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扶貧

脫貧戶笑臉背後的故事

有一種溫暖叫牽掛,有一種奉獻叫幫扶,有一種微笑叫幸福……在脫貧攻堅戰中,無數的幫扶幹部用真情書寫出了大愛的詩篇,用奉獻烙印出感人故事,讓幸福的笑容綻放在每一個脫貧戶的臉上。

“小病沒負擔、大病有兜底”

“醫保扶貧給我們減輕了很大負擔。身體好了,我們也有信心把日子過得越來越好。”家住高新區龐光街道化豐村的曹師傅豎起大拇指説,黨的政策太好了。

曹師傅一家五口人,兒子常年在外打工,老兩口均患有高血壓、冠心病等慢性疾病,一個孫女還患有腦癱後遺症,日子過得緊巴巴的。一家人吃藥、看病的花銷,讓這個家庭一度陷入貧困。

得知曹師傅家的情況後,龐光街道衛生院中醫理療科主治醫師付亮及其團隊,第一時間為老人宣講醫保扶貧政策,幫其辦理了基本醫保資助及慢性病醫保。根據資助政策,曹師傅一家五口,每人每年只需繳納60元的醫保費用,其餘每人每年190元的費用均由政府承擔。如今,曹師傅一家不僅在社區醫院就能看病報銷,看慢性病時也能享受到相應的報銷政策,這極大減輕了他們一家的經濟負擔。

據了解,像曹師傅這樣的情況只是高新區“醫保扶貧”工作中的一個縮影。為推動脫貧攻堅取得紮實成效,高新區圍繞“制度全覆蓋、政策有傾斜、報銷更便捷”要求,使貧困群眾“小病沒負擔、大病有兜底”。

“脫貧不能等、靠、要!”

家住長安區五星街道的趙志軍,2015年被查出腦瘤,因病患上視力一級殘疾。家裏的頂梁柱倒下了,讓這個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妻子何小利一個人扛起了整個家,既要照顧丈夫的生活起居,養育兒子,又要打零工賺錢養家……趙志軍的病,讓一家人的生活舉步維艱。

五星街辦在得知趙志軍患病後,將其家庭納入最低生活保障體系,同時還對何小利開展了技能培訓,為其提供了巡河員的公益崗位。在完成巡河任務後,勤快的何小利還利用休息時間,在三星工地、洨河公園等地賣盒飯補貼家用,村書記和村幹部主動幫她收集訂盒飯的資訊,助她提高盒飯銷量。

依託技能培訓,趙志軍學會了按摩手藝,並在家裏開了一間小按摩店,依靠著越來越嫺熟的按摩技巧,來趙志軍店裏的鄉親也越來越多。何小利忙完巡河的工作,就開始加工盒飯,每每送到工地,已經有不少人在等餐了。在街辦、村幹部及幫扶幹部的幫助下,夫妻兩人奔生活的勁頭越來越大,家庭收入也越來越寬裕。

對於現在的生活,何小利最大的感受就是:“有了黨和政府的關懷幫助,生活更要加倍努力,靠自己的雙手才能創造出幸福生活,脫貧致富不能等、靠、要!”   (記者駱妍

來源:西安日報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脫貧戶笑臉背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