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扶貧

脫貧路上,一個也不能少

周至縣翠峰鎮新聯村駐村扶貧第一書記柏華的奮鬥故事

res03_attpic_brief

柏華在果園中幫村民收獼猴桃。 (受訪者供圖)

脫貧路上,他是衝鋒在前的“尖兵”;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他是身先士卒的戰鬥員——他是西安市殘疾人康復中心副主任柏華,也是周至縣翠峰鎮新聯村駐村扶貧第一書記兼工作隊隊長。對於柏華來説,他的奮鬥歷程要付出比常人多幾倍的努力,因為他是眼睛僅存0.1視力的殘疾人。

作為此次新當選的499名西安市勞動模範之一,柏華在激動之餘,更倍感激勵。“ 這是黨和人民對我工作的肯定,我會帶著這份沉甸甸的榮譽繼續做好工作,脫貧路上一個都不能少。” 柏華説。

心中裝有“民情地圖”

新聯村位於西安市周至縣西南15公里的秦嶺北麓,是西安市級重點貧困村。2018年,經西安市殘聯選派,柏華到新聯村駐村幫扶。

説起駐村,柏華要比別的第一書記面臨更多困難。由於出生時患有先天性白內障,雖經手術治療得到一定改善,但即便是戴著高度數眼鏡,柏華白天視力也只能看清幾米,晚上則是“一抹黑”。要到100多公里外的貧困村扶貧,自己必須要克服交通、生活等多方面的困難。柏華毫不猶豫接受了任務,並向領導表態,“自己雖然身體有些殘疾,但有克服一切困難的勇氣。”那一刻,他就暗下決心,要珍惜這一難得的鍛鍊機會,第二天柏華就扛起背包去了新的工作崗位。

柏華不僅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面對困境,他沒有退縮,駐村後白天走訪貧困戶,晚上整理資料,短短一個月時間就摸清了情況,心中有了“民情地圖”。

2018年4月的一個夜晚,柏華靠著手機微弱的亮光在田間查看生産路施工,一個不慎跌進漚糞池險些喪命,當拽著棍子費勁地爬出來時,渾身早已癱軟。即便如此,柏華帶著村民脫貧的決心絲毫沒變。

扶貧扶智 想方設法助村民增收

新聯村由於東西長近3公里,飲用水的水塔在村西頭,在用水高峰,村東頭經常一連好多天沒水吃。柏華經多方努力,市殘聯撥款16.8萬元在村東邊又修建了一座水塔,2019年底新聯村在全鎮率先實現了24小時供水,徹底告別了吃水難問題。兩年來,柏華為村裏修通了生産路,安裝了太陽能照明燈,建起了農家書屋,給村委會買來電腦、印表機,給村衛生室添置了醫療設備……

柏華始終堅持扶智扶志同時抓,聯繫企業為村裏的年輕人創造外出務工的機會,在村裏打造殘疾人電商平臺,帶領留守村民幹起“獼猴桃幹”加工,僅2019年,累計加工獼猴桃40余萬斤,為建檔立卡戶累計創收23萬元。

在引領村民脫貧的路上,柏華始終秉持一個也不能放棄的初心。柏華經常到貧困戶家談心,了解他們的實際困難和需求,晚上回到村上在檯燈下拿著放大鏡做記錄,並結合戶檔資料,在每一次聯戶幹部入戶幫扶時,給他們提供有效的幫扶指導。在他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新聯村24戶在冊貧困戶中的23戶已經順利脫貧。貧困戶楊知厚感慨地説:“柏華是我最熟悉的幫扶幹部,每次和他談話,我心裏總是熱乎乎的!”

駐守抗疫一線

在新冠疫情暴發後,柏華充分發揮新聯村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通過村內廣播、流動宣傳車、各類微信群等全天候多時段廣泛宣傳疫情防護知識。對外地返鄉的重點人群做好隔離和監測,每天到府詢問生活和身體情況,讓他們安心在家隔離。每天帶領村民對村內道路、活動廣場和房前屋後進行消殺,設卡點24小時對過往車輛和進出人員進行登記和體溫檢查。積極協調各方力量為村裏募集防護物資,及時解決了村裏防護物資不足的難題。

柏華用自己的愛心和責任心,讓村民感受到了一個城裏幫扶幹部在農村的擔當和作為,感受到了一個城裏黨員幹部與村民同風雨、共戰鬥的高尚情懷。 “我是第一書記,越是在緊要關頭,越要挺身而出。”柏華説。(記者 袁玥)

來源:西安日報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脫貧路上,一個也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