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黨建時評

從“四史”的維度準確把握新發展階段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強調,要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廣大黨員要以學習黨的歷史為重點,做到知史愛黨、知史愛國,在學習領悟中堅定理想信念,在奮發有為中踐行初心使命。當前,我國已進入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新發展階段。正確認識黨和人民事業所處的新發展階段,對於確保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目標的完成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我們要從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四史”的維度準確把握新發展階段。

黨史:黨的初心使命和根本宗旨始終貫穿于中國共産黨的發展歷史。

中國共産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學習黨的歷史,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繼續推向前進的必修課,這門功課不僅必修,而且必須修好。”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深刻指出了學習黨史的重要性。黨史是中國共産黨自誕生以來領導人民為實現民族獨立、國家富強、人民幸福而奮鬥、探索的歷史,黨的初心使命和根本宗旨始終貫穿于黨的百年發展歷史。如今,進入新發展階段,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我們黨仍將繼續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繼續前進。

新中國史:推進和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是我們黨不斷探索和追求的奮鬥目標。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人民最偉大的夢想,是中華民族的最高利益和根本利益。”推進和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是我們黨不斷探索和追求的奮鬥目標。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兩步走”戰略安排,是新時代我們黨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進行的新的“頂層設計”。面向新發展階段,我們黨將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上繼續奮鬥。

改革開放史:中國共産黨推進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的實踐史。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正確認識黨和人民事業所處的歷史方位和發展階段,是我們黨明確階段性中心任務、制定路線方針政策的根本依據,也是我們黨領導革命、建設、改革不斷取得勝利的重要經驗。”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我國進入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改革開放是中國共産黨帶領中國人民開啟的一次偉大革命,實質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目的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共産黨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提出了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總目標,開啟了全面深化改革、系統整體設計推進改革的新時代,開創了我國改革開放的新局面。進入新發展階段,我們更要著眼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凝聚共識、凝心聚力,奮力譜寫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的壯麗篇章。

社會主義發展史:新發展階段是我國社會主義發展進程中的一個重要階段。

社會主義在五百年多年的發展歷史中,經歷了從空想到科學,從理論到現實,從一國到多國的發展,一路走來,波瀾壯闊、跌宕起伏。新中國成立後,我們黨對社會主義進行了艱辛探索和實踐,並帶領中國人民高舉改革開放旗幟,成功開創並堅持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既堅持了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又根據時代條件賦予其鮮明的中國特色。新發展階段,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十四五”時期我國所處歷史方位做出的新的重大論斷,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對深刻變化的國內外環境的清醒認識和科學把握,是我國社會主義發展進程中的一個重要階段。

以史鑒今,以史資政。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回顧歷史不是為了從成功中尋求慰藉,更不是為了躺在功勞簿上、為回避今天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尋找藉口,而是為了總結歷史經驗、把握歷史規律,增強開拓前進的勇氣和力量。”深入學習“四史”,有助於我們站在歷史的高度準確把握新發展階段,更好地把握當下、贏得未來。

侯步雲  遊郭姣 陜西科技大學)

來源:西安日報  責任編輯:高艷

(原標題:從“四史”的維度準確把握新發展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