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黨建時評

新論:在青少年心中播下傳統文化的種子

傳統文化教育首先是一種文化的傳承、價值的涵養。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課本、課堂、校園,有著很強的時代價值和教育價值。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提供了豐厚滋養。”“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深入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如何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好、發揚好?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課本、進課堂、進校園,是一個重要路徑。

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課本、課堂、校園,有著很強的時代價值。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築牢文化自信的根基,教育是一個重要方面。通過課本、課堂、校園,可以讓傳統文化和現實生活貫通、與成長過程對接,讓學子進一步感受中華民族幾千年來沉澱下來的思想理念、人文精神、傳統美德、文學藝術,讓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在廣大青少年心中生根發芽,永續中華民族的根與魂。同時,優秀傳統文化也有很強的教育價值。優秀傳統文化能為鑄魂育人提供重要支撐,其中的道德、思想可幫助立德修身,文學、藝術可用來提升素養。中華民族幾千年積累的獨特智慧,是新時代鑄魂育人的寶貴財富。

深入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課本、課堂、校園,廣大教育工作者責無旁貸。要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學習與實踐納入教師培養體系、教師繼續教育體系和全社會終身教育體系,納入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全過程。鼓勵教育工作者在認真學習的基礎上大膽探索,勇於實踐,更好地感受和傳承傳統文化中蘊藏的智慧和價值。

推動傳統文化進課本、課堂、校園,關鍵在落實。教育部印發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中小學課程教材指南》,正是旨在充分發揮中小學課程教材承載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功能,是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系統化、長效化、制度化的重要舉措。除此之外,還可以鼓勵支援各級學校結合區域特點研發、開設傳統文化校本課程;鼓勵採取請進來走出去等方法支援優秀傳承人為中小學生開設相關課程;分學段、分年級開展中小學傳統文化主題活動,特別是在傳統節日和節氣中潛移默化地組織開展傳統文化教育活動,在學科課程中融入傳統文化教育,並建立全社會的參與和支援機制。同時,可以按照相關改革要求,將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教師教學述評、學校和區域教育品質考評體系,並在學業水準測試中探索強化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素養的考核。

傳統文化教育絕不是幾門簡單的課程,而首先是一種文化的傳承、價值的涵養。充分認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並從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以強大精神動力凝聚人心、匯聚民力,才能築造全民族的精神家園,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源源不絕的力量。

(作者為全國政協副秘書長、民進中央專職副主席)

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高艷

(原標題:在青少年心中播下傳統文化的種子(新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