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題稿件

讓文物保護與經濟發展和諧共贏

b8be04e1-3663-4ed5-bae7-7048da864d7f

“十三五”期間,陜西文物系統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物工作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文化遺産保護利用中新動作、大動作不斷,保護文物、發展文化、傳承文明得到充分體現。

大遺址保護成為惠及社會民生的全國示範

陜西省在大遺址保護中的“四個結合”理念和“五種模式”實踐受到中央肯定。陜西省目前已建成國家考古遺址公園4家,8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總數居全國第一,同時還新公佈25家“陜西省文化遺址公園”。近年來,陜西省在大遺址保護中形成了以秦始皇陵遺址公園、漢陽陵遺址公園為代表的“國家公園模式”;以大明宮遺址公園為代表的“集團運作模式”;以延平門遺址公園、曲江遺址公園為代表的“市民公園模式”;以大唐西市遺址博物館為代表的“民營資本投資模式”;以漢杜陵遺址公園為代表的“退耕還林模式”五種大遺址保護實踐模式,突破了長期困擾文物保護與利用的瓶頸,有效助力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在首批12家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運作評估中,陜西省大明宮、漢陽陵和秦始皇陵三處考古遺址公園名列前三。漢長安城國家大遺址保護特區建設是國家文物局與省級政府合作共建的創造性舉措,漢長安城未央宮遺址保護區建成開放,成為全國大遺址保護新示範。

文物保護修復揭示中華文明源脈

陜西考古發掘揭示了人類起源和中華文明源脈,展現中華文明發展歷史脈絡,體現中華文明輝煌成就,延伸了歷史軸線,豐富了歷史內涵,為向國際社會展示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講清中華文明的燦爛成就和對人類文明重大貢獻提供實證。依託考古出土文物在境外舉辦的展覽為促進世界對中國的認知和理解發揮了重要作用。2015年和2016年,神木石峁遺址考古發掘和研究捷報頻傳,在國際上聲名遠播,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進展順利。石峁遺址作為距今約4200年、新石器時代晚期至夏代的超大型石築城址,為探討中國文明起源形成的多元性和發展過程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資料。

石峁遺址保護研究只是陜西文物保護的冰山一角。近年來,陜西在文物本體保護上取得了豐碩成果,尤其在考古新科技運用、文物展示和保存環境等方面取得了令世界稱道的成就。周原、漢長安城、漢唐帝陵、統萬城、漢中龍崗寺、豐鎬等遺址的考古調查、勘探發掘,均取得豐碩成果。目前,國家文物局、科技部在陜西設立了“磚石質文物保護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陶質彩繪文物保護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考古發掘現場文物保護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科技部文物保護國際合作基地”。陜西早期考古發掘的方法、理論為全國提供範例和經驗,“基地+”模式在多地設立綜合性考古基地推進區域考古工作,正在建設的全國首家考古專題博物館將加大考古成果闡釋和利用。陜西考古界涌現出的大批全國知名考古大家為全國培養大批傑出青年考古才俊。眾多國內知名高校將陜西作為考古教學實踐基地,陜西培養的考古專業人才遍及全國文博單位和考古科研機構。

文物保護利用與經濟社會發展和諧共進

“十三五”期間,大批收藏保護展示優秀歷史文化、民俗文化、紅色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博物館、紀念館相繼建成,主體多元、類型豐富和體系完備的省、市、縣、鄉鎮、村五級博物館構架基本形成。目前,全省在省級登記備案博物館有325座,平均每11.7萬人擁有一座博物館,遠超全國26萬人的平均水準,全省博物館年均接待觀眾超4900萬人次。

“唐代壁畫珍品展”“巧手良醫——陜西歷史博物館文物保護修復工作展”“真彩秦俑”等陳列獲得“全國十大精品陳列”。每年舉辦各類展覽約800個,其中10個陳列展覽先後榮獲“全國博物館十大精品獎”,數量居全國前列。網上博物館、VR虛擬現實展示等手段更讓陜西文物蜚聲全球。

觀賞性、知識性、互動性是網際網路時代數字博物館的突出優勢。目前,陜西省已經完成143家數字博物館網路虛擬館建設,推出“陜西數字博物館口袋版”“文物三維數字魔卡”“陜西文物網路之聲電臺”“智遊陜西博物館”電子講解服務平臺等;實施珍貴文物3D建模、陜北石窟數字化保護、“網際網路+延安革命舊址”等數字化保護展示利用項目,讓更多博物館庫房裏沉睡的文物“活”起來。

陜西在全面總結評估“十三五”文物工作的基礎上,科學規劃文物事業發展新藍圖,抓緊編制《陜西文物事業“十四五”規劃》,在全國率先編制《陜西文物保護總體規劃》《陜西長城保護總體規劃》,創新編制《省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保護管理規劃》《陜西革命文物保護規劃》《文物保護單位防雷設施建設規劃》等,確保文物保護工作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努力實現文物保護與社會進步和諧發展。

在建設文化強省過程中,陜西文物系統推動文物資源成為促進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促進文化事業繁榮和文化産業發展、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和提升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的積極力量,將為加快建設文化強省、譜寫新時代追趕超越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記者 郭青

來源:陜西日報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讓文物保護與經濟發展和諧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