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川新區:以黨史學習教育成效增進民生福祉
新區錦繡園小學的孩子們在學校廣場上觀看大屏上正在展播的紅色故事紀錄片。 本報記者 王亮攝
學習百年黨史,汲取奮進力量。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新區上下以學促幹,以幹帶學,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與幹好本職工作相結合,把黨史學習教育同激發鬥志、解決問題、推動工作結合起來,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以黨史學習教育成效增進民生福祉。
聽,身邊老人的紅色記憶
近日,走進新區咸豐路街道長豐社區,81歲的老黨員呂福榮正在講述自己的參軍往事,給大家帶來一場別開生面的黨課。
“我曾屬陸軍11師31團1營。1959年,我所在的部隊奉命進入山南地區剿滅匪徒。”
行軍路上,戰士們需要翻過一座座雪山,惡劣的自然條件讓戰士們吃盡了苦頭。“山上四處冰雪覆蓋,許多人凍得雙腳紅腫,不能行走。大家時刻都在警惕著,隨時準備進入戰鬥。”呂福榮老人回憶道。
呂福榮老人十分清楚地講述著,現場人員聽得興致勃勃。長豐社區副書記唐敏榮説:“戰爭年代,呂福榮老人在槍林彈雨中九死一生與敵人火拼。現在,年邁的他還能堅持每月參加社區的組織生活日,和大家集體學習,這種精神讓我們感到欽佩。” 有紅色足跡的地方就有紅色記憶。在新區野狐坡村史館裏,陳列著一件件老物件、一張張舊照片,又讓我們重溫起共産黨人與野狐坡村民們的“魚水之情”。
1933年初,以照金為中心的陜甘革命根據地建立,野狐坡村中共地下黨負責人郭興等隨耀縣遊擊隊上了照金。之後,由於工作需要,郭興被派回耀縣,負責中共地下黨工作。他們經常往返于耀縣與薛家寨,深受劉志丹、習仲勳等革命家的影響,為了革命事業,1933年,郭興送長子郭漢川參加紅軍。1935年郭漢川壯烈犧牲。
郭興的小兒子郭忠雲今年81歲,他回憶道:“當年家裏貧窮,父親受早期共産黨人的影響參加了革命,一直在照金和耀縣一帶開展地下工作。直到解放後,父親和家人才過上當家做主人的日子。”
聽著身邊老人講述那段紅色記憶,革命歲月的號角仿佛再次吹響,嘹亮而悠長。
看,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各就各位,預備……跑!”新區錦繡園小學的操場上,學生們身著紅軍服,飛快地向前奔跑著。
“這是在為體育節紅色入場式做排練。”錦繡園小學黨支部書記侯小軍説,為了開展好黨史學習教育,學校將紅色文化教育與各個學科、各個教學環節創新融合。
在老師的帶領下,記者一行走進教室進行參觀。
語文課堂上正在進行漢字書寫大賽,同學們低著頭寫下“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一筆一劃十分認真。
數學課堂也十分有趣,20位同學同臺競技計算能力,正確率高用時少者勝出。“我們用上海、遵義、延安和北京來命名關卡,最終獲勝者將獲得一套紅軍裝備。”數學老師手拿一張通關卡片介紹到。
進入教學樓,走廊上展示的是各個年級的繪畫作品,孩子們從自己的視角出發,將課本上和老師講述的紅色精神用畫筆表達出來,引來許多人駐足觀賞。
校園朗誦角裏,曹雅欣和楊可馨同為三年級二班的學生。她們手捧《小遊擊隊員》《閃閃的紅星》等書籍,圍成一桌,大聲朗誦著課文。
“我的愛好是主持。”曹雅欣快人快語首先介紹自己。
“我喜歡做飛機模型。”楊可馨緊接著回答道。兩位小同學自信又快樂地表達著自己的喜好。
“為了慶祝建黨一百週年,從3月23日至6月30日,少先隊在100天的時間裏積極開展百名少年講黨史故事活動。”侯小軍介紹説,針對貧困學生,除了免除學費、校服以及學習用品費用外,還額外注重對他們進行勵志培養。
“教育的目的就是促進兒童健康快樂成長。通過各項活動的開展,幫助孩子們從小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讓他們正確認識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來自不易的。”侯小軍最後説。
做,學史力行為民謀福祉
“大爺,這裡是一些黨史學習教育的相關書籍。因為您身體原因不能參加黨課學習,我們專門為您送書到府。”新區咸豐路街道長豐社區黨課結束後,社區工作人員帶著書籍,來到社區居民羅小鎖家中,為社區退休老黨員送書到府、送課到府。
羅小鎖今年70歲,退休前在植保植檢站工作,退休後他保持著熱愛學習的良好習慣,時常摘錄一些文字在自己的筆電中。
羅小鎖隨手翻開一頁,是一首詩歌“我把黨徽戴在胸前,是為了讓自己不要忘記入黨的誓言;我把黨徽戴在胸前,是為了滋潤農技人員的心田。”羅小鎖朗誦完自己的摘抄,又和社區人員討論起學習心得。
“給老人買東西、打掃衛生,教他們使用手機軟體……”為群眾辦實事就要先辦好小事。長豐社區副主任黨小絨説,生活中所涉及到的瑣碎之事,就都有社區服務人員的身影。
社區居民生活有聲有色,農村群眾生活又迎來新變化。
正是人間四月天,來到位於新區坡頭街道辦東南3公里處的張溝村,村民們正不負農時忙著栽種櫻桃樹苗。
“噠噠噠……”拖拉機將黑色的養料翻進土壤裏,和樹葉的綠色成為最美的搭配。
“張溝村毗鄰趙氏河畔,一直是種植大村。”張溝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張多印介紹説,張溝村共463戶1688人,全村擁有優果果園3310畝,農民收入的90%來自果業。
作為果業大村,針對銷售難的問題。張溝村建成果品交易市場,通過多方聯繫客商,舉辦促銷活動,參加各類展出,讓農戶的蘋果、櫻桃銷售實現産銷兩旺,群眾收益得到極大提高。
村集體經濟的發展壯大需要長期、穩固的發展思路。張多印介紹説,目前已爭取到國家扶貧整合資金,用來建設櫻桃日光溫室示範園30畝,日光溫室大棚11座。果樹盛果期時按照市場價格計算,年産值432萬元,可實現利潤180萬元。
學史力行,不僅要立足眼前解決群眾的“急難愁盼”,更要著眼長遠謀劃小康生活。(本報記者 楊佳)
來源:銅川日報 責任編輯:高艷
(原標題:新區:以黨史學習教育成效增進民生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