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題稿件

中國國首座大型超臨界二氧化碳迴圈發電試驗機組在西安投運

我國首座大型5兆瓦超臨界二氧化碳迴圈發電試驗機組近日成功完成72小時試運作,在西安正式投運。 本報記者 母家亮攝

12月9日,記者從西安熱工研究院獲悉:我國首座可有效降低碳排放的大型超臨界二氧化碳迴圈發電試驗機組成功完成72小時試運作,于12月8日在西安正式投運。

據了解,該機組運作功率為5兆瓦,容量為目前世界最大,核心設備國産化率達到100%,申請了400多項技術專利,打破了國外公司在該領域的長期壟斷地位。

將二氧化碳作為發電介質,是處於世界前沿領域一項重要的變革性技術。據介紹,目前,美國擁有0.2兆瓦技術試驗平臺,日本、法國、德國等國家正在全力研發該項技術。我國此項技術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記者在機組運作現場看到,與傳統的蒸汽機組相比,這套裝置體量小了不少。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機組運作時,高溫高壓二氧化碳氣體代替傳統發電機組的水蒸氣推動汽輪機旋轉,進而帶動發電機發電,實現二氧化碳氣體迴圈使用,有效降低碳排放。

據西安熱工研究院董事長蘇立新介紹,與傳統機組相比,二氧化碳發電機組具有體積小、效率高、污染小三個顯著特點,在同等裝機容量下,二氧化碳發電機組體積只有蒸汽機組的1/25,發電效率可提高3%—5%,應用於火電機組時單位發電量碳排放強度降低10%以上,與僅能降低碳排放強度1%—2%的常規技術相比具有顯著優勢。

機組位於西安閻良的西安熱工研究院科研産業基地,總佔地面積6000余平方米,由中國華能主導、西安熱工研究院歷經7年攻關研製完成。科研人員攻克了系統設計、設備製造、建設調試、運作優化等環節的上千個技術難題,聯合國內相關企業自主研製了超臨界二氧化碳鍋爐、印刷電路板換熱器、透平、壓縮機、幹氣密封等關鍵裝置,實現了關鍵設備設計製造的全國産化自主可控。

據悉,此項創新技術的工程化運用,為我國發電領域節能降碳探索出有效路徑。該項技術未來可進一步應用於火電、高效光熱、核電、儲能等領域,前景十分廣闊。目前,西安熱工研究院已牽頭成立由清華大學、西安交通大學、中科院電工研究所等40家高校、科研機構和龍頭企業組成的創新聯合體,加快推進超臨界二氧化碳迴圈發電技術研發、應用和標準化工作,努力取得一批原創性、引領性重大科技創新成果,為我國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作出更大貢獻。(記者 母家亮)

 

來源:陜西日報  責任編輯:姬雯

(原標題:我國首座大型超臨界二氧化碳迴圈發電試驗機組在西安投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