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睢寧:構建“三園”新格局 謀劃鄉村新發展
“十四五”期間,江蘇省徐州市睢寧縣將立足於1769平方公里的資源稟賦,突出農業品質、鎮村功能、農民收入、人居環境、鄉風文明五項提升,以做強特色現代農業,“農業大花園”延伸農産品産業鏈、提升價值鏈;實施鄉村建設行動,描繪“農村大公園”的畫卷;既要塑形,也要鑄魂,讓群眾文化火起來,共用“農民大樂園”的福祉。構建“三園”新格局,一幅幅美麗鄉村新畫卷正在睢寧徐徐展開。
“農業大花園”——産業鏈裏價值高
睢寧縣創新構建“1個縣農業公司、18個鎮農業公司、400個村集體合作社和1萬名新型職業農民”的“11841”農業生産經營體系,縣鎮農業公司資産規模超90億元,牽引支援1252家家庭農場,567家集體農場,466個村集體合作社規模經營土地84萬畝,縣鎮農業公司社會化服務面積近50萬畝。
慶安鎮是睢寧農業農村現代化示範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省級農産品加工區所在地。一直以來,慶安鎮依託慶安水庫的優質水資源、白塘河等優質水網和肥沃土壤,原糧品質好,卻缺少規模化的稻米加工廠。2020年,投資5000萬元稻米加工廠在慶安鎮建成,目前形成了年處理10萬噸稻穀、2.5萬噸花生的生産力,綜合産值可達到10億元,不僅將賣水稻變為賣大米,增加了農産品的附加值,帶動睢寧縣優質稻米産業發展,還帶動就業近200人。
農業大花園離不開綠色總基調。官路數字農業示範園總面積近一萬平方米,分為叢林秘境、花果漫遊、數字農科、睢寧福地和示範種植區採摘區等區域。這裡有水潤萬物的景觀石、綠意盎然的植物、各種色系水果,還設置了家鄉味道體驗區。遊客在這裡不僅可以體驗植物奧妙,還可以參與睢寧豆腐製作和烙煎餅的體驗,春節前還將再添加小項目以豐富群眾的遊玩體驗。
姚集鎮黃桃種植面積近500畝,一畝地豐産期可達4000-8000斤,是林果種植大鎮。圍繞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工作目標,姚集鎮聚焦三産融合,依託“11841”新型農業生産經營體系,做大做強鎮農業公司,做活做精村集體合作社,科學推進農業産業結構調整升級。通過品種改良和模式創新,打造“高效優質農業+農産品加工流通+生態休閒旅遊”為主體、三次産業互促並進的姚集産業升級版。
在睢寧“希望的田野上”,正迎來“農業花園”經濟的噴涌釋放,依託黃河故道綜合開發和優越的資源稟賦,打造了以黃河故道為軸帶,房灣農業公園和省現代農業産業園為核心,省級農産品加工集中區及各鎮農産品加工園區為平臺的“一帶兩核六區多園”現代農業空間佈局,提出了以優質稻麥、綠色蔬菜、精品果業、生態養殖“4個主導産業”,西甜瓜、蠶桑、中草藥、小花生“4個特色産業”,稻漁共作、花卉苗木“2個培育産業”的“4+4+2”産業體系,形成全縣現代農業整體均衡發展的空間格局。力爭2021年內新增11.4萬畝高標準農田,建成21個綠色高質創建示範片。用好省級農業示範園、農産品集中區、萬噸冷庫集群等載體,建強“機械化生産+工廠化加工+品牌化打造+平臺化銷售”全産業鏈條,進一步延伸農産品産業鏈、提升價值鏈。
“農村大公園——”讓農村美到骨子裏
串“珠”成“鏈”描摹鄉村新詩畫。2020年,睢寧新建了16個新型社區,7386戶、2.95萬人喜遷新居。76%行政村實現污水集中處理,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率先在全市通過省級驗收,創成省級特色田園鄉村3個,鄉村生活更加美麗宜居。多措並舉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完成210畝礦山地質環境治理、500畝濕地生態修復,新栽樹木900萬株,累計造林8.7萬畝,房灣濕地入選省級水利風景區,高黨入選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黃河故道田園風情成為省級鄉村旅遊精品線路,睢寧生態美景越來越受青睞。
創新構建秸稈、畜禽糞污和城鄉垃圾資源化利用“三大模式”,建設37個沼氣站、4個有機肥廠和13個垃圾處理中心,形成了以沼氣為紐帶、綠色農業為核心的生態迴圈農業格局。全縣秸稈綜合利用率超97%,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率達95.6%,農業包裝廢棄物回收率達81%,廢舊農膜回收率達88%,化肥、農藥施用量連續3年實現負增長。累計完成農村改廁25.13萬戶,無害化衛生戶廁普及率達96.6%,357個行政村全部建有水衝公廁。全縣農村公路總里程達2244.4公里,實現了“村村通、戶戶通”帶動興業富民美村效應不斷顯現。
鯉魚山莊曾經是個並不起眼的名字,它屬於王集鎮洪山村下轄的一個自然村,臨近故黃河西岸,環境破敗,設施陳舊。近年來,睢寧啟動農村住房條件改善工作,建設特色田園鄉村,鯉魚山莊隨之搖身一變成為遊客喜愛的“綠富美”村莊,走上了一條田園社區和農旅文創相結合的發展道路。
2021年,睢寧積極穩妥推進25個農房改善項目,同步做好保留村提升改造,以“農村大公園+”的思維去推動産業融合,加快生態資源、産業資源、特色村鎮的串聯與整合,真正打通“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的轉換通道。
“農民大樂園”——增強農民獲得感幸福感
2020年,睢寧投資93億元實施了175項民生實事,把穩增收致富“主線”。建成運營扶貧産業園187個、扶貧車間135個,設立扶貧公益性崗位1315個,355個行政村和企業實現企村聯建,村均集體經營性收入61.58萬元,建檔立卡低收入人口年均純收入達到13283.2元。
全面推進“安全、和諧、美麗”的新時代新農村建設,不斷提升村民群眾幸福指數。包涵有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黨群服務點、一站式服務為民服務大廳、村史館、養老服務中心、村民文化大禮堂等,承載黨的建設、經濟發展、宣傳文化、綜合服務、平安管理、農村建設等六大職能,真正讓民生工程更好地為民、便民、親民、利民、惠民。
“要我幹”到“我要幹”,再到“我帶頭”。以“三鄉工程”為抓手,設立2000萬元專項扶持基金,啟動實施總投資64.1億元的83個重大項目,吸引返鄉創業人才492人,促進各類要素與農業農村有效銜接。大力開展“企村聯建”行動,與江陰市簽訂《南北掛鉤深化合作協議》《合作共建園區框架協議》,4家省屬國企、10家江陰國企民企和100家本地民營企業,同全縣100個特色村聯建結對,各鎮(街道)實現村企聯建215家。2020年,全縣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19240.3元。
在淩城鎮沙莊村,60個大棚整齊排列在淩埠路兩側。淩城鎮採用“鼓勵承包+雇傭勞動+推動創業”的引領機制,按照“農業公司+建檔立卡低收入戶+扶貧小額貸款”的運營模式,先後建設稻蟹養殖、香菇種植、中華苔韭、瓜果大棚、蔬菜大棚和電商六大扶貧産業園,在改變傳統種植模式的同時,優先向低收入戶常年提供穩定就業崗位。截至目前,入園自主經營建檔立卡低收入戶134戶,勞務90戶。
2021年,以將開展形式多樣、主題突出、內容豐富、特色鮮明的一系列活動,如開展“我為鄉村振興、美麗鄉村做點啥”大討論,結合“黨史”學習教育等,進一步凝心聚力、群策群力,轉變村民群眾的思想觀念,努力形成全民“奏響大合唱,唱出心中最美家園”的濃厚氛圍。睢寧縣委書記蘇偉説,睢寧要著力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總結拓展文明鎮村創建成果,廣泛開展“睢寧好人”評選等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持續放大“道德模範之鄉”“誠信睢寧”品牌效應,引領農民群眾共建美麗鄉村、共用美好生活。(劉涵 顧士剛)
來源:中國網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江蘇睢寧:構建“三園”新格局 謀劃鄉村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