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缸酸菜到四季有菜
3月21日,天還沒有大亮,定邊縣白泥井鎮衣食梁村村民楊金謀就來到自家的大棚採摘小青菜。他要趕在上午9點前,將最新鮮的青菜拉至鎮上的農貿市場銷售。
從清晨的冷風中鑽進暖意融融的大棚,楊金謀脫掉外衣,麻利地將一棵棵嫩綠的青菜扎成小捆裝入紙箱。“從去年冬天上市,天天出菜,今天是最後一車,6個大棚的青菜全部賣完,共收入11.5萬元。”每天將一沓厚厚的鈔票裝進口袋,楊金謀心裏樂開了花。
地處毛烏素沙地南緣的定邊縣,歷來生態脆弱,風沙、凍害、乾旱等自然災害長期肆虐著這片土地。“騾子犁地,靠天吃飯,每畝地才能産幾十斤糧食。”楊金謀説,“過去的衣食梁人,受的牛馬苦,吃的腌白菜。尤其到了冬春兩季,炒酸菜、熬酸菜,每天都離不了酸菜。”
由於缺糧少菜,酸菜曾是祖祖輩輩陜北人大半年的主要“口糧”。這酸菜,是貧困的寫照,也飽含著紅色的歷史印記:紅軍轉戰陜北時吃過,毛澤東同志過生日吃過,習近平總書記在陜北插隊時也吃過。正如毛澤東同志所講,“這個酸菜裏面就出政治,就出模範。解放軍得人心就是這個酸菜……”
衣食梁村大部分土地為沙地和鹽鹼地,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全村能將就耕種的土地還不足1萬畝。“每年秋收後,村集體就開始整治土地。我們用鐵锨、镢頭把沙丘剷平,用架子車拉沙把鹽鹼地墊起來。”楊金謀75歲的老母親方成蓮説,“那個年代,大家幹勁很大。幹部帶頭幹,群眾搶著幹,肚子裏裝著酸白菜,身上穿著破棉襖,整天在寒風裏幹得滿頭大汗。”
經過幾代幹部群眾的不懈努力,如今衣食梁村道路更寬闊,土地更平展,耕地面積近4萬畝。楊金謀賣掉騾子,買回拖拉機。“種地的産量提高了,能吃飽穿暖,但仍然沒有寬余的錢花。”他説,冬春兩季還是離不開那一缸酸菜。
2005年,衣食梁的鄰村有人建起大棚種植蔬菜,不足一畝地的大棚年收入1萬多元。“在地上扣個大棚,就能長出好莊稼?”楊金謀覺得很稀奇,也想試試。可是,聽説建一個棚得花七八千元,他又退卻了。“再等等,看別人咋弄。”
看到越來越多的村民種大棚“富得流油”,老實巴交的楊金謀再也等不住了。2012年,他在自家的土地上建起1個日光溫室、3個塑膠拱棚。楊金謀沒日沒夜一心撲在大棚裏,把每一個大棚打理得井井有條,連育苗帶種菜,一年下來收入近20萬元。“種大田,即使風調雨順,每畝收入也就兩三千元。種大棚每畝收入最差也過萬元。”他説,當時縣裏大力支援發展設施農業,不僅派農技員提供技術服務,還補錢,建塑膠拱棚每畝補貼3000元、日光溫室每畝補貼18000元。
“收入越多,幹勁越大。”嘗到甜頭的楊金謀索性將所有拱棚全部改擴建為收入更高的日光溫室,種植面積達到15畝。春夏育苗,秋冬種菜,他家的大棚四季常青。2020年,6個日光溫室大棚純收入80多萬元。靠種大棚,他家建起了小洋樓,買回了小汽車。
“關鍵是趕上了好時代,同樣是種地,但種法變了,收入就高了。種大棚後,儘管一年四季新鮮蔬菜不斷,家裏還是腌了一小缸酸菜,過去的味道不能忘。”楊金謀説,“現在種地越來越現代化,我趕不上形勢,種地的事務交由兒子喜軍管理。”
今年28歲的楊喜軍有文化、點子多、膽子也大。作為一名新時代的職業農民,他有自己的發展思路:與當地100多戶農民簽訂種苗供應協議,並與武漢、上海等多個大城市蔬菜市場建立代銷合作關係;成立了禾盛源農業農民專業合作社,還準備投資20萬元給大棚全部安裝全自動智慧噴灌設備。“以後,動動手指在手機上就可以管理好大棚。”楊喜軍説。
楊金謀家世代務農。他的爺爺、父親種了一輩子地,卻填不飽家人的肚子,楊金謀父子靠種地過上了富裕生活。半個多世紀來,楊家四代人從騾子犁地、靠天吃飯,到機械化作業、旱澇保收,種地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實現了“一年更比一年好”的願望。
設施農業改變了冬春季節陜北地區無新鮮蔬菜生産的歷史,也讓曾經蒼涼的毛烏素沙地變得熱鬧起來。經過多年發展,白泥井鎮有1799戶農戶建起了大棚,全鎮建成設施農田11000畝、9718座大棚,成為全國一村一品示範鎮、大漠蔬菜主産區。2020年,白泥井鎮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3.6萬元,其中設施農業收入佔60%。設施農業已成為當地群眾增收致富的標桿産業。
白泥井鎮是陜西省現代農業蓬勃發展的一個縮影。近年來,陜西省加快推進特色現代農業發展,截至2020年底,全省設施農業總面積達到362萬畝,總産量1260多萬噸,全産業鏈産值實現千億元目標。
幾場春雨過後,萬物勃發、綠意盎然。定邊的大棚辣椒、延長的大棚香瓜、大荔的大棚冬棗、柞水的大棚木耳、秦漢新城的大棚花卉正茁壯成長……一座座排列整齊的大棚承載著廣大農民致富的夢想。自強不息、只爭朝夕的精氣神,在三秦大地充盈激蕩。(本報記者 艾永華)
來源:陜西日報 責任編輯:高艷
(原標題:從一缸酸菜到四季有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