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塔周至攜手逢山開出致富路 遇水架起幸福橋
2017年6月,西安市雁塔區派駐扶貧幹部駐村聯戶幫扶周至縣馬召鎮、厚畛子鎮14個村、223戶貧困戶,2020年9月,雁塔與周至已經攜手走過了1000多個日日夜夜。在這1000多個平凡的日子裏,雁塔以“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精神始終前行在扶貧路上,最終使山路變成了“致富路”,使橋化身為了“幸福橋”。
全力以赴 著力夯實貧困村基礎設施建設
地處秦嶺深處的老縣城村是距離古都西安市區最遠的行政村,道路崎嶇難行。村內房屋年代久遠,部分房屋位於地勢低窪地區,隨時有受雨雪天氣損毀的危險。在雁塔駐村工作隊進駐後,工作隊對老縣城村村內基礎設施情況進行了全面考察,對存在危險隱患的區域逐一整改,加固或新建房屋多所,將致貧隱患提前消滅在了“搖籃”中。
周至縣花耳坪村是雁塔區對口幫扶周至的14個貧困村之一。據花耳坪村黨支部書記賈清宏介紹,在雁塔扶貧工作隊到來之前,花耳坪村路難走、錢難掙。2017年,雁塔派駐扶貧工作隊進駐花耳坪村後,在不到三年的時間裏,花耳坪村家家戶戶門前就都鋪上了水泥地,160盞太陽能路燈點亮了村民新的“夜生活”,污水處理系統等設施的安裝也讓村民們過上了文明村、節約村的新生活。
此外,為了解決村民們看病難、就醫難的問題,雁塔區以國家村衛生室建設標準為標桿,幫助花耳坪村整修了村裏的衛生室,同時對村衛生室的醫務人員進行了長達半年左右的培訓,為滿足村民就醫需求提供了堅實力量。截至目前,花耳坪村已基本實現“小病不出村”。
謀定後動 精準定位村集體發展方向
路修好了,如何確定村子的發展方向成了雁塔幫扶所要考慮的第二個問題。據花耳坪村第一書記王明奇介紹,基於花耳坪村的地理位置及原有産業,花耳坪村制定了一條以旅遊産業為主,山茱萸、土豬等農特産品種植、養殖為輔的産業發展道路。為推進當地文旅産業發展,雁塔區聯合周至縣為花耳坪村38戶農家樂統一標識,並從油煙分離、污水分類處理等方面進行了整體提升改造。而今,花耳坪村已建成1家精品民宿及1家舒適型民宿,未來還將有6家民宿落地花耳坪。據悉,在雁塔區的帶動下,2019年,花耳坪村全年遊客接待量已經達到了6000余人次;自2020年5月截至2020年9月,花耳坪遊客接待量已經達到5000余人次。
作為湑水河和“引湑濟黑”的水源地,老縣城村擁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護、西安市一級水源地保護、舊城保護以及國內第四批陜西省第二批傳統村落保護等四重保護。對這樣的老縣城村而言,産業發展與原生態保護之間擁有不可避免的矛盾。為了在落實好保護任務的基礎上,做好産業發展工作,在雁塔引導下,老縣城村走上了特色旅遊發展路線,村內辦起了農家樂、建立了佛坪廳舊城文物管理所等供遊客吃住遊的場所。與花耳坪略有不同的是,老縣城村依舊以土蜂蜜、紅馬鈴薯、白玉米、黑豬肉等優質農特産品生産銷售作為主導産業,帶動村集體發展。截至目前,老縣城村每人平均年收入已達到萬元以上,遠超國家及省市制定的脫貧標準。
錢包鼓也要精神富 力促群眾歡聲笑語奔小康
據老縣城村第一書記王緯智介紹,在雁塔扶貧之前,老縣城村已經有數十年未曾舉辦過大型群眾文化活動,村裏的眾多傳統文化也逐漸有了失傳的跡象。在産業發展使得群眾生活有了一定起色之後,王緯智便協同村裏老人們謀劃起了恢復傳統節慶活動的事項。
距離老縣城村40分鐘車程的花耳坪村,也是一番別樣風景。體驗小分隊成員一進花耳坪村,就被新修建的獨具特色的小廣場吸引住了眼球。處處盛開的菊花、月季點綴在林蔭步道旁側,鮮紅的山茱萸為過往行人遊客提供了拍照賞景的絕佳風光。夜晚,在路燈的照射下,人們相聚在一起,講一講過去的風光,再暢談一下未來的好日子,村民們的精神文化生活在秦嶺深處“吸足了氧”。
傾情相助 幫扶幹部成為群眾“貼心人”
從2017年開始,西安到周至上百公里的行程,雁塔派往周至駐村聯戶幫扶周至縣馬召鎮、厚畛子鎮的14支工作隊、40余名幫扶幹部們每月都要往返不下數十次。他們是為村組謀劃致富出路的第一書記,是幫助群眾售貨吆喝的銷售員,也是幫助群眾帶貨的“快遞小哥”,只要群眾需要,他們隨時可以化身任何角色。每每提及村裏的扶貧幹部,老縣城村及花耳坪村的村民們總以踏實、認真、勤懇、負責、為百姓辦實事兒來評價他們,擁有村裏幾乎所有人聯繫方式的王緯智、熟識幾乎村裏每一個人的王眀奇已經成為了雁塔扶貧路上的典型。
而今,在雁塔連續三年的傾心、傾情、傾力真幫實扶之後,馬召鎮、厚畛子鎮14個貧困村已經全部脫貧退出;223戶貧困戶“兩不愁三保障”也已全部達標。
來源:人民網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雁塔周至攜手逢山開出致富路遇水架起幸福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