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中國”五項考古新成果發佈揭示早期中國的文明基因
據國家文物局網站消息,9月24日,國家文物局“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重要進展工作會發佈了河北康保興隆遺址、浙江余姚井頭山遺址、山西襄汾陶寺遺址、湖北天門石家河遺址、陜西石峁及寨山石城遺址等五項考古工作新成果。
五項考古工作新成果從聚落組織、信仰習俗、動植物遺存、出土遺物、宮城建築、古城遺址等方面的考古研究,填補了史前考古中國的多項空白,多維度揭示了早期中國的文明基因,對研究中華文明進程具有重要意義。
河北康保興隆遺址
為早期定居聚落的文化發展與人群演變提供實物證據
興隆遺址 F3房址及M3室內葬
興隆遺址位於河北省張家口市康保縣照陽河鎮興隆村東南,地屬長城以北冀蒙交界的壩上高原。遺址坐落于季節性河流賽圪垯溝西岸一低山南側緩坡上,遺址于2016年壩上地區區域系統調查時發現。2018至2019年,中國國家博物館與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張家口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組成聯合考古隊,對遺址進行發掘,發掘總面積約1100平方米。
2018年度田野工作初步弄清遺址面積、堆積類別與分佈情況、絕對年代範疇等,發現一類以圓形(或近圓形)房址和圓坑墓為代表的遺存。2019年度對遺址展開了多學科分析與研究工作,從動植物遺存、碳十四測年、C、N穩定同位素、人骨古DNA、古環境地貌等角度,協同解決遺址的文化性質、生業經濟、環境景觀以及可能的文化發展與人群演變等問題。
興隆遺址主體堆積為新石器時代中晚期。初步判斷,其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至少可以分為四期:第一至第三期的年代距今約8500至7000年,揭露的遺跡以房址居多,還有一座室內葬合葬墓,出土遺物中石器以大量磨盤、磨棒、打制石器和細石器為主,陶器以尖圜底釜、筒形罐和板狀器為代表,麻點紋盛行,此外還有精緻的骨角牙蚌器,以骨柄石刀和小裝飾品為主;第四期遺存年代距今5800至5200年,遺跡主要以類“灶”石圈、細石片堆和圓坑墓為代表。此期遺物以圓坑墓隨葬品為主,骨角牙質的小裝飾品為代表,其中微型石珠和馬鹿牙串飾較為特殊,後者常見於舊石器時代以來的歐亞草原地區。
遺址一至三期出土動物骨骼數量巨大,初步研究顯示,有牛、鹿、羊、馬、豬、狗、鳥、兔等,其中牛、鹿比例較大,還有少量魚骨。動物種屬與年齡的季節性表徵,為論證該遺址為常年定居聚落提供了證據。遺址二至三期出土大量植物遺存,有栽培作物粟黍以及野生植物山杏、大籽蒿、藜等。其中,黍是我國目前有直接測年數據的最早的黍類遺存之一,為探討黍的馴化與早期栽培提供重要材料。
專家點評:興隆遺址堆積複雜,發現了大量能反映其獨特文化面貌的出土遺物,其中第一至三期遺存及周邊其他同類遺址代表了一種新的考古學文化,具有填補壩上地區史前考古空白的價值。發現了排列有序的房址,長期沿用,反覆擴建的居住特點,結合室內葬的發現,為全面探討聚落組織,信仰習俗等創造了條件。遺址上發現的豐富動植物遺存,為探討特殊環境地帶農業的發生及當時生業結構,為復原當時的環境均提供了可能,具有十分重要的資料價值。
浙江余姚井頭山遺址
中國史前考古的重大突破
井頭山遺址考古發掘鋼結構基坑(東南向西北攝)
井頭山遺址位於浙江余姚三七市鎮,臨近河姆渡遺址和田螺山遺址,2013年10月發現,文化堆積以海洋軟體動物貝殼為主要包含物,埋藏深度達5至10米,總面積約2萬平方米。2019年9月至2020年8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寧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姆渡遺址博物館對遺址進行主動性發掘。
經考古發現,村落居住區外側活動臺地、廢棄物傾倒區、食物和工具加工區以及灘塗區等聚落要素,併發現露天燒火坑、近海岸的食物儲藏坑、生活器具加工製作區等遺跡。
遺址出土大量遺物,分為人工製品和動植物、礦物遺存兩大類。人工製品有陶器、石器、骨器、貝器、木器、編織物等,達300多件。動物遺存中包括海生貝殼和漁獵動物骨骸。植物遺存中最多的是廢木材和儲藏坑中的麻櫟果、橡子等,礦物遺存以膠結牡蠣殼的大量碎塊礁石為主。
經國內外多家實驗室碳十四測定,井頭山遺址的年代距今7800至8300年,早于河姆渡文化1000年左右。出土遺物與河姆渡文化器物有一定相似性,又有明顯差異,在紋飾、製作工藝及生業方式等方面均具有鮮明個性。該遺址的發掘對研究河姆渡文化起源及其與跨湖橋文化的關係,完善浙江史前文化序列具有重大學術意義。
井頭山遺址埋深5至10米,是迄今浙江和長三角地區首個沿海貝丘遺址,也是中國沿海埋藏最深、年代最早的海岸貝丘遺址。遺存包含濃厚的海洋文化因素,對研究中國海洋文化起源具有重要學術價值。
井頭山遺址發現和發掘,為全新世以來環境變遷,海侵時間、過程、中國古海岸線發展演變及中國沿海地區新石器時代人類文化的人地關係研究提供了全新視角和難得案例,為全新世早中期海岸環境和海平面上升過程樹立了精確的時空坐標,也是海洋環境研究的又一重大突破。
專家點評:井頭山遺址的發掘是中國史前考古的重大突破,對研究中國海洋文化起源、海洋環境變遷研究具有重大價值。同時,井頭山遺址考古,基於深埋文化堆積的野外發掘,在工作模式和技術路線方面進行了積極和卓有成效的探索,是開展特殊埋藏環境條件考古發掘的一次成功嘗試,對於中國沿海地區海相沉積環境下的史前遺址考古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鑒和啟示意義。
山西襄汾陶寺遺址
對中華文明起源及早期中國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銅璧形器
陶寺遺址有著明確的功能分區,其中宮殿區作為一處大型都邑類遺址最為核心的功能區一直是學界關注的區域,也是陶寺遺址都城性質最重要最直接的要素之一。自2013年至2017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與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聯合持續對陶寺遺址疑似宮城城墻進行解剖發掘,歷時5年逐步確認了陶寺遺址近13萬平方米宮城的存在,並較為全面地揭露了南東門址和東南拐角處的側門。
2018年至2019年度的發掘工作重點是全面揭露宮城內最大面積的宮殿建築,發掘總面積2880平方米,取得重大收穫。
發掘確認了三排柱網結構的大型宮室建築的規模、結構、年代等問題。該宮室建築臺體約520余平方米,基址之上殘留有三排18個柱洞,柱洞底部均有柱礎石,有些礎石周邊填有石塊,同時,大型宮室建築以北也發現有夯土基礎。
大型宮室建築以東發現一座大型房址,平面為長方形,東西長10.85米,南北長9.65米。房址為地面建築,帶有圍墻,房址地面為燒烤地面,質地堅硬。房址與大型宮室建築同時,推斷為其附屬建築。在大型房址的東南新發現一座小型房址。室內為白灰皮地面,中間位置有方形灶面。該房址發現7塊牛肢骨,1件銅器殘片。此外,室內發現集中擺放得牛腿骨。推測其也是大型宮室建築的附屬建築,類似儲藏室。
此外,宮殿建築的東南拐角發現人頭骨坑、水井等重要遺跡,出土一件銅璧形器,十分罕見。值得注意的是,在小型房址以東新發現4個排列有序的柱洞,且與大型宮室建築南排柱洞在同一條東西線上,具體不明,但線索重大,有待發掘。
專家點評:陶寺遺址宮城內大型夯土建築基址的發掘取得重要收穫,意義重大。發掘進一步確認了宮城內面積近8000平方米的最大宮殿建築的存在,是迄今史前時期最大的夯土建築基址。該建築基址之上發現有2座主殿、東側附屬建築、中部庭院、東部疑似廊廡等,其結構複雜,佈局規整,史前罕見,當為中國古代宮室形態的源頭。建築基址之上的大型宮室建築是目前考古發現的新石器時代最大的單體夯土建築。總之,陶寺遺址宮城內大型夯土建築基址發掘與發現,對中華文明起源以及早期中國等重大課題的研究具有推動意義。
湖北天門石家河遺址
新石器時代高等級都邑性聚落展示多元融合與中興強盛
譚家嶺城垣與城壕
2014至2019年,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等聯合組成石家河考古隊,對石家河遺址群及週邊9平方公里的區域進行了系統勘探,相繼在石家河遺址群的印信臺、譚家嶺、三房灣、嚴家山、朱家墳頭、蓄樹嶺、羅家柏嶺、周家灣等遺址進行了重點發掘,共計發掘面積6212平方米,取得重要成果。
石家河遺址是長江中游新石器時代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的都邑性聚落,在距今約5900至3800年主體時段內,遺址的文化與聚落經歷了初興、強盛、漸變、突變及衰落等階段性變化。
根據考古發掘,以譚家嶺大型城址、印信臺大型祭祀場所、譚家嶺高等級斂玉葬、三房灣專業制陶作坊等重大發現最為矚目。
譚家嶺古城城垣內面積達17萬平方米,遠大於同時期同文化性質的其他遺址,是石家河作為長江中游文化中心的重要開端,也是後來的石家河古城形成的重要基礎。印信臺大型祭祀場所揭露了石家河文化晚期5座人工堆築的黃土臺基,在臺基周圍還發現多組套缸遺跡及100多座含甕棺、扣碗、倒扣缸等特殊的祭祀遺跡,是迄今長江中游發現的規模最大的祭祀場所。譚家嶺高等級斂玉甕棺的發現,填補了過去在斂玉葬等級劃分上的中間缺環,9號甕棺代表了目前已發現的最高等級,玉器組合中包含了神人頭像。三房灣遺址揭示的陶窯、黃土坑、洗泥池、蓄水缸等遺存多與制陶有關,同時還發現數摞陶杯套疊燒結的現象,顯示出制陶作坊的典型特徵,可以確認為石家河文化晚期至後石家河文化時期以燒制紅陶杯為主的大型專業窯場。
除上述四個遺址以外,朱家墳頭、蓄樹嶺、羅家柏嶺、周家灣等遺址的發掘也取得了重要突破。朱家墳頭揭露了一片從屈家嶺文化早期延續至晚期的一片小型家族墓地。蓄樹嶺遺址清理了一批後石家河文化與居址相關的房基、灰燼層、燒土堆積、灰坑、灰溝等遺跡。羅家柏嶺遺址揭露了一處石家河文化晚期的黃土堆積臺基。這些發現為深入了解石家河遺址的宏觀結構與組織分層提供了堅實的支撐,表明瞭遺址群存在功能區劃,同時揭示了生産專業化與社會階層化的總體趨勢。
專家點評:譚家嶺古城的發現,將石家河遺址作為長江中游文化中心的年代提前至距今5500年,而後石家河文化玉器的發現,提示遺址的中心地位可能延續至新石器時代末期和夏紀年時期。以譚家嶺為代表的多批精美玉器的發現,表明後石家河文化階段,文化發展呈現出一定程度的多元融合與中興強盛的態勢。後石家河文化階段的聚落中心與文化格局仍是今後發現與研究的重大攻關課題之一。
陜西石峁及寨山石城遺址
21座等級分明墓葬為研究中華文明進程提供新材料
寨山遺址範圍及2020年發掘地點(廟墕地點)
陜西石峁周邊龍山時代石城聚落的調查和發掘是石峁大遺址考古工作和“考古中國”重大課題的重要組成部分。截至目前,詳細調查龍山石城20余座,涉及榆林地區黃甫川、石馬川、窟野河、禿尾河、佳蘆河等黃河一級支流。從目前發現來看,石城是石峁文化的典型聚落特徵,規模差異明顯,從數千平方米到400萬平方米,體現了石峁王國內部的聚落等級分化。府谷寨山石城便是在此學術背景下發現和確認的。
府谷寨山石城位於陜西省榆林市府谷縣田家寨鎮王沙峁行政村寨山自然村,地處石馬川中游,城內面積約60萬平方米,東南距黃河約25公里,西南距石峁約60公里。除石砌城墻、馬面、核心臺基外,寨山石城最為重要的發現是21座石峁文化墓葬。墓葬等級區分明顯、形制特徵鮮明、器物組合典型,為研究石峁文化墓葬提供了豐富的新材料。
2016年夏在南部石砌城墻外立面,發現兩處保存較好的馬面,初步了解到寨山石砌城墻的年代、結構和砌築方式。試掘廟墕地點時發現一座較大的豎穴土坑墓,壁龕內的隨葬器物組合完整、器類典型,為找尋寨山石城龍山時代墓地提供了重要線索。
截至目前,廟墕地點共清理石峁文化墓葬21座,均為長方形豎穴土坑墓,多為東西向,根據葬具、壁龕及殉人情況可分為四類:一類墓有木棺、壁龕、殉人,共3座。墓主葬于木棺內,仰身直肢,身上一般隨葬3至4件玉器。殉人位於墓主左側棺外,側身面向墓主,殉人身上有砍砸痕跡。墓主與殉人身上均塗抹硃砂,身下有白色鋪墊物。墓主右側坑壁上有一饅頭形壁龕,壁龕內一般放置5件帶石蓋陶器,陶器組合常見喇叭口瓶、斝、深腹盆、小罐或壺,另外壁龕內還放置1至2件細石刃。此類墓葬規模最大。二類墓有木棺、有壁龕、無殉人,共4座。均為單人仰身直肢葬,壁龕位於墓主左側坑壁上,壁龕內均放置豬下頜骨,多者10件,少者1件,經初步鑒定為家豬。三類墓有木棺、無壁龕、無殉人,共7座。均為單人仰身直肢葬,部分墓主身上發現紡織物痕跡。四類墓無木棺、無壁龕、無殉人,共7座。均為單人葬,葬式有仰身直肢和側身屈肢兩類,以仰身直肢葬為主。此類墓葬規模最小。以上四類墓葬等級區分明顯、形制特徵鮮明、器物組合典型,彌補了石峁遺址墓地被嚴重盜掘的缺憾,為研究石峁文化墓葬提供了豐富的新材料,是對石峁文化研究的一次重要補充。
另外,廟墕地點還發現一些房址、灰坑等石峁文化遺跡,出土了一批典型陶器、石器、骨器,特別是墓地周邊發現的“灰坑葬人”現象,或與墓地葬儀或祭祀有關,值得進一步關注。
專家點評:石峁文化石城遺址和寨山墓葬顯示出獨特的文化特徵和明顯的等級差異,為石峁文化的確立提供了堅實的基礎,是探討河套地區社會結構和文明化進程的重要資料。(劉穎穎)
來源:人民網 責任編輯:姬雯
(原標題:“考古中國”五項考古新成果發佈揭示早期中國的文明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