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黨建要聞

紅色精神代代傳 綠水青山煥新顏

革命老區城固縣小河鎮美麗“蝶變”見聞

城固縣小河鎮集鎮移民搬遷點。

小河口會議遺址(舊址)。(資料照片)

紅四方面軍路過城固雙溪水磑時,在古廟墻上留下的革命宣傳標語。(資料照片)

開欄語

百年征程波瀾壯闊,百年初心歷久彌堅。

為喜迎中國共産黨成立100週年,深化黨史學習教育,在全市掀起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新高潮,激勵天漢兒女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滿懷信心邁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奮力譜寫漢中新時代追趕超越、高品質建設“三市”新篇章,漢中日報社4月20日啟動“循紅色足跡 看百年巨變”大型全媒體採訪行動,以境內5支紅軍活動軌跡為主線,社領導分別帶領5支採訪小分隊深入11個縣區實地採訪,並邀請各縣區融媒體中心參與。

此次為期一個半月的全媒體採訪,重點宣傳漢中紅色革命軌跡及歷史意義、漢中黨史故事、百年間漢中涌現出的革命先烈及先進典型、革命精神在漢中的傳承發揚、天漢大地翻天覆地的喜人變化,記錄歷史偉業、展現百年風華,生動鮮活講好中國共産黨的故事,唱響中國共産黨好、社會主義好、改革開放好的時代主旋律。

漢中日報社全部媒體平臺聯動,以“循紅色足跡 看百年巨變”為主題,報紙開設專欄,網站開設專題,微信、微網志、抖音、視頻號開設話題,綜合運用文字、圖片、視頻等多種形式,以沾泥土、帶露珠、冒熱氣的精品力作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化宣傳報道。同時,各縣區融媒體中心各媒體平臺同步推送相關全媒體報道。

穀雨時節,小雨霏霏,城固縣小河鎮一片新綠、生機盎然。

秦嶺腳下,晨曦喚醒了田間地頭裏的希望,農作物漸漸出土、發芽……

湑水河畔,成片的柳樹已吐露新芽,五彩斑斕的鮮花更是驚艷了春天的綠色。

眼前這一片片綠水青山曾是紅四方面軍將士浴血奮戰之地。

88年過去了,一代代人接續奮鬥、一代代人砥礪奮進,將“越是艱險越向前”的精神在這片土地上傳承發揚,昔日紅色艱險貧窮土地上發生了美麗“蝶變”。

改變的是貧窮面貌

湑水河畔,移民搬遷點裏一棟棟整潔的居民樓在陽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

搬進了集鎮邊上的新居,幹上了公益性崗位,搬遷戶李光琴對三居室的房子很是滿意。“以前大家房子都是土坯房,漏風漏雨,住著實在難受。”

土坯房是該鎮群眾繞不開的話題,綠水青山的背後是險峻的山峰、曲折的道路,早些年的交通閉塞、經濟發展落後,土坯房便長期成為當地群眾的居所。

1932年12月7日,經過艱苦行軍,一連翻了9座2000米至4000米的大山,紅四方面軍抵近小河口,兩天后召開了著名的“小河口會議”。

幾盞煤油燈,幾條破板凳,在集鎮幾間漏風漏雨的土坯房裏,曾中生、曠繼勳、余篤三等同志糾正了張國燾在退卻轉移、肅反、土地革命等工作中的錯誤,停止了紅軍的盲目西進、繼續退卻,成立了前敵委員會,加強了集體領導,堅持了民主集中制,充實了領導力量,成為黨和紅軍歷史上一次重大戰略性會議。

“很難想像,在前有堵截、後有追兵的情況下,我們偉大的革命先烈就是在這幾間土坯房裏召開了會議,明確了前進的方向。”當年的土坯房如今已經改造成了紀念館,講解員對這段歷史的講述,常常會引起參觀者的感慨。

昔日槍林彈雨已恍如隔世,老照片上不太清晰的畫面,依然讓人感受到紅軍當年的艱險。

走在今天小河鎮的大街上,紅瓦黃墻是這裡的主色調。“紅色是我們鎮子的底色,黃色是我們對土坯房的記憶,這兩種顏色就是我們小河鎮的歷史。”該鎮黨委書記劉剛經常走進紀念館,為參觀者講述那段崢嶸歲月。

在脫貧攻堅的春風裏,全鎮新建移民搬遷點5個,集中安置貧困群眾1100余人,實施危房改造項目200余個,分散安置群眾500余人。從此土坯房成了小河鎮群眾的記憶。與此同時,鎮上硬化道路64公里,實現了鎮到村、村到組的完備道路交通網路,艱險道路變成大道通途。

如今的小河鎮,已經成為全市紅色旅遊的勝地,紀念館開館4年間,先後接待各級各地黨員幹部525批次10.6萬名來此開展黨性教育。

不變的是錚錚誓言

艱險變化的背後,是不變的誓言。

“窮人要想過好日子只有聯合紅軍。”紀念館中有張老照片,記錄的是當年古廟上刷寫的宣傳標語。在當地駐紮的日子裏,紅軍一邊謀劃著未來的前進方向,一邊想的是如何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打土豪、分田地,讓老百姓有房子住、有衣服穿、有田地可以種;組建遊擊隊、赤衛隊,讓老百姓有自己可以依靠的力量。

“紅軍當年過陜南,領兵元帥徐向前。大木廠建赤衛隊,水磑河打遊擊戰。殺死土豪分田地,領導人民奪政權。撒下種子長征去,紅花朵朵滿江山。”這首在當地流傳的紅色歌謠,作者已經無從考證,但歌詞的字裏行間中流露出對紅軍打土豪分田地、心裏始終想著老百姓的歡喜卻情真意切。

88年後的今天,9名第一書記、230名扶貧幹部、20名農業技術專家堅守在小河鎮的田間地頭、崇山峻嶺中,訪貧問苦、排憂解難,用實際行動繼續踐行著當年的誓言。

石槽河村作為紅軍進入小河鎮的第一站,在鎮村的引導下,元胡、烏藥、豬苓、茯苓等為主的2000余畝中藥材已經成為群眾致富增收的“金飯碗”。

黨員翟建新牽頭成立的磚溪村椴木香菇大棚,帶動貧困戶140多戶,戶均增收3000多元,群眾參與的積極性越來越高。

鎮上的農業專家丁忠走遍了全鎮每個村組和産業基地,手把手指導,把産業發展的技術交給群眾,卻一次次把奔波中的傷病留給自己。

按照“種養加一體、農工旅融合發展”的思路,該鎮立足資源稟賦和地理條件,以“食用菌、中藥材、土蜂、土雞、土豬”為主導産業,精心謀劃實施各類産業扶貧項目134個,累計投資1620余萬元,1100余戶貧困戶實現産業增收。

摘窮帽、拔窮根、興産業……新時代的黨員幹部們不忘先輩誓言,繼續踐行初心使命,昔日紅色艱險貧窮地,如今已變成綠水青山、金山銀山。

永恒的是紅色精神

“從小父輩們經常給我們講述紅軍的故事,耳濡目染,加上幾十年一直生活在這段歷史發生的地方,很多事情就像是自己經歷了一樣。”79歲高齡的蒲貴榮,當過30年的支部書記,紅四方面軍在小河口的這段歷史在他心中更富歲月厚重感。“那個時候沒人給鄉親們講,紅軍是怎麼對待群眾的,所以一聽説有部隊要來,鎮上但凡能跑的都嚇得提前跑了,有的跑路時還趕上了自家養的豬、牛。結果紅軍來了後,和大家想像的完全不一樣,他們不吃大家的,不拿大家的,晚上就睡在農戶的屋檐下,決不進門打擾群眾。‘餓死不搶糧,凍死不拆房’的精神,只有紅軍們真正做到了!”

經歷了新舊社會的變革更替,蒲貴榮對紅軍精神的傳承比常人多了一份執著。“那個年代的人出行困難,經常大雨毀路、大雪封山,十天半個月與世隔絕是常事。我一家一家到府動員,帶著黨員,用肩挑、用手抬,歷經寒霜酷暑,硬是把路修了起來,然後帶著老百姓發展産業,才讓全村的生活有了起色。”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外出務工,但是35歲的張新華卻放棄了外出做生意的機會,主動留了下來。“我是黨員,不能只顧著自己掙錢,要帶領大家一起掙錢。”在當上村黨支部書記後,他一心撲在産業發展上,建設的土蜂養殖基地和中藥材種植基地讓老百姓的錢包“鼓”了起來。

鎮上的組織委員盧珊是個城裏姑娘,沒在農村待過,來到鎮上的第一天就被這裡的紅色故事感動,立志要幹好服務群眾的工作。從不認識農作物到對産業發展如數家珍,從不敢一個人下鄉到走村入戶翻山越嶺,她逐漸成長為一個基層工作的行家裏手。去年脫貧攻堅關鍵期,母親不幸患重病,女兒上幼兒園無人照顧,她因為工作有時候兩三月都不能回家,面對工作的壓力和對家人的愧疚,她都咬牙堅持了下來。

這片充滿紅色記憶的紅土地上,紅色精神已融于血脈,紮根人心。小河鎮越來越多的群眾在黨員幹部帶領下,繼續攻堅克難、砥礪奮進,守護這片綠水青山,努力朝著鄉村振興奮進。

“我宣誓,我志願加入中國共産黨……為共産主義奮鬥終身,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永不叛黨。”在紀念館,蒲貴榮有時會戴著黨徽牽著孫子的手,一字一句地教他讀。

來源:漢中日報  責任編輯:高艷

(原標題:紅色精神代代傳 綠水青山煥新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