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題稿件

《八佰》編劇胡坤談電影背後的故事:更關注小人物的成長與裂變

《八佰》票房

貓眼評分9.2,截至10月14日累計綜合票房達30.92億,《八佰》作為疫情後影院復工的票房“黑馬”,取得了不錯的成績。10月13日,在探尋“東方之美”新時代電影藝術的價值與意義論壇上,該影片編劇胡坤現場分享了《八佰》背後的一些故事。

胡坤説,每個作品肯定都會有遺憾,這由很多因素造成,編劇其實是站第一班崗,從編劇團隊來説,已經盡了最大力量,《八佰》能有今天的收穫或者得到認可,他感覺很欣慰。“疫情後點映只有30%才能進,8月23日《八佰》公映才是50%,當時整個團隊和出品方壓力非常大,所以當時心情很忐忑。”

編劇胡坤

每個作品都是特別艱難的,沒有説哪個題材做好是容易的。胡坤説,導演管虎當時找他的時候,他拒絕過兩次,第三次才答應。“當時我手上有一個劇本在做,如果接《八佰》就要放棄那個劇本,他就很堅持,我説你也可以自己寫,你有編劇能力為什麼找我?”

“用長沙話説,只要你打不死老子,老子就搞死你,放在臺上就是只要你打不死老子,老子就要站起來。”胡坤告訴記者,管虎回答他,他倆都是長沙人,而他想找湖南籍的編劇,因為他覺得長沙人有血性痞氣和匪氣。

做《八佰》真的非常艱難,胡坤説,他拒絕的原因還有一個,因為別人拍過。“我問管虎,你想怎麼寫,你想拍什麼?他説你想怎麼寫?我説你以謝晉元為主角,我就沒有任何興趣,我想寫小人物。”

“如果每一個人一進去就閃光,中間和最後都閃光,他就不是一個人,是一個燈泡,你不會被燈泡感動或者為他落淚和吸引。”胡坤認為,很多人覺得做片子就要做史詩的、爆款的,但所謂史詩或者宏大敘述都是由小人物組成的,他更關注小人物的成長和裂變。(記者 馬晴茹 趙昊 淩旎 宋洋)

來源:西部網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絲路電影節|《八佰》編劇胡坤談電影背後的故事:更關注小人物的成長與裂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