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聞

堅持科技創新 引漢濟渭攻克眾多世界難題

編者按:為全面展示陜西省屬企業的新技術、新模式、新産品和新業態,傳遞國企高品質發展的最強音,由中共陜西省委網信辦、陜西省國資委、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聯合主辦的“百年巨變看陜西 恰是風華正茂時”——第五屆“讓世界傾聽陜西聲音”主題宣傳活動暨“聚焦國企高品質發展”採訪活動於2021年7月19日正式啟動。中省市媒體採訪團將走進陜西省屬國企,深度挖掘、采寫、攝製亮點突出、特色鮮明的內容産品,通過全媒體平臺向世界展示追趕超越的新陜西形象。

圖片1

7月20日上午,“百年巨變看陜西 恰是風華正茂時”——第五屆“讓世界傾聽陜西聲音”主題宣傳活動暨“聚焦國企高品質發展”採訪活動採訪團走進陜西省引漢濟渭工程建設有限公司(簡稱“引漢濟渭公司”),深入工程建設一線,傾聽引漢濟渭建設背後的科技創新故事。

洞穿秦嶺  攻堅克難只等閒

秦嶺輸水隧洞是引漢濟渭工程的“大動脈”,隧洞全長98.3公里,最大埋深2012米,也是人類第一次從底部貫穿秦嶺,綜合施工難度堪稱世界第一。

圖片2

採訪團實地走訪秦嶺輸水隧洞

引漢濟渭公司科學技術研究院工程師張昕介紹,岩爆是地下開採的深部或構造應力很高的區域,在臨空岩體中發生突髮式破壞的現象,形象地説,就像“岩石爆炸”,具有很大的突發性和危險性。“秦嶺輸水隧洞埋深大、地應力高、地質條件複雜,岩爆十分頻繁,為現場施工帶來巨大的安全威脅。”為此,引漢濟渭公司開展科研攻關,深入研究岩爆預測及防治技術,目前可提前12小時預測岩爆的風險等級和範圍,快速採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極大地提高了隧洞施工效率及安全性,相關研究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水準。

圖片3

嶺南TBM施工中岩爆現場

同時,面對秦嶺隧洞突涌水、強岩爆、長距離施工通風等工程技術難題,引漢濟渭公司開展了系列科技攻關《引漢濟渭工程秦嶺隧洞專項研究》,相關科研成果在秦嶺輸水隧洞建設中得到了成功應用。經院士專家組驗收,其中兩項課題技術水準達到國內領先水準,一項課題技術水準達到國際先進水準,五項課題技術水準達到國際領先水準。針對秦嶺隧洞超長施工通風難題,引漢濟渭公司還創立了完整的超長隧洞TBM法和鑽爆法新的施工通風成套技術體系,創造了鑽爆法無軌運輸施工通風距離7.2km、TBM法獨頭掘進施工通風距離16.5km的世界紀錄。

中國工程院王思敬院士曾在深入秦嶺隧洞TBM施工現場後感嘆道説,在超長隧道施工中,遇到岩爆、涌水、硬岩三種地質災害中的任何一個,都非常困難。引漢濟渭工程TBM施工時多種地質災害疊加,施工難度國內外極其罕見。

創新引領  貢獻引漢濟渭智慧

其實,在所有的施工項目中,堅持科技創新引領都已成為引漢濟渭工程建設的重要內容。

圖片4

採訪團在引漢濟渭工程展廳觀看工程沙盤

為有效解決工程建設諸多難題,引漢濟渭公司聯合清華大學、山東大學、西安理工大學、水科院、大連理工大學等高校及科研院所,充分發揮“院士專家工作站”“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等平臺作用,先後開展科研課題110余項,為工程的順利推進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指導與智力支撐,相關科技成果“大型複雜跨流域調水工程預報調配關鍵技術研究”獲得中國水利工程行業最高獎項——2020年度大禹水利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圖片5

採訪團參觀引漢濟渭工程科技創新成果

在科技攻關基礎上,引漢濟渭公司也注重科技成果的積累、總結和凝練,在鼓勵成果産出、成果積累轉化、成果評價、報獎申優等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截至目前,引漢濟渭公司申請專利三十四項,其中已授權十六項,取得軟體著作權十三項,出版專著三部;參編制訂國家標準兩部、水利行業標準一部,主持編寫陜西省地方標準五部,目前有兩部地方標準已正式發佈;依託引漢濟渭工程累計發表論文五百餘篇,數量僅次於國家的南水北調工程。

下一階段,引漢濟渭公司將繼續把科技創新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發揮企業技術創新主體作用,讓科技創新成為第一生産力,為解決工程難題、建設智慧引漢濟渭提供技術支撐,也為行業和社會發展貢獻引漢濟渭智慧。(齊傳彬)

來源:中國網·絲路中國頻道  責任編輯:姬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