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宣傳矩陣

媒體融合背景下黨媒如何弘揚人文價值

從網際網路時代到全媒體時代,人們發表意見的途徑和方式方法變得越來越便捷。對於黨的新聞輿論工作者而言,這種現狀,正日益變成一把雙刃劍。一方面,承擔著溝通橋梁作用的新聞輿論工作者,有了更快捷、有效的平臺去傾聽民意、體察民情;另一方面,“話筒”早已不止掌握在新聞工作者手上。如何在紛繁複雜的網路聲音中,發揮黨媒“一錘定音”的作用?

筆下千鈞重,肩頭萬斤擔。2019年以來,面對良渚成功申遺、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主題報道,浙江日報全媒體文化新聞部堅定堅持媒體深度融合的方向不變,用全新的技術手段力爭全方面、多角度展現新聞事件;另一方面,堅持發揮自身優勢,通過高揚人文價值、高水準的人文呈現,打造品質化主流媒體品牌,提升傳播力。

把握好“小”和“大”的關係

浙江日報全媒體文化新聞部在實踐中意識到,全媒體時代,情感的作用不容小覷,社會情感、網路情緒的導向,往往能夠影響新聞事件的最終走向。因此,該團隊特別注重在新聞宣傳中注入人文力量,堅守黨的新聞輿論工作者“成風化人、凝心聚力”這一職責使命,通過講好中國故事、浙江故事,來牢牢守住輿論陣地。

越是在特殊時期,越需要媒體及時發聲,傳遞正能量;越是重大事件,越要善於尋找小的切口。新聞的“溫度”,正是新聞媒體的人文高度。做“有溫度”的新聞,就是要從社會觀照的角度審視和理解新聞現象,找到與基層百姓需求相契合的傳播亮點。

2020年伊始,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侵襲全球,影響了幾十億人的正常生活。戰“疫”主題報道,成為全球媒體的關注點。作為黨媒,浙江日報全媒體文化新聞部自1月中旬起全面投入戰“疫”報道,積極組織力量投入新聞采寫。除了第一時間發佈每日疫情通報、疫情新聞發佈會等相關資訊,傳播權威聲音外,他們深入挖掘政府部門、一線醫護、基層保障等各相關領域的線索,講好戰“疫”故事,體現人間大愛。

心理學家卡爾·羅傑斯最早提出“共情”這一概念,指的是人對他人的一種替代性情感反應。如,看到別人的痛苦時,感到自己仿佛也在經歷著痛苦。這一理念,被浙江日報全媒體文化新聞部采編團隊廣泛運用在實踐中——通過對新聞當事人情感的刻畫和細緻報道,産生社會共情,力爭讓新聞報道在社會中形成情感共鳴,以達到傳播效果。回顧采編團隊出品的多篇報道可以發現,“親情”“愛情”“友情”這些概念,在文章中高頻出現,正是在一次次情感“正反饋”中,這些戰“疫”報道始終保持著溫度,起到了較好的輿論引導效果。

報道中,記者們通過追蹤式採訪,深度挖掘出暖心故事。如連線武漢的《這束蘿蔔花,太暖心了》,記者通過電話連線發現駐地酒店主動給援鄂醫療隊員過生日,因為買不到鮮花而改用蘿蔔雕刻成花的故事;來自記者朋友圈爆料的《為醫生爸爸“穿鎧甲”》,講述了浙大邵逸夫醫院援荊門醫療隊員的孩子給爸爸畫像,給爸爸“穿鎧甲”的故事;元宵節當天,記錄一位新冠肺炎患者在病房內順利産子的《“小湯圓”,歡迎來到這世界》,讓大家看到了生命的力量……這些高品質人文敘事的作品,不僅充滿著智慧的思考,也充溢著滿滿的正能量。

不僅在戰“疫”期間,民生報道應時刻與百姓生活密切相連。在文化、教育、醫療、科技等各個報道領域,都需要堅持高品質人文敘事,既做到“疾風蕩塵埃”,又能夠“細雨潤無聲”,以小見大,是黨媒人文敘事永恒的主題。

用有穿透力的細節直指人心

一個有穿透力的細節,往往能直指人心。記者牢牢抓住這一特點,在浙江新聞客戶端和部門“有風來”微信公眾號的報道中,著重以細節説話,根據不同的新聞內容,選擇不同的傳播方式。

2月4日,一則新聞《媽媽和孩子相隔數米卻無法擁抱 浙大一院這段小視頻令人落淚》在浙江新聞客戶端刊發。新聞講述了一個簡短鏡頭裏的故事:護士胡巧俏因在隔離病房工作,無法回家。丈夫帶著女兒來看望她,非常思念女兒的胡巧俏只能隔著防護線,遠遠地看一眼女兒。在客戶端報道上,記者特別選擇了一段15秒的現場小視頻。“寶寶,你讓爸爸抱你來看看媽媽!媽媽好想你啊!”視頻開頭,胡巧俏真情流露喊出的一句話,就令人鼻子發酸,這種思念家人的情緒相互感染,也令周圍一起在隔離病房工作的同事難掩思緒。可以説,這段視頻新聞帶來的情感衝擊力,遠比文字敘述來得更加直接和強烈。

這些人物故事之所以動人,並非是塑造了銅墻鐵壁般的英雄人物,而是因為報道對象與讀者一樣有血有肉有牽掛,在家國情懷面前作出了個人的犧牲。新聞報道的關懷對象應該是人性的價值,瞄準人的尊嚴和人生的意義。而這種關懷的本質就是以人為本和人民情懷,在情感上不斷增加對人的關懷和理解。

一聲聲呼喚、一雙雙手、一個個壓痕,采編團隊就像握著情感的“顯微鏡”,尋找每一個可能引發社會共鳴、達到傳播效果的細節。

部門“90後”記者思考從不同角度做微信,嘗試數據新聞、視頻集錦等創新呈現方式。她們合作帶來的視頻作品《淚目!他們的“手”護 築起防疫長城》,聚焦奮戰在戰“疫”最前線的醫護人員、一線工作人員的手,一張張粗糙蒼白的手的特寫,承載起一個個生命的期待,凝聚著眾志成城的力量,這段只有1分鐘的小視頻,經過記者的剪輯和音效疊加之後,帶來了更為直觀而震撼的衝擊力;長圖《浙江醫療隊2018將 帶去湖北的“三十六計”》,巧妙選取了“四抗二平衡”“陽光處方”“方艙醫院”等關鍵詞,以小切口、多角度地展現了浙江援鄂醫療隊在前線各司其職,施展“十八般武藝”的技能。這些經過精心策劃、細緻設計、合作出品的原創新媒體作品發佈後,獲得了不錯的傳播效果,閱讀量均在30萬以上。

體報道實現傳播效果最大化

每逢重大事件報道,團隊的合理分工、密切配合必不可少。一方面需要“開快車”,讓報道節奏緊跟事態發展;另一方面要“深挖洞”,挖掘新聞事件背後的故事,讓新聞事件更具人文價值。一次次的實戰證明,這種立體化的呈現方式,最終能帶來更為立體化的情感表達。

2019年,全媒體文化新聞部遇到了人文領域近年來的一大重要新聞——良渚申遺報道。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良渚考古工作進程加快:1996年,良渚遺址被列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至2007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發現面積近3平方公里的良渚古城遺址;2015年發現良渚古城週邊水利工程……在這些節點性的時刻,《浙江日報》文化新聞部新老記者接力,秉持高度的社會責任感、新聞敏感性,始終參與在報道一線,發表了《良渚“申遺”工作正式啟動》《良渚申遺進行時》等上百篇報道。

為給2019年7月的申遺報道做好充分準備,文化新聞部打好提前量,從當年初就開始策劃報道選題,將其視為全年度最重要的文化領域報道工程,協調全部門、全集團參與。各部門記者在文化新聞部主導的報道策劃下,分工合作,精品頻出。

在報端,深度分析、評論、人物、副刊口述等各類報道為申遺成功造勢。7月7日連續刊發《從83年前的田野考古到如今入選世界文化遺産——大義良渚:申遺路上留下多少足音》等特別報道共計6個整版;本報評論員文章《讓古老文明啟迪未來》提煉申遺成功的意義;《劉斌:考古人生AB面》等人物報道帶大眾認識幕後的考古工作者;口述史《莫角山考古發掘記》,以一線工作者口吻向大眾闡述考古發掘過程。部門還在《浙江日報》閱讀版整版發文,推薦良渚申遺相關圖書。部門記者參與寫作的重大主題報道《實證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聖地習近平同志關心良渚遺址保護和申遺紀事》産生較大的社會影響力。

同時,在浙江新聞客戶端、浙江日報有風來微信公號推出一系列新媒體産品,如良渚古城遺址的360度VR全景展示、動漫風格的良渚古城遺址科普性創意視頻産品、良渚考古口述史系列等報道陸續推出,豐富了各年齡層次、各知識層次的大眾全方位了解良渚古城遺址的路徑。其中,部門參與策劃、製作的視頻産品《第43屆世界遺産大會正在舉行有個“新生”來報到》獲得第41屆世界新聞設計大賽最佳數字設計銀獎。

良渚申遺報道的成功經驗告訴我們,越是遇到重大主題,越是處於關鍵時刻,越需要打破固有的工作模式,綜合、高效、全盤地考慮問題,從而調動每位采編人員的積極性,將傳播效果最大化。(作者童穎駿 陸遙單位:浙江日報社)

(原標題:媒體融合背景下黨媒如何弘揚人文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