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易地扶貧搬遷紀實:“搬”出新天地 開啟新生活
當秋日裏的陽光從大大的窗戶灑進屋內時,汪顯平乾淨整潔的房子亮堂而溫馨。“只花了1萬元,我們就從10公里外山上的土坯房搬入120平方米的新家。一家人再也不用外出打工了,在家門口的社區工廠就能掙錢養家,日子越來越有奔頭了!”汪顯平一邊訴説著自己的幸福生活,一邊回憶起全家坐在自家客廳沙發上,與前來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拉家常的情景,仍然渾身充滿了溫暖和力量。
汪顯平一家原本居住在安康市平利縣老縣鎮萬福山村的4間土坯房裏。2016年,享受易地扶貧搬遷政策的汪顯平,全家搬入老縣鎮錦屏社區。
易地扶貧搬遷,是黨和國家為從根本上解決生存條件惡劣地區貧困人口生存與發展問題而實施的一項“挪窮窩”“拔窮根”工程。“十三五”以來,陜西完成24.9萬戶84.4萬人的易地扶貧搬遷,加上同步搬遷15.9萬戶53.9萬人,共計搬遷40.8萬戶138萬人。這一搬遷安置成果,佔到陜西建檔立卡貧困人口30%,接近全國易地扶貧搬遷總量10%。
歷經“十二五”避災搬遷、生態搬遷,再到“十三五”精準扶貧開展的易地扶貧搬遷,陜西在近十年的搬遷工作中,累計幫助316萬群眾擺脫了險境、擺脫了貧困,徹底解決了“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的難題,實現了貧困群眾跨越式發展,為陜西省高品質打贏脫貧攻堅戰奠定了堅實基礎。
從減災安居到脫貧攻堅
説起2010年陜南“7·18”特大洪災,陜南三市的群眾仍心有餘悸。
一場洪水,讓陜南23個縣(區)嚴重受災,因災死亡、失蹤134人。背山面河的建房習慣在地質、洪澇災害襲擊中不堪一擊,平日裏廣種薄收、入不敷出的耕作方式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任務面前步履維艱。
2011年,陜西啟動全省易地移民搬遷工程,計劃用10年時間,把居住在中高山地和洪澇地質災害易發等生存條件惡劣區域的220萬群眾轉移到安全、宜居、宜業的淺丘川道。
七堰社區,這個以安康漢濱區七堰村命名的社區成為陜西移民搬遷首批安置社區,原七堰村的75戶受災群眾搬遷至此。經過政府後續的規劃、建設,周邊住在滑坡地區的627戶群眾也在這裡安了家。如今,這裡已經發展為一個擁有上千戶人口,幼兒園、小學、衛生院、社區工廠、農業園區等配套設施完善的大型社區。
易地移民搬遷工程,通過精準搬遷、精確施策和精細管理,確保搬遷群眾“搬得出、穩得住、有就業、逐步能致富”;通過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産業,帶動和實現山區貧困群眾增收致富;通過提升基礎設施建設與公共服務品質,補齊交通、醫療、教育等方面的短板,突破持續困擾山區群眾發展的瓶頸;通過發揮當地生態優勢,以生態保護和治理促進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陜西走出了一條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態脫貧之路。
“以‘避災減貧’為目的的陜西大規模避災移民搬遷到國家精準扶貧的易地扶貧搬遷,這不是簡單的物理空間的變化,而是推動整個農村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和農民市民化的有力抓手。”長期關注“三農”問題的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何得桂説。
搬得出穩得住 均等服務有保障
安康市白河縣倉上鎮天寶村,山大溝深坡陡,農業發展不足、經濟發展滯後,是典型的貧困村。十年前,當白河縣興達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把全村6000多畝山林土地一次性集中流轉建設現代農業示範園並在山下建設可容納500戶2500人的天逸安置社區的時候,搬遷群眾一眼能看見幸福的日子在招手。
“山上建園區,山下建社區,農民變工人”。十年的發展,昔日的天寶村從亂石窩發展成省級現代農業示範園區和國家4A級旅遊景區“天寶梯彩園區”。如今的天逸安置社區內,幢幢新居風格別致,柏油馬路寬闊平坦,綠樹掩映蒼翠惹眼,白天在園區上班、晚上回社區居住已成為搬遷群眾的日常。通過建立統籌城鄉發展綜合試點,帶動農村全面發展的“天寶模式”在陜西得到大力推廣。近五年來,僅天寶村相鄰的西營鎮就有1235戶4100多名高山上的群眾下山入鎮進社區,全鎮居住人口由3年前的4000多人上升到8000多人。
陜西易地扶貧搬遷選址上避開地質災害易發區、洪澇災害威脅區、生態保護區和永久基本農田;靠近城市、集鎮、園區和中心村;達到房産能升值、增收有保障、基礎配套強、公共服務好的“三個四”標準,成為全國性範式。借助中央脫貧攻堅政策大好機遇,依託村鎮公路地利條件和産業集中活躍優勢,陜西易地搬遷規劃選址從根本上奠定了生産生活條件改善、後續穩定發展的良好基礎。
五年來,陜西易地扶貧搬遷向搬遷群眾高品質提供均等化公共服務。在醫療和養老方面,實施財政補貼,不但把所有貧困戶納入新農合和大病保險,還適當提高貧困戶適用新農合和大病保險的報銷比例。目前,陜西搬遷群眾參加農村新型合作醫療保險比例達到100%。
産業就業相結合 安居安心又樂業
頤和小區是榆林市子洲縣最大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位於城郊苗家坪鎮工業園區內。去年9月,享受易地扶貧搬遷政策的劉東瑞家只花了7500元,就領到該小區的新房鑰匙,和414戶貧困戶一起搬遷到了集中裝修、集中入住的小區內。按照市場價格,劉東瑞家的這套75平方米的新房,價值30多萬元。
搬入新居之前,劉東瑞一家4口一直借住在老家周家鹼鎮雙廟灣村的親戚家,因劉東瑞的父母是貧困戶,享受政策,他們家分到了這套房。如今,原本在榆陽區汽車4S店工作的劉東瑞,辭職回到老家,申請了扶貧小額信貸,和父母一起開辦了粉條生産作坊,他的妻子則安心住在新家照看兩個小孩。劉東瑞説:“真是做夢都想有這樣的房子。頤和小區位置好,距離學校、醫院都挺近,去哪兒都方便!”
像劉東瑞這樣的生活前後變化,正是眾多移民搬遷戶的縮影和真實寫照。
為最大限度惠及搬遷群眾,陜西將“五個一批”脫貧措施統籌起來,把産業、就業、教育、健康、生態、社會兜底等項目、資金和幫扶政策疊加起來,確保“兩不愁三保障”和飲水安全落到實處。五年來,依託安置社區全省共興建新社區工廠601家,培育就業扶貧基地134家,吸納貧困搬遷群眾10558人。
據統計,全省有勞動能力、有發展條件和發展意願的貧困戶已基本實現産業扶持項目全覆蓋;21萬戶有勞動能力有就業意願的易地扶貧搬遷戶實現至少1人就業創業;公益性崗位向安置社區傾斜,解決就業2.75萬人;全省組織易地搬遷貧困勞動力參加免費技能培訓6.52萬人。目前,以安置社區為中心,陜西省初步形成了社區工廠式、依託園區式、依託景區式、勞務派遣式等“社區+”穩定脫貧模式。
從“十二五”到“十三五”,陜西從山大溝深之處搬離了316萬群眾,通過搬遷,加快了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提升了農村公共服務水準,推動了美麗鄉村建設;通過搬遷,加快了農業生産方式轉變,提升了農業現代經營水準,促進了土地等自然資源集約利用;通過搬遷,加快了農民生活方式轉變,改善了農民生産生活條件,促進了農民的職業化和市民化,走出了一條符合陜西實際、具有陜西特色的減貧之路。目前,陜西正加大力度向“後搬遷時代”穩定脫貧和逐步富裕傾斜配置更多優質資源,讓搬遷群眾真正融入新環境、開始新生活。
來源:陜西日報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搬”出新天地 開啟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