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助推老區發展系列報道之三—— 農行漢陰支行:傳承革命精神 傾力服務地方建設
陜西,是中華民族和華夏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更是近現代中國革命的搖籃。在這方熱土上,黨中央戰鬥、生活了十三個春秋,領導了全國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培育了偉大的延安精神。陜西歷史厚重綿長、紅色資源豐富,僅革命老區就有63個之多,是黨史學習教育的“活課本”。本網策劃推出“金融助推老區發展”系列專訪,帶您追憶陜西革命老區的“昨天”、看看金融之水如何澆灌“今天”的革命老區煥發新機,專訪農行安康漢陰縣支行黨委副書記、副行長(主持工作)王明威。
紅色歷史
陜南漢陰地處我國地理中心地帶的秦巴山區,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和漢水文化的發源地之一,歷史源遠流長,古文化遺址眾多,誕生造就了沈士遠、沈尹默、沈兼士“一門三傑”,他們少年立志,勤學苦讀,弱冠之後,遊學中外,學貫古今,成為我國“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先驅。“五四”運動中,沈士遠曾任北京中等以上學校教職員聯合會書記,沈尹默為《新青年》編輯之一,沈兼士倡導並寫作新詩。
漢陰也是一塊紅色的土地,誕生了陜南人民抗日第一軍。
陜南人民抗日第一軍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由中共西北特別支部命名並派人領導成立的一支人民軍隊。其前身主要是以陜西警備二旅四團沈璽亭部的漢陰籍進步青年何振亞、沈啟賢、羅少偉、王展等領導的幾次兵變起義人員組成的陜南遊擊縱隊。1936年8月13日正式成立陜南人民抗日第一軍。
1935年冬至1937年春,這支革命隊伍相繼在安康、商洛和漢中結合部的10余縣邊界地區開展遊擊戰爭,歷經大小戰鬥20余次,打土豪、分財物、救窮人,積極宣揚抗日救國主張,部隊由百餘人發展至千余人,1937年2月編入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五軍團。“七七”事變爆發後,該部主力又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115師344旅警衛營,東渡黃河,開赴抗日前線,在平型關英勇殺敵。此後,這支部隊歷經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在我黨、我軍的革命鬥爭史上寫下了輝煌壯麗的一頁。
陜南人民抗日第一軍在陜南活動期間,正值紅軍長征到達陜北,黨領導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關鍵時期,也是紅七十四師堅持鄂豫陜革命根據地鬥爭的緊要關頭。陜南人民抗日第一軍的革命鬥爭對於牽制國民黨對陜甘寧邊區的圍攻,配合紅七十四師的作戰,宣傳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策略方針,鼓舞人民群眾的抗戰鬥志,立下了不朽功勳。同時,也為我黨、我軍培養鍛鍊了一批優秀幹部。從這支部隊中,走出了何振亞、沈啟賢、杜瑜華、沈敏、羅少偉、王展、康萍等一批優秀革命將領,以及從漢陰走出的楊棄、胡玉堂等人。在這些革命先輩身上,充分展示了陜南人民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熱愛和平的高尚情操和矢志不渝、不怕犧牲、百折不撓的革命精神。
陜南人民抗日第一軍的誕生,是中國共産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在陜南安康的成功典範,也在漢陰革命鬥爭史上寫下了光輝壯麗的一頁。
為弘揚革命精神,彰顯革命歷程,促進紅色革命老區建設,漢陰縣委、縣政府于2010年10月決定在縣城北面龍崗公園中修建陜南人民抗日第一軍紀念碑。2015年12月,縣委、縣政府又在雙河口古鎮修建陜南人民抗日第一軍紀念館。直觀再現了中央三路紅軍進駐陜南漢陰和陜南人民抗日第一軍的光輝事跡和歷程,以此緬懷革命先烈、繼承光榮傳統,教育啟迪後人“不忘初心、繼續前進”。
紅色感悟
翻開歷史的篇章,拂去歲月的風塵,30年代,紅軍就曾先後在漢陰南北山區活動,在這裡播下了革命的種子。涌現出了許多不怕困難、不怕犧牲,為了人民的利益而勇於奮鬥的傑出人物。他們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中都累立戰功,不愧是陜南人民子弟兵。
正視歷史,才能珍惜當下;尊重歷史,才能實事求是;銘記歷史,才能開拓未來。我們今天擁有的幸福生活,都是無數革命先烈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他們的英雄事跡,將永遠值得我們學習和懷念。我們紀念緬懷先烈,就是要以先烈為榜樣,向先烈們一樣胸懷時代、忠於事業、忠於理想,以良好精神狀態和優異工作業績慶祝中國共産黨建黨100週年。
金融之力
農行漢陰縣支行紮根革命老區,以老區為榮,傳承紅色革命精神,用革命歷史激發全行員工的工作熱情,致力於服務地方經濟建設,為老區人民提供更安全、更便捷、更貼心的金融服務,被漢陰縣人民政府授予“2019年度助推縣域經濟發展貢獻三等獎”先進單位。
加大信貸投放 漢陰縣支行積極支援漢陰縣重大項目建設,突出對重點民生項目的信貸傾斜。近年來,先後為漢陰縣人民醫院醫療條件改善提供信貸支援1300萬元;為漢陰縣功力節能建材公司、漢陰宏宇科技公司、硒漢食品公司等縣域小微企業提供信貸支援近3000萬元;累計投放“惠農e貸”超12000萬元,支援地方農戶經營發展,用金融活水護航老區經濟建設。
提升服務質效 漢陰縣支行嚴格落實優化營商環境各項措施,特別體現在企業開戶、融資、産品創新、降低成本等四個方面。2020年,累計投放普惠金融領域貸款1.14億元,減費讓利近40萬元,用實實在在的“真金白銀”惠及了全縣近500余戶小微企業主、個體工商戶,展現出了農業銀行普惠於民、讓利於民的責任擔當。為安康長興學校、縣公安局、縣婦幼保健園等單位搭建“智慧食堂”方便學生、員工用餐;搭建“智慧公交”方便民眾日常出行;持續加強金融知識宣傳普及,增強公眾自我保護和風險防範意識。
助力脫貧攻堅 漢陰縣支行全力以赴做好服務“三農”工作,主動對接當地重點發展項目和主導産業,積極發揮農業銀行專長,科學制定“路線圖”和“作戰圖”,精準推進農戶資訊建檔工作。截至2020年末,總計建檔1086戶,授信1.86億元,並計劃2022年底前完成全縣10個鄉鎮的資訊建檔工作。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漢陰農行紮實推進定點扶貧工作,先後派駐3名幹部脫崗駐村幫扶、近10名幹部對口幫扶,全行職工也在各類扶貧募捐活動中踴躍捐款捐物獻愛心。2020年,漢陰縣支行圓滿完成“三排查、三清零”目標,順利通過縣摘帽國家抽查和脫貧攻堅普查,對口幫扶的貧困戶如期實現脫貧摘帽,全面完成縣委、縣政府脫貧攻堅工作任務,對口幫扶工作得到地方黨政的高度認可。(鄧林菲)
來源:中國網·絲路中國頻道 責任編輯:蒲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