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聞

聚焦陜西兩會:政協委員建言獻策切實保障改善民生

高舉人民利益,建言美好生活。1月25日,備受矚目的政協陜西省十二屆四次會議在陜西大會堂開幕。多位政協委員走上“委員通道”,圍繞公共服務、百姓收入、高品質生活等民生議題建言獻策。

政協委員朱鴻:我視野裏的陜西民生

“在我的視野裏,只有最初的幾個月,由於疫情突如其來的衝擊,使人恐懼,但不久後,陜西的交通恢復了,飲食是豐富的,小學、中學和大學的教學秩序正常,文化活動也在循規展開……”1月27日上午,陜西省政協委員、陜西省作家協會副主席朱鴻在第二場“委員通道”上談了自己視野裏的民生。他説,陜西的民生能夠得到全面保障,環環改善,應該予以肯定,獲得掌聲。

圖片4

針對進一步加強民生保障和社會建設,提升人民生活品質,朱鴻認為,當下,陜西應該嚴格控制境外病例的輸入,採取強硬的措施加強對境外病毒的輸入管控,這是目前最大的民生,其中有很多文章要做。

除此之外,陜西的媒體應該以各種途徑,向受眾提供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和有助心理健康的知識,這也是民生的一個方面,也是民生所需要的。

陜西有豪壯的作家群,現實主義作品一向重如泰山,舉世矚目。當此之際,也應該出現反映三秦大地濟世安民及敬業樂群的作品。播讀者、朗誦者,也應該加入進來,樂於傳播這些作品。民生不僅是飲食男女,也包括著精神需要。

政協委員付波:解決好看得見的公共服務

如何通過增收創造品質生活?陜西省政協委員、陜西省僑商聯合會常務副會長付波認為,産業發展、創業就業、民生財政和優化資源配置,一個都不能少。

“重點打造新能源、節能環保、大數據、智慧終端、高端裝備與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産業,促進汽車、機械、紡織、化工和農産品加工等傳統産業提檔升級,努力培育更多大企業、大集團,為群眾提供更多工作崗位。”付波建議,要充分釋放每一個創業主體的潛能,進一步提高社會保障支出的比重,加大對城鄉最低生活保障的支援力度。

“很多僑商和僑企都想在國內投資,陜西應該積極招商引資,比如全力打造審批環節最少、辦事效率最高、服務品質最好、營商成本最低的政務服務環境。”付波説,企業在陜投資興業的多了,自然也能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還應堅持以群眾需求為導向,以普惠共用為目標,解決好那些群眾看得見、摸得著、用得上的公共服務問題。

政協委員董立民:援企紓困推動充分就業

“要創造高品質生活,就要保障居民有足夠收入,進而實現幼有優育、學有優教、勞有優得、病有優醫、老有優養、住有優居的美好生活。”陜西省政協委員、楊淩示範區管委會副主任董立民認為,高品質生活離不開物質保障,只有收入上去了,生活水準才能隨之提升。

“圍繞現代農業、農業科技服務業、網際網路+農業等主導産業,楊淩示範區大力培育科技人員、大學生和職業農民創業,形成了全域化農業特色創新創業格局。”董立民介紹,在統籌推進穩就業各項工作過程中,楊淩示範區全面落實援企紓困政策,針對大學生、退役軍人、返鄉農民工、零就業家庭四類重點就業人群拓展就業空間,推動充分就業。值得一提的是,通過加大“雙創”平臺建設,以創業帶就業,全年新增創業孵化基地和標準化創業中心各一家,完善“城鄉區域、重點人群、重點産業全覆蓋”的創業孵化體系,為城鄉勞動者提供更加優質的創業環境。

政協委員劉科偉:以高品質的經濟發展引領高品質生活

高品質發展是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嚮往的發展。以高品質的經濟發展引領高品質的美好生活,如今已經是全社會的共識。陜西省政協委員、西北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教授劉科偉用八個“更”,描述他心目中的高品質生活,所謂品質生活,就是要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準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更豐富多彩的精神和文化生活。

“要想實現這一目標,就要以提高城鄉居民收入為重要抓手,不僅要有豐富物質基礎保障,還要有健全的公共服務體系支援,更要有可靠的資源環境來承載。”劉科偉舉例,比如對農民來説,最主要的就是要發展縣域經濟,加快縣域工業化和城鎮化發展,通過擴大農村富餘勞動力就地轉移規模,增加農村居民工資性收入。對於城市居民來説,提高城鎮就業人員工資水準的關鍵是擴大産業規模,增加就業供給。(整理自三秦都市報)

來源:中國網·絲路中國頻道  責任編輯:石進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