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

西安新創好劇大劇“組團”亮相九藝節

1

話劇《長安第二碗》 記者 尚洪濤 攝

2

秦腔《關中曉月》 記者 尚洪濤 攝

作為陜西省規格最高、規模最大、最具影響力的藝術盛會,由省政府主辦的第九屆陜西省藝術節(以下簡稱九藝節)已拉開大幕,全省共32台近年新創劇目在一個月內參與藝術節“文華獎”角逐。伴隨上週末話劇《長安第二碗》的上演,“西安文藝軍團”在本屆藝術節正式登場——記者昨日採訪獲悉,西安演藝集團下屬西安話劇院、西安兒童藝術劇院、西安易俗社、西安三意社等院團作品將陸續亮相九藝節競演,展示古城舞臺文藝創作的實力與魅力。

呈現最深情的秦聲秦事秦味

據悉,本屆九藝節上,西安演藝集團呈現的本土精品舞臺創作包含話劇、兒童劇、戲劇、音樂劇等多種形式,共有《長安第二碗》(西安話劇院)、《李白長安行》(西安易俗社)、《風箏》(西安兒童藝術劇院)、《陜北往事》(西安三意社)4部作品作為參評劇目入圍“文華獎”競演。此外,由西演·西安市豫劇團創排的音樂劇《花木蘭》、西演·周至劇團創排的秦腔新編歷史劇《關中曉月》以展演劇目身份亮相。

體現地域特色、展現三秦風貌、講好陜西故事,是這些作品共同的特點。其中,大型新編秦腔歷史劇《李白長安行》著重塑造了著名詩人李白正直、敢言、不畏權貴,勇於追求政治理想和精神自由的形象。《陜北往事》和《關中曉月》同樣用慷慨激昂秦聲,訴感人肺腑秦事——它們一個以上世紀30年代到1949年的陜北為背景,刻畫了一幕血濃于水的軍民深情大戲;一個以陜西涇陽女秦商周瑩為原型,塑造了深受關學思想影響、有血有肉的秦商代表“商英”的人物形象。

《長安第二碗》則將舞臺上的“秦味”發揮得淋漓盡致——此次在九藝節的舞臺上,《長安第二碗》以濃郁的西安風情,樸實卻真實的百姓生活,深深觸動了每位觀眾,改革開放蝶變煥新,小人物在歲月變遷中努力創造美好生活的奮鬥過程,更激勵著所有人。

用舞臺新思引領文藝氣象

陜西省藝術節每三年舉辦一屆,是展現全省文藝創作豐碩成果和文藝工作者精神風貌的盛會,同樣集中展現了本土文藝工作者與時俱進的藝術求索。西演·西安兒藝創作的兒童劇《風箏》與西演·西安市豫劇團創排的音樂劇《花木蘭》正是用“舞臺新思”引領文藝氣象的作品。

作為西安兒藝今年疫情期間克服重重困難打造的作品,《風箏》以一隻“孫悟空”風箏為主線,講述了法國小女孩艾米,偶然間撿到該風箏,從此與中國文化結緣,並收穫跨國友情的動人故事。這部兒童劇打破常規,採取簡約寫意的形式,將創意肢體劇與黑光默劇相結合,全劇幾乎沒有臺詞,而是借助燈光投影展現人物的思想夢境和“孫悟空”經典形象的藝術魅力,表達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在極具浪漫主義色彩的舞臺表現中,展現具有國際視野的深厚人文情懷。

《花木蘭》是2020年西安市首部原創音樂劇,既保留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又融入了現代人文哲思,根據劇情巧取東西方戲劇表現手法所長,于舞臺的大開大闔間,展現了木蘭人生中的悲喜情感。該劇的音樂部分創新性地融入了中國風元素,並在配器中選用了琵琶、二胡、嗩吶與中國大鼓等民族傳統樂器,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

記者 孫歡

來源:西安晚報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西安新創好劇大劇“組團”亮相九藝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