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黨建要聞

文明實踐“沉下去” 黨史學習“活起來”

——延安市誌丹縣新時代文明實踐助推黨史學習教育側記

“何爺爺,劉志丹將軍率領紅軍主力轉向外線作戰,成功打破國民黨軍隊的第二次‘圍剿’,有什麼重大歷史意義呢?”

“這麼説吧,就當時的形勢,打破國民黨軍隊的第二次‘圍剿’,為正在長征的中央紅軍保留住了陜北這個至關重要的‘落腳點’。”

……

清明時節,走進劉志丹烈士陵園,莊嚴矗立的劉志丹將軍雕像旁,一群穿著校服、佩戴著紅領巾的小學生,有序圍攏在老黨員何啟華身旁,靜靜地聽他講述劉志丹將軍的革命事跡。

“退休了也沒什麼事情,正好趕上縣上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我自己也愛好這些,邊講邊學,退休生活也變得有滋有味了。”正在宣講黨史的何啟華臉上滿滿的自豪。

3月10日,志丹縣全面啟動黨史學習教育,積極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作用,組建成立黨史宣講志願服務隊,開展“新時代夜校”“農民家庭會“”百姓小喇叭”“百姓大舞臺”“紅色故事會”“新時代鄉賢會”等文明實踐活動,以“講、學、播、演、憶、踐”的方式,將文明實踐“沉下去”,讓黨史學習教育“活起來”。

“新時代夜校”寓教于樂講黨史

“剛才,講到了中共一大的有關知識,大家都記住了嗎?下面進入到今天的提問環節。第一個問題,中共一大是什麼時候……”“1921年。”3月11日晚,在志丹縣麻地坪社區“新時代夜校”第三期的提問環節中,沒等主持人郭春東説完問題,聽課的居民王金光就迫不及待地喊出了答案。

“中共一大選舉出來的書記是誰?”“陳獨秀。”王金光又一次搶答正確。

“老王,你也把答題機會給大家勻一勻嘛。”郭春東指了指王金光,笑著説道。

“就是就是,回答問題的小禮品都讓你一個人領走了。”一起聽課的居民們紛紛打趣。王金光笑著摸了摸頭,不情願地坐下了。

黨史學習教育啟動以來,志丹縣充分利用在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中打造運作的“新時代夜校”志願服務項目,在向進城農民宣傳新思想、解讀新政策、培訓新技能、養成新習慣的基礎上,通過有獎問答、猜謎語、唱紅歌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開展黨史學習教育,讓廣大居民群眾主動參與、積極投入到黨史學習教育中來。據統計,截至目前,該縣已通過“新時代夜校”開展黨史學習教育90余批(次),2000余名群眾參與其中。

“農民家庭會”回顧家史學黨史

幾場雨水過後,志丹縣的氣溫下降了好幾度,涼意四處瀰漫,但這並不影響該縣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火熱氛圍。

4月4日一大早,志丹縣義正鎮陽洼河村村民曹向陽家的小院裏便聚集了不少鄉里鄉親。大家圍坐在一起,聚精會神地聽曹向陽講家史、傳家風。

“我爺爺曹士榮是在永寧山高小讀書的時候接受到了新思想,1929年,他在劉志丹的介紹下加入了中國共産黨,從此便跟著劉志丹在甘肅南梁的老山林中鬧革命、搞兵運……最後犧牲在旦八寨子,年僅26歲。”講到這裡,曹向陽摸了下外孫子葉濤的頭,一臉嚴肅,“咱們現在有吃有喝,你能好好上學,都是像你太爺爺一樣的人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作為咱們曹家的子孫,可不能忘了他們的犧牲。”

“爺爺,我一定好好學習,將來考一所好大學,像太爺爺一樣,為社會作貢獻,給咱們家爭光。”五年級的葉濤已不再懵懂,自信滿滿地向外公曹向陽保證著。

“最近,類似這樣的‘農民家庭會’我們村上已經辦了好幾場了。大家都很積極,回顧著家族中那些了不起的人物和他們的光榮事跡。”陽洼河村村支書姚小江邊聽邊記,“我們村上還專門召集了一批志願者,打算把這些故事整理記錄下來,讓更多的人從中受到教育。”

不單單是義正鎮陽洼河村,志丹縣的許多村子都通過“農民家庭會”志願服務項目,讓家族長輩回憶家族史,把愛黨愛國、忠於人民的紅色家風,孝老愛親、夫妻和睦的文明家風,以德治家、廉潔齊家的清廉家風,移風易俗、勤儉節約的時代家風等傳承下去,以好家風支撐起好的社會風氣。

“百姓小喇叭”質樸鄉音播黨史

“戰士雙腳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調虎離山襲金沙,毛主席用兵真如神……”一曲激昂雄渾、振奮人心的《四渡赤水出奇兵》播放完畢,值班播音員賀建利對著麥克風開始了當天的播音,“今天,我們繼續播讀紅軍長征的故事……”每天傍晚六點,志丹縣順寧鎮保娃溝門村的“百姓小喇叭”裏,就會傳出被鄉親們戲稱為“志普”的聲音。

“我就喜歡聽村上的年輕人播廣播,建利、廣生、三娃婆姨幾個都播得非常好,講的毛主席、劉志丹的故事我也喜歡聽。”説起村上的“百姓小喇叭”,老黨員賀佔俊滿口稱讚,“我們這些人都上了歲數了,眼睛花的看不了書、讀不了報,如今通過這個小喇叭聽故事,日子過得也有趣兒了。”

志丹縣農村黨員老齡化嚴重,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實現黨史學習教育全覆蓋難度很大。為切實解決這一難題,該縣充分利用文明實踐試點工作中運作成功的“百姓小喇叭”志願服務項目,採取“男女老少齊動員、人人都是廣播員”的辦法,每戶推薦1名志願者,將新思想、新政策、黨史故事編寫成貼近群眾生活、易於群眾理解的廣播稿,堅持每天排班輪流播報,用百姓話説百姓事、用大白話説天下事,讓農民群眾聽得懂、聽高興、真點讚。

“百姓大舞臺”説學逗唱演黨史

3月29日,一場“百姓大舞臺”志願服務活動在志丹縣民生廣場精彩上演,吸引了上千名群眾駐足觀看。

“南昌城頭槍聲響,工農紅軍氣勢壯,千里輾轉跟黨走,一顆紅心上井岡……紅都人民信心足,脫貧致富奔小康。”志願者王平獻上的陜北説書《學黨史 感黨恩》,將整場演出推向高潮,掌聲、喝彩聲此起彼伏。

“今天觀眾的反應太給力了,我要好好再完善、創作一些作品,送給我們的觀眾,助推我們的黨史學習教育。”表演結束後,王平激動地説道。

今年以來,志丹縣組織全縣優秀文化志願者,創作推出了一批富有時代氣息的黨史題材文藝作品,利用打造成熟的“百姓大舞臺”志願服務項目,借助縣、鄉文化廣場等原有演出陣地,依託省、市文化惠民項目投放的音響、話筒、服裝、道具等演出設備,以小品、歌曲、舞蹈、快板、説書等“文藝+宣講”的形式,紮實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播種紅色文化,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聲”入人心。

“紅色故事會”緬懷先烈憶黨史

65歲的何翔是志丹縣雙河鎮向陽溝村的一名老黨員,從小就愛聽劉志丹等老一輩革命家的故事。聽説村上今天要來志願者宣講紅色故事,吃過早飯,他便來到村裏的文明實踐新風院等候。

“1932年冬天,劉志丹到華池縣二將川的一個小山村裏宣傳革命理念,組織動員農民進行土地革命。第二天早飯後,他剛準備起身離開,突然,一隊白軍包圍了村子……”講到精彩處,志願者魯雲故意停了下來,賣起了關子。

“魯老師,你快講啊,劉志丹脫險了沒有?”魯雲的這一停頓,瞬間引來了現場群眾的“聲討”。

志丹縣作為革命紅都,有著豐富的紅色資源,境內現有保安革命舊址、劉志丹烈士陵園、中國人民抗日紅軍大學舊址等紅色遺址65處。黨史學習教育啟動以來,該縣將紅色資源作為黨史學習教育的生動教材,深度挖掘黨中央毛主席在保安的故事,劉志丹、習仲勳鬧革命的故事,組織革命烈屬、“五老”人員、教師志願者等,深入全縣各行業、鄉鎮、村莊巡迴宣講紅色故事,真正實現了“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

“新時代鄉賢會”為民服務踐黨史

傍晚時分,志丹縣紙坊便民服務中心紙坊村山花開得爛漫,晚風徐徐吹著。本是一幅恬靜悠然的鄉村生活圖畫,卻被村民徐志忠的匆匆步履打破。

“三哥,你忙什麼呢?走那麼快?叫了你好幾聲都沒聽見。”同村的徐志祥小跑了幾步,終於趕上了徐志忠。

“你沒看見村上微信群的通知嗎?今天晚上放《建國大業》和《山地蘋果春季管理技術》了,人肯定多,早早到了好坐前面些,看得清楚。”雖和徐志祥説著話,徐志忠也沒有停下腳步。

徐志忠口中説的事情,是村上“新時代鄉賢會”給村民們的一個福利。2018年,紙坊村成立了“新時代鄉賢會”,將村上的“五老”人員、道德模範、鄉村教師、經濟能人等吸納為鄉賢志願者,動員他們有智出智、有力出力,設立“文明大禮包”,用於村子的發展和村上文明實踐活動的開展,播放愛國主義教育電影和農業實用技術影片便是文明實踐活動的一部分。

三月份以來,紙坊村更是通過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將黨史學習教育同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利用“新時代鄉賢會”志願服務項目,白天邀請縣果業局的專業技術志願者深入村上果農的園子,手把手指導果農開展病蟲害防治、果樹修剪、肥水管理等,晚上組織鄉賢志願者在村支部會議室播放愛國主義教育電影和農業實用技術影片,一系列舉措,大大提升了村民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春雨浥輕塵,潤物細無聲。一場場深入基層、貼近群眾的文明實踐活動,讓志丹縣的黨史學習教育更加鮮活、生動、多彩;一次次壯懷激烈、心潮澎湃的革命歷程回顧,也更加築牢了16萬紅都兒女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的堅定信念。

如今,3781平方公里的志丹大地上,黨史學習教育已如飄灑的春雨,輕輕柔柔,綿綿密密,沁潤進每個紅都兒女的心田。(通訊員 劉瑩 高昀)

來源:延安日報  責任編輯:高艷

(原標題:文明實踐“沉下去” 黨史學習“活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