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國界的雲上波斯語課 敲開一扇交流“新大門”
“同學們好!又到我們的上課時間了。”
“老師好!見到您太高興了。”
上面這段微信群裏的對話,可不是中小學生的網課,而是一節跨越了萬水千山的線上波斯語課。身在伊朗的瓦黑德老師,從自己的日常工作中抽出時間,為遠在中國的200多名波斯語愛好者,進行雲上授課。這個故事的開始,還要從瓦黑德第一次來到西安的時候説起……
一位“波斯人”的長安之行
“2019年5月13日,我第一次來到美麗的西安,對於我和所有其他遊客而言,西安有著難以抵擋的特殊魅力。”瓦黑德告訴記者,幾年前自己在德黑蘭的一所國際中學任教,學校裏的中國留學生,是他和中國文化最早的接觸。“相對於其他學生而言,中國孩子非常安靜友善守法,他們的舉止和表現令人讚賞。我想,這些孩子代表著一個偉大的民族,如果要更全面地認識這個國家和民族,最好的方法就是學習他們的語言。”於是,瓦黑德老師開始自學漢語,並決定到中國來走一走、看一看。
“當時我從北京坐火車來到西安,為了能和更多人聊天,還特意買了硬座。”瓦黑德老師回憶,在火車上,周圍熱心的旅客幫自己預定好了酒店,出了火車站就有路人親切指路。在西安的幾天,更是美好難忘。“西安有很多美麗的景點,如果要一一敘述的話,恐怕至少需要寫一本書。我去了北院門民族風情街,那裏有古老的清真寺和傳統建築,還有各種各樣的美食,當地人對遊客也非常尊重。”此外,瓦黑德還遊覽了城墻,參觀了兵馬俑。
“這次的西安之行讓我學習到,早在這座城市還叫‘長安’的時候,就有很多波斯人不遠萬里來到這裡。博物館的文物、碑林的石碑上,都有兩種文化相互交融影響的印記。比如我在臨潼就看到當地種植著很多的石榴,這種植物也是從波斯傳到中國來的,這一切讓我對西安倍感親切。中華文明和波斯文明之間有很多共同點,如果用幾個詞來總結的話,那就是面對敵人英勇不屈,友愛互助。”瓦黑德説。
在西安遊覽的幾天時間中,書店也是瓦黑德鍾情的去處。“我喜歡書店裏的氛圍,也想找找漢語學習的書籍。”在易俗社的附近,瓦黑德走進了路邊的一間小書店。“店主是一位非常親切和善的女士,同在店裏的還有她11歲的兒子。當他們知道我是伊朗人之後,非常熱情地同我對話。跟他們認識了之後,我們‘一見如故’,他們對我在中國展開波斯語教學提供了很大的幫助。”
結下互為師友的跨國友誼
瓦黑德説到的書店店主,就是陜西省秦腔藝術發展中心的王延河。説到和瓦黑德的相識,王延河感慨道:“真的是緣分呀。那天看到一位有著濃密大鬍子的外國友人走進書店,我就很熱心地迎上去詢問他的需求。當時,瓦黑德問我,有沒有認識的中文老師可以推薦。因為從事文化行業,於是我就毛遂自薦了自己。讓我沒有想到的是,他接受了我的提議,還表示禮尚往來,也願意教我們波斯語。”
就這樣,瓦黑德在西安逗留的20多天中,他每天上午都會來到這間書店,為王延河和兒子教授波斯語,同時王延河也給瓦黑德講授中文以及一些西安的風土人情。直到6月初,瓦黑德旅行結束回到伊朗之後,雙方的課程也沒有中斷而是轉為線上。
“通過這次的旅行,我發現中國人民對伊朗的文化和人民認識的不夠透徹,而伊朗人民對中國人民的關注度也不夠。同樣擁有深厚文化底蘊的兩個民族,彼此也應該保持溝通,加深認知。”這段在西安相互學習語言的經歷,讓回到伊朗的瓦黑德堅定了線上教授波斯語的想法。
波斯語是世界最古老的語言之一,而中國人對於波斯語的學習,最早要追溯到唐朝時期。“當時,很多人從波斯(伊朗的舊稱)來到中國,波斯語還是古代絲綢之路上的通用語,就和如今英語的地位有點類似。”瓦黑德告訴記者,長期的發展中,波斯語積累了豐富的文學、哲學、歷史和其他科學著作的文獻。至今,它仍然是近東地區最重要的語言之一。
回國後,在中國朋友們的支援下,瓦黑德組建了一個微信群,希望能為更多人教授波斯語。通過朋友們的介紹,如今,瓦黑德的線上波斯語學習班分為初、中、高級三個班級,已經先後有200余人加入,而王延河和兒子也成為了初級班的學生。“和瓦黑德認識之後,我才開始接觸波斯語。這是一種很古老的語言,別具魅力。同時也是因為與瓦黑德之間誠摯的友情,才讓我、我的孩子將這件事堅持了下來,現在兒子的波斯語已經説得很不錯了。”王延河告訴記者,今年暑期計劃的伊朗旅行,因為疫情原因沒能成行。“但是今後肯定會去一次,去親眼看看這個國度。”
愛上這門甜蜜的語言
前幾日,記者旁聽了一節瓦黑德老師的波斯語課,通過多人語音視頻的方式,瓦黑德老師親切熱情地同大家打著招呼,帶著學生們一起用波斯語交流、學習。在微信群裏,有來自各行各業、各個年齡段的人。
王靜如是初級班上的模範學生,她本是一名線上的中文老師,説起自己學習波斯語的初衷,她告訴記者,2014年,自己前往新疆師範大學學習,認識了許多的塔吉克族同胞。“塔吉克人都能歌善舞,他們最喜歡唱的就是波斯語的歌謠,我覺得那些歌曲非常甜蜜動聽,對這種語言産生了興趣。”但是,當時在學校並沒有專門波斯語的課程。直到今年,王靜如通過伊朗的朋友認識了瓦黑德老師,開始了線上的系統學習。
“每週三節課,瓦黑德老師從來沒有耽誤或遲到,即使生病了也堅持上課。還專門從他所在城市庫姆的穆斯塔法大學,找來了一套很好的波斯語教材。他告訴我們,後期還可以通過參加線上的考試,拿到波斯語的相應證書。而且從他身上,我看到了伊朗人民善良熱情的可貴品質。”王靜如説。
雖然是利用工作之餘的時間上課,瓦黑德備課教學卻非常認真。“線上學習的方式讓我們跨越了時間與距離,我相信今後會有更多的人通過學習波斯語,了解我們的國家與文化。”瓦黑德説,“線上授課每節10元,我知道群裏有一些成員經濟條件不是很好,所以免去了那些學員的學費,這樣就不會給他們造成負擔。雖然學費收入不多,但我並不因此沮喪。因為這不僅僅是語言教學,更重要的是了解彼此的文化習慣,我和學生們都成為了很好的朋友。”
除了給中國學生教授波斯語,瓦黑德還選了幾位中文優秀的學生,向伊朗人教授漢語和中國文化。“目前一共有14名伊朗學生,三位中國老師每週一、三、六教我們。”王靜如也是其中一名漢語老師,“我能感受到,伊朗人對於學習中文也是很有熱情的。他們不僅線上上學習漢語,也去當地的學校學習。”王靜如説,“學習波斯語,也許在我今後的生活中,並不會有特別實際的用處。但是我覺得它就像是一塊敲門磚,是以另一種語言敲開了交流的大門,朝向一個更多元、更有趣的世界。”(記者張楊)
來源:西安日報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跨越國界的雲上波斯語課 敲開一扇交流“新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