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以“基層組織納新年”活動提升基層組織組織力
能夠加入黨組織,這讓侯樂勇非常高興。“入黨是我多年的夢想,我一定不辜負組織的信任,把本職工作做好,為村民做好服務、帶好頭,帶領大家脫貧致富!”佛坪縣長角壩鎮沙窩村村委會副主任侯樂勇説。
在外打拼多年,侯樂勇於2016年返回家鄉,在佛坪縣城辦起了酒店,生意蒸蒸日上。彼時,沙窩村也在謀求新發展。在鎮村動員下,從沙窩村走出來的侯樂勇又返回村上,帶領大家發展休閒垂釣、旅遊民宿等項目,村裏面貌日新月異。
將侯樂勇這樣的返鄉能人吸納進黨組織,也為當地幹事創業、追趕超越提供了人才支撐。今年以來,漢中在全市集中開展以“黨員隊伍納新、幹部隊伍更新、基層組織創新”為內容的“基層組織納新年”活動,在基層組織建設、脫貧攻堅、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收穫了眾多成果。
黨員納新:注入“源頭活水”
在這次戰“疫”中加入黨組織,讓洋縣協和醫院護士張瑕琳格外激動。
疫情期間,張瑕琳日夜奮戰在防控一線,在特殊的戰場經受住了考驗,也成就了自己。
“今後我將繼續努力,以一名共産黨員的標準更加嚴格要求自己!”在黨旗前,張瑕琳莊重承諾。像張瑕琳這樣在關鍵時刻衝得出、頂得上的優秀分子,是漢中市今年黨員納新工作的重點。
漢中市明確提出,要把在疫情防控、脫貧攻堅等急難險重工作一線一貫表現好、事跡特別突出的醫護人員、科研人員、公安幹警、基層工作者,積極培養入黨。今年以來,僅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漢中市就有42名實績突出、符合條件的優秀分子被優先批准入黨。
“不幹則罷,要幹就幹出點名堂!”11月4日,説起當初的選擇,寧強縣羅村壩村趙連剛篤定地説。返鄉後的趙連剛在村上辦起了土雞養殖場,帶動貧困戶在家門口實現就業,先後幫助130多戶農戶摘了貧困“帽子”。憑藉著為當地脫貧攻堅所作的貢獻,趙連剛已被組織批准為預備黨員。
得益於有針對性地將發展黨員工作向貧困村、薄弱社區、生産建設一線等老齡化突出和黨員人數較少的基層領域傾斜的政策實際,越來越多像趙連剛這樣的村民有機會加入黨組織。
今年,漢中市共培養入黨積極分子5990名,新發展黨員2145名,其中農村黨員1173名,僅35歲以下的農村黨員就有881名,為農村黨員隊伍建設和發展注入了“源頭活水”。
幹部更新:鍛造骨幹力量
在略陽縣峽口驛鎮大鐵壩村,提起村黨支部書記袁永超,村民們無不豎起大拇指。短短一年時間,袁永超帶領村民改造硬化村組道路,籌資建立烏雞合作社,帶動30戶貧困戶發展養殖産業。
在漢中,像袁永超這樣一門心思帶領村民致富的村幹部越來越多。“和以前相比,現在的村幹部確實不一樣了。他們把心思放在村上,把群眾的事當作自己的事來幹,還經常到府為我們服務。”大鐵壩村村民鄭福貴説。
之所以有這樣的變化,與漢中市推廣的村幹部履職專業化、管理規範化、考核差異化、補貼標準化的“四化管理”模式分不開。該模式通過明確村幹部崗位職責,規範日常管理和績效考核,大幅度提高村幹部待遇報酬,提高村幹部崗位吸引力和工作熱情。
同時,漢中市還建立村幹部補貼與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成效掛鉤制度,讓村幹部“有為也有獎”。僅城固縣蓮花街道小西關村,就有15名村組幹部獲得了每人平均獎勵補貼4000多元。
制度層面的科學設置,吸引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基層幹部隊伍中。今年以來,漢中市共有295名返鄉青年、農村致富帶頭人等進入村“兩委”班子或擔任村集體經濟組織帶頭人。
在不斷暢通入口的同時,漢中市進一步完善村幹部退出機制。今年以來,漢中市有62名村(社區)黨組織書記和242名“兩委”幹部因不合格、不勝任被免職或調整,倒逼幹部提升素質、強化能力、保持幹勁、履職盡責。
“幹部的更新不僅是人員的更新,更是理念和能力的更新。”據漢中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漢中市除分類分層分行業開展課堂培訓外,還依託網路開設線上課堂,並讓駐村工作隊、高層次人才專家服務團進行“傳幫帶”等,不斷提升農村基層幹部能力素質。
組織創新:激發生機活力
回憶起剛來駐村時的場景,佛坪縣岳壩鎮大古坪村第一書記趙建平心裏並不是滋味。“組織群眾開會,人數過半都很難,很多人感覺村上的工作與他們無關,村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都有待提高。”趙建平説。
趙建平的經歷並非個例,走在留壩縣中西溝村的河堤上,村黨支部書記黎平富感慨,以前村裏的河堤上、道路旁都是生活垃圾,基礎設施往往是“有人建、有人用、無人管”,村幹部説話沒人聽,腰桿都直不起來。
而這也成為漢中在全市基層組織中大力推進基層組織創新行動的重要原因。在其推動下,包括留壩縣村級扶貧互助合作社、洋縣“兩社一會”、勉縣土地合作社等一大批組織創新工作層出不窮。其中,留壩村級扶貧互助合作社還入選了“全球減貧案例”。
在城市社區,組織創新激發的活力也在不斷顯現。漢臺區作為中心城區,全面推廣“鎮辦吹哨、部門報到”模式,推行便民服務中心“一站通辦”、社區“幫辦代”等制度,實現服務群眾零距離。
走進漢臺區東大街辦事處便民服務大廳,百餘條服務事項“一站式”辦理,讓群眾體驗到辦事更加便利快捷。“更加人性化的服務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別小看這些變化,在我看來,這是文明的大跨越。”東大街蓮湖社區居民趙富新在該服務大廳辦完事後,在微信朋友圈曬出了自己的感慨。
“黨員納新、幹部更新、組織創新,其目的都是要提升基層組織建設水準,提高黨的建設工作品質,進而帶動基層社會治理能力的提升,有效解決困擾幹部群眾的煩心事,不斷提高黨組織的組織力和群眾的滿意度。”漢中市委組織部副部長黃學鋒説。
來源:陜西日報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組織“納新” 氣象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