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黨建要聞

建平縣:辦好群眾心頭事當好百姓貼心人

紅山社區政務服務驛站為居民提供服務。

核心提示

學史力行,實幹為民。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建平縣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為抓手,把黨史學習教育與推進鄉村振興有效結合起來,與推進社會和諧穩定有效結合起來,與推進幹部作風轉變有效結合起來,從具體事情做起、從最突出的問題抓起,既立足眼前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又著眼長遠完善體制機制解決民生問題,用實際行動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形成黨史學習教育與重點工作同頻共振、相互促進的良好局面。

在黨史學習教育中 汲取奮進力量

在黨史學習教育中,建平縣高起點謀劃,高標準定位,高品質推進,大力推廣“線上+線下”模式,不斷增強針對性和時效性,把最鮮活、最生動的黨史知識提供給廣大幹部群眾,讓大家實現隨時、隨地學習,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

建平縣成立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下設4個工作組,對應重點工作成立12個專班的“1+4+12”模式。構築“貫穿一條主線、依託兩個‘中心’、利用三個場館、做實十項工作”的工作模式。即嚴格按照縣委《在全縣黨員中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實施方案》主線推進工作,依託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和縣融媒體中心,充分挖掘利用縣博物館、城市規劃展覽館、陳鏡湖烈士陵園紅色資源,做實學習教育十項工作。各級領導帶頭學,黨員幹部示範學,做到先學先知、先悟先行,全縣上下迅速興起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的熱潮。

建平縣組織資深理論宣講工作者錄製網課,依託“建平融媒”手機客戶端開設“空中課堂”,讓基層黨員幹部群眾隨時隨地掏出手機就可以學習黨史,網課音頻同期通過鄉村“大喇叭”廣播飛入尋常百姓家。

充分發揮“學習強國”平臺的優質資源和強大功能,引導黨員幹部群眾在平臺學習黨史人物、線上參觀紅色教育基地、看紅色影視經典展播。組織青年志願者成立小分隊到老黨員家中“送學到府”,確保所有黨員“不缺課”。過去,“農家書屋”是村民致富路上的“加油站”,而現在也是黨史學習教育的新陣地。該縣以農家書屋為載體,把黨史學習教育搬到基層群眾的家門口。

建平縣組建縣、鄉、村三級黨史學習教育理論宣講團,深入基層開展對象化差異化分眾化的功能表式宣講190余場次,受眾1萬餘人。依託縣文明實踐中心,實施“新時代文明實踐·百名宣講志願者講黨史進鄉村”活動,讓黨史學習教育持續升溫。開展“紅心向黨·幸福建平”抖音快手短視頻大賽,吸引社會各界人士積極參與到學黨史、講黨史中來,切實增強黨史學習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落實惠民舉措增強百姓幸福感

走進建平縣葉柏壽街道宜安小區,停放規範整齊的車輛,乾淨整潔的路面,三五個居民圍坐一起話家常,孩子們開心地玩耍,整個小區充溢著舒適、溫馨的氣氛。看著小區環境悄然發生的改變,居民們發自內心地高興。

“我們小區原是老舊小區,經過改造後,現在,小區路平了、燈亮了、環境好了,生活方便很多。老舊小區改造把實事辦到了老百姓的心坎上!”小區居民張強高興地説。

老舊小區改造是推動城市建設、改善城市面貌、提升市民生活品質的重要舉措,是實實在在的惠民工程。在黨史學習教育工作中,建平縣委主要領導帶頭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以改善城區居民居住環境為重點,以解決居民“三難”問題為突破口,加大投入力度,全力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增加百姓幸福“砝碼”。

在紅山街道93號家屬樓,記者看到工人們正在為樓體安裝外墻保溫材料。樓道走廊窗戶正在拆卸,將換上嶄新的塑鋼窗。為了保證居民以及工人們的出入安全,單元門前設立了溫馨提示。在葉柏壽街道育才小區、紅山街道58號樓等地同樣是繁忙的施工景象。目前建平縣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正在全力推進之中。

一年一度的養老保險待遇領取資格手機APP認證工作直接關係著群眾的切身利益,但對於高齡老人,尤其是行動不便的老人來説,通過手機APP進行養老保險認證存在較大困難。鋻於此,建平縣葉柏壽街道雙虹社區黨員針對長期患病、高齡、癱瘓在床等行動不便的老年人開展到府服務。

在轄區居民朱秀雲家中,社區工作人員手把手地幫助朱秀雲老兩口在手機應用裏下載養老保險APP,通過人臉識別,現場幫助老人進行年度認證,免去了老人到窗口辦理的麻煩。

“我們這個院老年人多,這次社區工作人員入戶解決了老年人認證問題,特別感動。”朱秀雲説。

為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引導廣大黨員把學習成果轉化為立足崗位、為群眾辦實事的實際行動,建平縣醫院組織急診、重症醫學、康復理療等科室醫護人員走進居民小區,開展“踐行醫者仁心,護佑百姓健康”義診活動。

活動現場,前來就診諮詢的居民絡繹不絕。醫護人員認真詢問居民病史、了解病情,結合檢查結果給出具體的診療意見,細心叮囑注意事項,並免費為居民測量血壓、血糖、心電圖,發放藥品。同時,針對居民可能遇到的急救情況,醫護人員現場演示急救操作,普及急救知識,發放接種新冠疫苗的宣傳資料等。居民們説,義診活動把醫療服務送到了家門口,給群眾特別是老年人提供了便利。

據了解,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建平縣各級黨組織堅持在“學”上務求實效,在“悟”上入腦入心,在“幹”上擔當作為,不斷創新工作思路,通過電話問詢、走訪入戶、到府服務等線上服務與線下服務相結合的方式,幫助居民解決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

升級政務服務提高群眾滿意度

為了解決基層群眾辦事難題,建平縣加快推進政務服務驛站建設。以村、社區為主體,規劃建設政務服務驛站網路,各鄉鎮(場)街分別建設一個驛站,按照建設目標分階段推進政務服務驛站建設工作,形成全方位服務模式。

政務服務驛站根據服務區域的社情、民情特點,以與企業生産經營、群眾生産生活密切相關領域為重點,圍繞公安、醫保、社保、扶貧、民政、住房、教育等服務,科學設置進駐事項,推動實現政務服務事項“就近可辦”,切實解決企業群眾“辦事難、辦事慢、辦事繁”的問題,增強企業及群眾的滿意度和獲得感。在推進完善各級政務(便民)服務中心(站、點)建設的基礎上,逐步建成“上下聯動機制完善、運作順暢、就近可辦”的政務服務體系,現已完成30個政務驛站建設。

“大棚基地發展得好,受益的是咱老百姓!我原來在大棚打工,感覺前景非常好,今年承包了兩棟大棚。”近日,在榆樹林子鎮中官村設施農業暖棚産業基地建設現場,棚戶于鳳海信心十足地説。

今年,榆樹林子鎮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工作,加快推進農業産業基地建設,在下窯溝村和中官村新建2500畝暖棚,依託設施農業産業優勢,打造農業産業化經濟帶,帶動農民致富增收。基地由政府統籌協調配水、電、路等基礎設施,採取“黨支部+合作社+經濟實體+農戶”的方式建設運營,項目達産後每100延長米暖棚可實現利潤10萬元。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建平縣各鄉鎮發揮組織優勢,把黨史學習教育與推進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有效結合起來,把黨史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富民興村的動力,加快構建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的長效機制。

據介紹,在黨史學習教育中,建平縣各地、各部門結合縣委“四個精準聚焦、四個強力推進、狠抓十六項重點工作”,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為抓手,把黨史學習教育與強力推進經濟快速發展結合起來,用實際行動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形成黨史學習教育與重點工作同頻共振、相互促進的良好格局。

 

來源:遼寧日報  責任編輯:姬雯

(原標題:建平縣:辦好群眾心頭事當好百姓貼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