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黨建要聞

黨建引領威海物業服務高品質發展

11月5日,由中共威海市委、威海市人民政府、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主辦的“紅色物業建設高品質發展專家座談會”在威海舉行,多位業內專家表示,以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高品質發展是大勢所趨,“紅色物業”為物業行業服務效能提升提供了新路徑。專家建議,未來應進一步加強黨建引領,推進“齊魯紅色物業”建設,促進提升城市基層治理水準。

“紅色物業·情暖萬家”已成為威海城市新名片。近年來,向著精緻城市方向發展的目標,威海結合山東省推行“齊魯紅色物業”建設之機,將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最大程度轉化為社區治理優勢和居民幸福指數,走出了一條“黨建引領、融合共治、精緻共建、行業共塑、美好共用”的物業行業高品質發展新路徑。

“管事”變“管人” 黨建薄弱點變成基層治理支撐點

核實、確認……威海市經區西苑街道辦事處文峰社區居民王先生在物業繳費收據上簽下名字。一共9500元,這是前5年欠下的物業費和預存1年費用的總額。在高品質物業的供給下,5年未交物業費的他再也找不出任何拖欠理由。

住宅小區是居民生活的基本單元,也是基層社會治理的基本單元。物業服務不滿意,業主拒交物業費;收不上物業費,物業公司服務越來越差……不少小區物業正在面臨著惡性迴圈。但在威海,物業服務僅用兩年時間將群眾滿意度從57%上升到90.5%,物業繳費率從68%提升到今年的87.2%;市級物業投訴率從7.2%下降到0.4%。

威海市現有住宅小區中,40.8%是2005年年底前建成的老小區,近半社區基礎設施老化、配套設施不全等問題突出,而部分新建小區也或多或少存在著物業服務品質不高、維修資金使用難等現象。

為了解決物業發展“窘境”,自2019年4月啟動“黨建引領紅色物業”工作以來,威海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先後出臺《關於黨建引領紅色物業助力精緻社區建設的意見》《威海市紅色物業工作標準》等文件,明確了“紅色物業”的建設“路徑”,築牢了“紅色物業”的“四梁八柱”。

截至目前,威海市成立物業行業黨組織254個,較2019年初增長超過500%,行業黨員隊伍不斷壯大,黨員先鋒模範作用正快速體現。物業行業正由以往的黨建薄弱點轉變為基層治理的支撐點。

“從‘管事’改為‘管人’,人管好了,物業水準自然會得到提升。”威海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黨組成員,威海市住房保障公共服務中心黨委書記、主任李瑞玲介紹,過去群眾滿意度測評中,居民對物業服務不到位問題反映強烈,在此背景下,採用何種路徑,從根本解決問題,成為相關管理部門的難解之題。

“‘紅色物業’的魂就是黨建引領,實現黨的組織體系和工作體系‘雙覆蓋’。”李瑞玲説,物業行業提供的産品是人的服務,發展新模式,推動物業行業真正融入社會基層治理,堅持以“黨建引領共建融合”為統攬,著力構建黨組織領導下的居委會、業委會、物業等多方聯動的“紅色物業”體系,以切實解決群眾身邊的“關鍵小事”為著力點,有效破解物業管理難題。

搭建聯建共治平臺 三年整治物業問題逾10萬件

近三年來,威海市常態化整治物業問題10萬餘件,基本實現“小事不出小區、大事不出社區”。

“物業管理問題極為複雜,有些是可以通過不斷提高服務品質、設身處地從業主立場出發解決的;有相當一部分問題單靠物業是解決不了的。”李瑞玲表示,威海市通過開展“紅色物業”,搭建起鎮街“黨建聯盟”和社區“黨建聯席會議”兩大核心平臺,建立了“物業+執法”“吹哨報到”等一系列配套機制,並通過“紅色物業青春志願”“紅色物業職教助力”等形式多樣的志願公益活動,推動各級各界資源向社區下沉。既分工明確、各司其職,又協作緊密、聯動高效,形成了攻堅克難的強大合力。

據了解,由社區黨組織發動,物業企業、業委會、相關業主、相關部門共同參加的“黨建聯席會議”,目的是盡可能解決小區物業難以解決的問題,做到“小事不出小區和社區”,是威海“紅色物業”一個具有特色的工作平臺。

除了社區“黨建聯席會議”外,威海市還在鎮街層面還成立了“黨建聯盟”,由鎮街黨組織牽頭,與物業相關的單位(如城管執法、公安、消防、水、電、氣、暖等)參與,解決社區“吹哨”反映的問題,實現“大事不出鎮街”。

環翠區盛德·和美家園小區有1312戶居民,小區電動車數量多,卻沒有規劃專用停車位。但新增帶充電樁的停車位,並不是物業內部可解決的問題。在街道層面統領下,街道物管辦、城管執法相關部門一同與業主、物業等多方決定,在綠化帶邊緣地帶進行升級改造。

此外,威海還疏通了更多的小區物業相關投訴渠道。威海市物業主管部門主動與當地電視臺合作,開設“安居威海·聚焦物業你呼我應”欄目,每天下午5點半到6點半,接受“線上問政”,推動群眾反映問題的解決。欄目開設至今,威海市、區兩級物業主管部門累計與27萬業主進行線上交流互動,線下威海市組織部門、住建部門還牽頭成立紅色物業志願服務隊,建立定期走訪和回訪制度,對6萬戶居民開展“紅色物業服務提升大走訪”和回訪活動。

“紅色物業·情暖萬家”成為城市新名片

解決了群眾身邊的“關鍵小事”,物業服務和業主滿意率之間的“死迴圈”解開了。而真正能提高群眾生活品質的則是物業行業的高品質發展。威海“紅色物業”建設始終緊扣物業服務行業普遍性、深層次、結構性問題,因地制宜、科學創新,不斷拓展行業發展空間,為物業行業全面轉型升級和高品質發展探索新路。

在“紅色物業”建設上,威海率先樹起了“紅色標準”,在建章立制上大膽創新。威海率先以地方標準形式,出臺全國第一部《紅色物業建設規範》。同時,威海出臺《威海市物業管理辦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為“紅色物業”建設提供機制引領和工作保障,例如,允許鎮街在特定情況下組建物業管理委員會代行業委會職能;實行商品房維修資金部分統籌和房改房維修資金全部統籌;推出物業企業負面清單,嚴格執行“三會三公開”制度。目前威海市物業企業服務合同、物業收費等事項公開率達到100%。

同時,威海“紅色物業”建設還注重智慧賦能,搶抓新基建戰略機遇,加快網際網路、人工智慧、5G等先進技術在物業管理領域的深度應用。2020年威海市出臺的《關於推進智慧住宅小區建設的指導意見》提出,全市新建成住宅小區全部按照四星級智慧標準建設,老舊小區全部按三星級智慧標準改造,每年建設100個星級智慧住宅小區。

威海市搭建全市智慧物業綜合資訊服務平臺,開發“紅色物業”APP,建設“紅色物業”大數據中心,推動傳統物業向智慧物業躍進。據介紹,以智慧物業資訊服務平臺為支撐,威海“紅色物業”APP除了能滿足業主一鍵報修、智慧投訴、智慧出行、智慧投票等需求外,還搭載了“居家康養”“紅色e購”等模組,為業主助餐、助浴、保潔、送藥等多元化需求提供前瞻性延伸服務。目前,威海約1/3的住宅小區已經接入智慧物業綜合服務平臺,未來2-3年內可實現全域住宅小區上線管理。

在物業人才隊伍建設上,威海市開展物業行業精英培養計劃,實施“頭雁、棟樑、種子、智匠、青林”素質提升工程,每年培訓3000人次以上,物業隊伍素養不斷提升。同時,啟動實施物業服務企業“攀登”計劃,通過整合、兼併、重組等方式,引導企業壯大規模,每年培養3-5家重點企業,著力改變“群山無峰”局面,為行業可持續發展注入源頭活水。記者 梁倩

來源:經濟參考報  責任編輯:鄒鈺坤

(原標題:黨建引領威海物業服務高品質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