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寫絲路新篇章】“老外”紮根新疆兵團致力繁育更好的肉牛品種
編者按:“協同發展向西望 續寫絲路新篇章”網路主題活動由中央網信辦網路傳播局主辦,陜西省委網信辦、甘肅省委網信辦、青海省委網信辦、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網信辦、新疆生産建設兵團黨委網信辦以及人民網、中國網承辦,旨在發揮中省主流網路媒體優勢,集中宣傳好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省區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加強開放合作、實現協同發展的的積極舉措和典型經驗。
中國網阿拉爾訊(淩晨)“新疆兵團能給我別的地方給不了的東西,在這裡能做大農業,更有發展空間,這兒現在就是我的第二故鄉!”來自比利時的德康爾·丹尼·卡米爾對採訪團説。
9月27日,“協同發展向西望 續寫絲路新篇章”網路主題活動採訪團來到新疆生産建設兵團第一師阿拉爾市八團,走進這家已經初具規模的比利時藍牛養殖場,聽丹尼講述他在新疆兵團紮根創業的故事。
新疆法布瑞卡董事長德康爾·丹尼·卡米爾正在接受採訪
出生在比利時的德康爾·丹尼·卡米爾已經紮根新疆兵團十六年,一直從事農業領域相關工作,比如農業化肥以及土壤改良。
“2014年,當時阿拉爾市的市長等幾位領導到歐洲考察,他問我比利時那邊能看到什麼,我説我給你介紹一個牛的品種。”丹尼説,比利時藍牛具有産肉性能高、胴體瘦肉率高、吃的少長得快等特性,是非常可靠和盈利的肉牛品種,當時阿拉爾市的領導們對此非常感興趣,他於是下定決心把比利時藍牛引入新疆兵團。
在阿拉爾市的幫助和支援下,“法布瑞卡”比利時藍種牛冷凍精液配送中心創始人貝諾特·卡薩特與德康爾·丹尼·卡米爾創辦新疆法布瑞卡牧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同時,公司從澳大利亞進口175頭有比利時藍胚胎移植懷孕的黑安格斯母牛。次年年底,這些母牛已産下父代犢牛50多頭。在本土育肥15個月後,通過人工受精孕育産下新疆兵團首批純種比利時藍牛品種。
“這些牛並不適合在草原散養,它們跑不動,很適合圈養。而在土地用地方面,阿拉爾市八團給我們提供了很大的幫助和支援。”丹爾對採訪團記者説,他們將比利時藍牛與新疆本地牛雜交後,一方面改良新疆本土牛的品種,另一方面提高育肥肉牛的出肉率,大幅提升肉牛養殖産業鏈的經濟效益。
法布瑞卡牧業圈舍中的比利時藍牛
在法布瑞卡的養殖場裏,採訪團記者們見到數十頭正在喂食的黑安格斯母牛以及比利時藍牛。“這些牛‘渾身肌肉’”,丹尼解釋道,“普通牛的脊背呈現出拱起的形狀,而我們的藍牛牛背可以看到是中間凹陷兩側鼓起,這是因為他們的肌肉含量高,鼓起部分都是肌肉。”
2018年11月,新疆法布瑞卡曾選育25頭比利時藍公牛進入河北秦皇島公牛站,該肉牛曾入選農業部“特級肉牛”名列。
如今,新疆法布瑞卡牧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肉牛場規模已達1000畝,存欄490頭,其中黑安格斯457頭,比利時藍牛35頭。
法布瑞卡牧業圈舍中的牛
今年,肉牛場還計劃建立胚胎移植中心1座,主要從事比利時藍牛的衝胚、胚胎冷凍、胚胎移植等專業技術,通過安格斯母牛的代孕技術繁育藍牛,增加藍牛種群數量。
“我們會保持技術和管理的不斷進步,把肉牛養殖做大做強,帶動更多的職工群眾發家致富,為推動畜牧業可持續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丹尼説。
來源:中國網 責任編輯:鄒鈺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