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問題清單”到“幸福清單”
新增學位2115個,組建“名校+”教育聯合體,促進優質教育均衡發展;92%的政務服務事項網上辦理,100件高頻事項掌上辦;266名網格長、413名專職網格員服務群眾零距離;延伸監察觸角,著力解決損害群眾利益的突出問題……在西安市臨潼區,一件件民生實事的落地,實實在在增加了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利民之事,絲發必興。聚焦群眾“急難愁盼”,臨潼區持續深化“臨(零)距離·潼(同)溫37℃”民呼我行專項行動,圍繞就業、教育、交通、醫療、養老等重點領域,通過意見徵集、匯總梳理、登記造冊、建立臺賬,用心用情辦實事辦好事,把一個個民生“問題清單”轉化為群眾的“幸福清單”。
孩子們笑得更燦爛
對於臨潼區實驗小學五年級學生王彬瑋來説,每週五的古詩詞誦讀社團活動,是他最期待的。在老師的引導下,王彬瑋徜徉在古詩詞世界裏,感受傳承千年的文化力量。
“在學校做完作業之後就可以參加社團活動,我還報了架子鼓社團,感到很快樂也很有收穫。”王彬瑋説。
操場上的籃球、足球、曳步舞,教室裏的圍棋、書法、繪畫,在臨潼區實驗小學,每個學生都能找到自己感興趣的社團活動。“我們精心設計課程體系,開設親近聖賢、書香潤心、國學武術等課程和60多個文體社團活動,培養學生們多方面的興趣,為他們多元化發展奠定基礎。”臨潼區實驗小學校長馮超説,今年學校還增加學位950個,有效緩解了入學難。
除了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勞動教育實踐也促進了學生們的全面發展。不久前,在臨潼區實驗小學“名校+”教育聯合體勞動實踐基地,師生們一起收穫、搬運田間的玉米,在勞動中感受每一粒糧食的來之不易。“從播下種子,到澆水施肥,再到迎來豐收,我體會到了勞動的樂趣和其中的艱辛。”學生賈晨瑞説。
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今年臨潼區新增學位2115個,並以“名校+”工程為抓手,新組建2個市級“名校+”教育聯合體,6個區級“名校+”教育聯合體,優化了城鄉教育資源。同時,臨潼區充分利用資源優勢,探索課後服務新路子,讓孩子們健康快樂成長。
老年人過得更舒心
“咔嚓、咔嚓……”11月1日,隨著剪刀在驪山街道北關社區“紅色驛站”的黨員志願者手中翻轉飛舞,楊水俠老人的頭髮不一會兒就剪好了。
“理完發感覺精神多了。”楊水俠老人一邊照著鏡子左右端詳,一邊為志願者精湛的手藝和社區貼心的服務點讚。“社區特別關心照顧我們這些老年人,像剪髮、義診這樣的志願服務活動每個月都有。平時生活上有了困難,志願者們都會到府慰問,我感到非常溫暖。”
北關社區常住人口5800余戶1.4萬餘人,其中60歲以上老年人超過30%。為了讓群眾生活更舒心,社區成立“紅色驛站”黨群服務陣地,組織開展義務剪髮、文藝表演、健康講座、愛心幫扶等志願服務活動,為群眾排憂解難。
“目前社區組建了‘紅色驛站’志願服務隊、文藝表演志願服務隊和壩壩公益電影放映隊,吸納了一批組織能力強、樂於奉獻、有專業特長的志願者,精準對接有需求的老人,讓他們能安享幸福晚年。”北關社區黨總支書記趙晨旭説。
“聚焦基層治理和社區服務,我們打造了‘8號流動辦公桌’‘先鋒當家’‘紅色驛站’等黨建品牌,推出‘秦小鄰’‘小蜜蜂’等志願服務項目,實現民有所呼,我有所行。”臨潼區委組織部副部長孫媛介紹,他們將繼續創新服務方式、提高服務水準、提升服務品質,探索社區管理和服務模式,滿足居民特別是老年人多層次、多樣化需求,讓社區成為溫暖的港灣。
監督更有力 群眾更滿意
日前,仁宗街道壕栗村、莊王村紀檢監察監督員吳志軍和楊運動在走訪中發現,村上抽水站部分管網鋪設不完善,並存在蓄水池出水口經常有雜物且無人清理等飲水安全問題。街道紀工委、監察組立即組織監督員對轄區飲水安全問題開展排查,並召開“飲水安全”領域排查推進會,對不合理的管網進行改造,組織人員清洗蓄水池,解決了36戶93人的飲水安全問題。
緊盯民生領域損害群眾利益的突出問題,臨潼區全面延伸監察觸角,在全區各村(社區)提級聘任紀檢監察監督員271名,圍繞人居環境整治、村(社區)三務公開、徵地補償、疫情防控等領域開展監督,向群眾身邊的微腐敗“亮劍”。
據介紹,紀檢監察監督員既緊盯村幹部“關鍵少數”,又走村入戶,在一線收集社情民意,做到問題早發現、早介入、早處置。同時,臨潼區建立分片包抓、能力培養、獎優罰劣、保護保障機制,調動紀檢監察監督員履職積極性和責任感,切實提升監督效能。
今年以來,臨潼區紀檢監察監督員累計開展監督檢查3808次,發現問題1091個,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740個,築牢了群眾家門口的“監督哨”。記者 董劍南
來源:陜西日報 責任編輯:鄒鈺坤
(原標題:從“問題清單”到“幸福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