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丨引漢濟渭公司總經理董鵬:2022年有望實現向關中先期供水
編者按:為全面展示陜西省屬企業的新技術、新模式、新産品和新業態,傳遞國企高品質發展的最強音,由中共陜西省委網信辦、陜西省國資委、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聯合主辦的“百年巨變看陜西 恰是風華正茂時”——第五屆“讓世界傾聽陜西聲音”主題宣傳活動暨“聚焦國企高品質發展”採訪活動於2021年7月19日正式啟動。中省市媒體採訪團將走進陜西省屬國企,深度挖掘、采寫、攝製亮點突出、特色鮮明的內容産品,通過全媒體平臺向世界展示追趕超越的新陜西形象。
兩千多年前,一條鄭國渠橫跨渭北高原,從此關中沃野千里,秦以富強,卒並諸侯。如今,一條隧洞將穿過秦嶺,引漢江水浸潤關中。引漢濟渭——這項陜西有史以來最大的水利工程將開啟關中乃至陜西大發展的新紀元,也必將被載入史冊。
7月20日上午,第五屆“讓世界傾聽陜西聲音”主題宣傳活動採訪團走進陜西省引漢濟渭工程建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引漢濟渭公司”),該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董鵬接受採訪團聯合專訪。
洞穿秦嶺 一江清水潤三秦
上世紀九十年代起,陜西人就開始謀劃通過“南水北調”來解決省內的“水危機”。之所以有這樣的思路,是基於陜西省水資源分佈南北嚴重不均的狀況。數據顯示,陜西71%的水資源分佈在長江流域的陜南地區,而關中、陜北地區,水資源量僅佔全省的29%。
據董鵬介紹,引漢濟渭工程是一項重大的跨流域水資源配置項目,它是從漢江流域向渭河流域“調水”來解決陜西水資源分佈不均,該工程調水規模為每年15億立方米,可支撐1.1萬億以上的國民生産總值,受益人口將達到1400多萬,可支援新增500萬人口的城市規模。引漢濟渭工程也是陜西有史以來規模最大、投資最高、綜合施工難度最大以及水類專業門類最齊全的一項大型水利工程。“十三五”期間列入了國家172項重大水利工程,“十四五”期間又被列入國家加快推進的150項重大水利工程。引漢濟渭工程的實施,對解決關中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以及生態環境的改善具有重大意義和歷史性作用。同時,引漢濟渭工程每年調入的15億立方米水,其中6-7億立方米將通過渭河匯入黃河,對陜北從黃河增加取水指標來解決陜北能源化工基地用水需求也有著重要的作用。
引漢濟渭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董鵬接受採訪。
攻堅“世界第一難” 引漢濟渭再續神話
曾被列入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的引漢濟渭工程,素有綜合難度世界第一之稱,其98.3公里的輸水隧洞最大埋深達到2012米。這樣一條大埋深的超長隧洞要穿越地質構造複雜的秦嶺山區,面臨的通風、運輸、排水、供電以及可能發生的高壓突涌水、岩爆、高岩溫等地質災害問題都是世界級的難題。
如何解決工程所面臨的世界級地質災害問題?如何全力保證工程進度打造世紀工程?成為引漢濟渭建設者一直在探索追求並致力破解的問題。
“為解決‘世界第一難’我們邀請了多位院士專家以及科研院所人員,齊聚引漢濟渭工程秦嶺輸水隧洞實地踏勘隧洞施工情況,共同‘會診’施工難題。還與高校進行了廣泛的合作,開展了多項的科研技術攻關,來重點解決秦嶺長隧道施工難題。”董鵬介紹説。
嶺南TBM施工中岩爆現場。劉正根/攝
據悉,為有效解決岩爆難題,提高預測岩爆的風險等級和範圍的精度,引漢濟渭公司開展科研攻關深入研究岩爆預測及防治技術,快速採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極大地提高了隧洞施工效率及安全性,相關研究成果已達到國際領先水準。針對秦嶺隧洞突涌水、長距離通風施工等施工技術難題,開展了《引漢濟渭工程秦嶺隧洞專項研究》,並在秦嶺輸水隧洞建設中得到了成功應用,最大程度地保障了現場施工安全。
截至2021年6月,開工累計完成主洞開挖掘進96.49km,完成總目標任務98.3km的98.16%。三河口水利樞紐大壩已完成正常蓄水位下閘蓄水;黃金峽水利樞紐已完成右岸主河床二期截流,正在進行全壩段建築物混凝土施工。引漢江水潤關中的日子越來越近。
2022年有望為關中“解渴”
作為國家重大水利項目,引漢濟渭工程聚焦關鍵節點、緊盯安全品質、突出生態保護抓建設,各項工作正在有序推進,相關供水聯通工程建設步伐也在加快進行。
“讓世界傾聽陜西聲音”採訪團走進引漢濟渭。
“引漢濟渭工程是陜西省委、省政府一項重大的戰略決策,自開工建設以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給予了大力支援。目前,我們的整體工程建設推進順利,一期調水工程在明年上半年可實現通水目標。”董鵬表示,“下一步,我們將全面加快引漢濟渭工程建設,助力陜西追趕超越,為水潤三秦、水美三秦、水富三秦作出引漢濟渭人的努力和貢獻。”(董旭葉)
來源:中國網·絲路中國頻道 責任編輯:姬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