實行訂單養蠶,企業直接到府來收購。在這秦嶺深山裏,生態保護、養蠶增收、照顧家人三不誤!”

興桑養蠶,綠了村莊,富了百姓。這個秦巴小城,還有更宏大的想法——養蠶用不完的桑葉,還可以送到桑葉粉廠去賣錢。眼下,隨著桑枝食用菌、桑葚酒、桑葉茶、桑葉粉等蠶桑副産品的開發利用,以及蠶桑生態文化旅遊的蓬勃發展,廣大蠶農又有了不少脫貧致富的好路子。

借助“鎏金銅蠶”的歷史文化和當地蠶桑資源優勢,如今石泉縣已經打造出了從育苗植桑、養蠶繅絲、捻絲織綢到各類蠶桑副産品開發的完整産業鏈。

洋縣:朱鹮故鄉美麗公園

劉穎

走進洋縣城區,驅車向北行駛約5分鐘,穿過一片油菜和小麥交織的農田,便可抵達草壩村的“鳥山”。

一座茂密的樹林裏,高大的樾樹、楝樹、椿樹樹梢上,築滿了朱鹮、鷺鳥的鳥巢。附近不到一平方公里的樹林裏,鳥巢達數百個。鳥兒在鳴唱,朱鹮在嬉戲,引得各地鳥友紛紛前來拍攝。

談及洋縣的朱鹮,還要從上世紀80年代初説起。當時,考察隊在洋縣發現了7隻世界極瀕危物種朱鹮。近40年來,經過艱苦努力,這裡的朱鹮種群數量,已由7隻發展到3000余只。

耀眼成績的背後,是這個秦巴小城幾十年來的堅守與付出——禁止非法採礦,禁止樹木砍伐,關停幾十家砂石場、磚廠……為避免朱鹮保護核心區被破壞,西成高鐵甚至都修改了線路方案,由原來的筆直線路,修改成了弧形彎道。

朱鹮對環境的要求極為苛刻,洋縣的生態保護政策也因此越來越嚴。20多年前,草壩村村民看著水田,很是發愁,“縣裏不讓施化肥農藥,地裏産量越來越低。幾畝水田收的莊稼,每年就那麼點,這可咋辦呀?”

2009年,草壩村新上任的村支書劉開昌開始行動,將村裏的老梨樹換成黃金梨新品種,成立梨果合作社,種有機水稻,搞有機農業。

“普通米每斤2元,有機稻米每斤10元,萬萬想不到,效益這樣好!”村民劉小剛思想活,把家裏幾畝水田照有機農業要求來做,還把後山上的4畝梨樹全改成新品種。

如今,草壩村的有機香稻、有機油菜、有機黃金梨等産業,成為村民致富主要途徑,“朱鹮湖”有機産品暢銷全國,村民每人平均純收入1.3萬元。2018年,草壩村有機産業産值突破6500萬元。現在,村後花果山,村前米糧川、村內成公園。

洋縣濕地面積、森林面積不斷增加,野生動植物也日益增多。300多種鳥類已使洋縣成為全國三大鳥類拍攝基地之一。

保護朱鹮的所有付出,也為洋縣贏得了先機:幾十年來,農民不使用農藥化肥,為有機産業發展奠定了基礎;加之地處秦嶺南麓,得天獨厚的水、氣、土壤,為發展有機産業提供了優良環境。如今,洋縣的綠色有機食品認證達15大類81種,認證面積14.29萬畝,總産值9.66億元。

旬陽:種下三棵搖錢樹

華榮艷

春夏之交,旬陽縣神河鎮王義溝社區拐棗種植戶魯繼成又開始忙碌了。“以前,我們靠傳統種糧,勉強能維持生計。現在這拐棗樹讓我每年有2萬多元的收入。”魯繼成説。

旬陽北依秦嶺,南靠巴山,漢江穿境而過,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水源涵養區。為了生態環保、百姓致富,旬陽種了三棵“搖錢樹”:山上種拐棗、山下栽核桃、江邊育林果,林下採用“林下+X”模式變身“聚寶盆”,實現百姓增收、生態增效。

旬陽是全國拐棗的絕佳適生區,種植歷史悠久。僅魯繼成家所在的王義溝,從事拐棗相關産業的就有500余農戶。漫山遍野的2560畝拐棗樹,就是村裏的“綠色銀行”。

如今,旬陽21個鎮,把閒散的山地利用起來,種植面積達36.9萬畝,佔全國拐棗總産量的80%,實現産值1.57億元。

山上拐棗鬱鬱蔥蔥,山下核桃迎風招展。走進棕溪鎮棗園春生態農業合作社,王修剛、張群夫婦正忙著在核桃園裏噴藥防蟲。“這2000畝核桃園,是我們121戶社員的希望。”合作社負責人王修平介紹説,像這樣的核桃合作社,旬陽縣有5個。“在合作社的帶領下,全縣核桃種植面積達25.6萬畝,産值3200萬元。”

呂河鎮冬青村的獅頭柑,段家河薛家灣的櫻桃,甘溪鎮的黃桃,雙河鎮的軟籽石榴……幾代人深山種樹,讓今日的旬陽盡享天藍、地綠、水清的“生態福利”。如今,旬陽每年新造林面積達8萬多畝,2016年以來累計完成綠化造林50.41萬畝,森林覆蓋率達55.18%。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責任編輯:姬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