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陵礦業符大利:陜西省煤炭智慧化開採“大國工匠”第一人
編者按:為全面展示陜西省屬企業的新技術、新模式、新産品和新業態,傳遞國企高品質發展的最強音,由中共陜西省委網信辦、陜西省國資委、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聯合主辦的“百年巨變看陜西 恰是風華正茂時”——第五屆“讓世界傾聽陜西聲音”主題宣傳活動暨“聚焦國企高品質發展”採訪活動於2021年7月19日正式啟動。中省市媒體採訪團將走進陜西省屬國企,深度挖掘、采寫、攝製亮點突出、特色鮮明的內容産品,通過全媒體平臺向世界展示追趕超越的新陜西形象。
提起煤礦工人,多數人首先想到的是在挖煤線上辛苦勞作的身影。而在陜煤集團黃陵礦業公司,工人們西裝革履,坐在大螢幕前指揮智慧機器無人化採煤,井下由機器人巡邏,冒著危險採煤的“黑臉礦工”已經成為歷史影像。
讓礦工從艱苦危險的環境和繁重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的重要“功臣”之一,是黃陵礦業公司智慧化開採專家符大利,他成功改裝的“國産智慧化無人開採系統”,如今正在礦區日夜開採,圓了無數礦工地面採煤的夢想。
黃陵礦業公司一號煤礦機電副礦長符大利
近日,第五屆“讓世界傾聽陜西聲音”採訪團走進陜煤集團所屬核心骨幹企業——黃陵礦業公司,實地感受該公司實現高品質綠色發展的“二次騰飛”及“大國工匠”的模範引領作用。
只要潛下心,一定能學好技術
今年44歲的符大利,是地地道道的“煤二代”,他從小在礦區長大,見慣了礦工的辛苦和危險。“從井下出來的礦工,渾身除了牙是白的,其餘都是黑的,太辛苦了。”符大利小時候見到的情形,讓他對煤礦心生畏懼。
2002年5月,剛剛加入黃陵礦業公司的符大利被分配到綜採隊幹電工,每天需要從井口步行到7000多米的井下工作面,他堅持了一陣,最後還是選擇了放棄回到家裏。符大利的父親是一名老煤礦工人,當然理解其中的艱辛,他語重心長地勸兒子:“你想明天不下井,今天就必須下井,你想明天不受累,今天就必須學好技術。”
符大利在礦井檢修電路
父親的話讓符大利重新回到礦上,他決心學習技術,師從“全國技能大師”王軍明,潛心學習電工技術,嚴格要求自己做到腿勤、嘴勤、手勤,苦練基本功。紮根煤海的符大利,不怕吃苦受累,也繼承了師傅吃苦耐勞、一絲不茍的敬業精神,他從一名普普通通的井下電鉗工,一步步成長為技術骨幹。
只要肯鑽研,就沒有“硬骨頭”
煤礦革新出現在2013年。當時,黃陵礦業公司引進了全國首套智慧化無人採煤設備,符大利作為項目負責人,全程參與設備的優化改進。次年初,黃陵礦業公司一號煤礦1001工作面薄煤層,國産智慧化無人開採成套技術裝備工業試驗正式展開。
煤礦的生産環境特殊,技術創新尤為重要,在設備試驗階段,符大利一頭扎進工作。作為礦工子弟的符大利,親眼目睹過瓦斯事故和機械傷人的慘痛畫面,所以他在工作中思考最多的就是怎樣幹會更省時省力,怎樣幹會更安全。
“當時,我一口氣連下了43天井。早上六七點下去,晚上不知道幾點升起,第二天又繼續。”符大利説,既然選擇他們來幹這件事,就一定要幹成功,決不能半途而廢,否則不僅是浪費國家資源,也浪費了企業的人力、物力和財力。
憑著這股勇往直前的拼勁,符大利帶領技術攻關小組用短短45天,完成了首個中厚煤層智慧化綜採工作面的安裝與調試,工作面首次實現了超前支架地面遠端控制及地面“一鍵自移”控制,達到國際領先水準。
陜煤集團陜北礦業公司下屬煤礦的智慧化綜採工作面
“我們一次投入,一次成功!”時隔多年,回想起智慧化無人開採技術首次試驗成功的情景,符大利依然興奮不已。煤礦安全生産秉持“少人則安、無人則安”,黃陵礦業智慧化開採技術實現了從薄煤層、中厚煤層到厚煤層的全覆蓋,是我國煤炭工業開採史上的重大創舉,普及後將改變全國600多萬礦工的工作境遇。
貢獻“智慧採煤”,傳遞工匠精神
2016年7月,黃陵礦業第二個中厚煤層621智慧化工作面又開始進入安裝、調試、試運作,符大利帶領技術人員僅用了7天時間,完成了調試任務,創造了我國智慧化無人開採系統調試新紀錄。
“十三五”期間,黃陵礦業公司總資産由254億元躍升至327億元,公司所屬四對礦井均成為國家一級安全生産標準化煤礦,符大利為煤礦實現智慧化開採立下了汗馬功勞。
智慧化開採投用後,符大利與技術團隊在地面指揮採煤
據統計,符大利技術團隊在工作中先後申報了11項技術專利。其中,符大利個人有8項專利應用到國産智慧化無人開採技術上,2項獲得國家發明專利。2017年,成長為全國煤炭智慧化開採專家的符大利,被評為全國能源化學地質系統首批“大國工匠”,成為陜西省獲得該榮譽的第一人。
符大利説,以前採煤屬於高危行業,每家父母都不願讓孩子在煤礦工作。如今,在黃陵礦業公司,煤礦工人穿著西裝打著領帶,坐在地面上就把煤採了,智慧掘進、機器人巡邏、無人化採礦技術解放了煤礦工人。“希望智慧化無人開採模式早日在全國廣泛應用,保障所有一線採煤工人的安全”。(劉彬)
來源:中國網 責任編輯:石進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