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部門:支援供應鏈産業鏈穩定升級和國家戰略佈局
據央行網站22日消息,中國人民銀行、工業和資訊化部、司法部、商務部、國資委、市場監管總局、銀保監會、外匯局等八部門發佈意見,提出支援供應鏈産業鏈穩定升級和國家戰略佈局。
具體來看,意見要求,準確把握供應鏈金融的內涵和發展方向。
一是提高供應鏈産業鏈運作效率,降低企業成本。供應鏈金融是指從供應鏈産業鏈整體出發,運用金融科技手段,整合物流、資金流、資訊流等資訊,在真實交易背景下,構建供應鏈中佔主導地位的核心企業與上下游企業一體化的金融供給體系和風險評估體系,提供系統性的金融解決方案,以快速響應産業鏈上企業的結算、融資、財務管理等綜合需求,降低企業成本,提升産業鏈各方價值。
二是支援供應鏈産業鏈穩定升級和國家戰略佈局。供應鏈金融應以服務供應鏈産業鏈完整穩定為出發點和宗旨,順應産業組織形態的變化,加快創新和規範發展,推動産業鏈修復重構和優化升級,加大對國家戰略佈局及關鍵領域的支援力度,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促進經濟結構調整。
三是堅持市場主體的專業優勢和市場定位,加強協同配合。金融機構、核心企業、倉儲及物流企業、科技平臺應聚焦主業,立足於各自專業優勢和市場定位,加強共用與合作,深化資訊協同效應和科技賦能,推動供應鏈金融場景化和生態化,提高線上化和數字化水準,推進産業鏈條資訊透明、週轉安全、産銷穩定,為産業鏈的市場競爭能力和延伸拓展能力提供支撐。
四是注重市場公平有序和産業良性迴圈。核心企業應嚴格遵守《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條例》有關規定,及時支付中小微企業款項,合理有序擴張商業信用,保障中小微企業的合法權益,塑造大中小微企業共生共贏的産業生態。
意見明確,穩步推動供應鏈金融規範、發展和創新。
一是提升産業鏈整體金融服務水準。推動金融機構、核心企業、政府部門、第三方專業機構等各方加強資訊共用,依託核心企業構建上下游一體化、數字化、智慧化的資訊系統、信用評估和風險管理體系,動態把握中小微企業的經營狀況,建立金融機構與實體企業之間更加穩定緊密的關係。鼓勵銀行等金融機構為産業鏈提供結算、融資和財務管理等系統化的綜合解決方案,提高金融服務的整體性和協同性。
二是探索提升供應鏈融資結算線上化和數字化水準。在供應鏈交易資訊清晰可視、現金流和風險可控的條件下,銀行可通過供應鏈上游企業融資試點的方式,開展線上貸前、貸中、貸後“三查”。支援探索使用電子簽章線上簽署合同,進行身份認證核查、遠端視頻簽約驗證。支援銀行間電子認證互通互認。
三是加大對核心企業的支援力度。在有效控制風險的前提下,綜合運用信貸、債券等工具,支援核心企業提高融資能力和流動性管理水準,暢通和穩定上下游産業鏈條。支援核心企業發行債券融資支付上下游企業賬款,發揮核心企業對産業鏈的資金支援作用。對先進製造業、現代服務業、貿易高品質發展等國家戰略及關鍵領域的核心企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債券管理部門可建立綠色通道,及時響應融資需求。
四是提升應收賬款的標準化和透明度。支援金融機構與人民銀行認可的供應鏈票據平臺對接,支援核心企業簽發供應鏈票據,鼓勵銀行為供應鏈票據提供更便利的貼現、質押等融資,支援中小微企業通過標準化票據從債券市場融資,提高商業匯票簽發、流轉和融資效率。
五是提高中小微企業應收賬款融資效率。鼓勵核心企業通過應收賬款融資服務平臺進行確權,為中小微企業應收賬款融資提供便利,降低中小微企業成本。銀行等金融機構應積極與應收賬款融資服務平臺對接,減少應收賬款確權的時間和成本,支援中小微企業高效融資。
六是支援打通和修復全球産業鏈。金融機構應提升國際産業鏈企業金融服務水準,充分利用境內外分支機構聯動支援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建設、開拓多元化市場、出口産品轉內銷、加工貿易向中西部梯度轉移等,支援出口企業與境外合作夥伴恢復商貿往來,通過提供買方信貸、出口應收賬款融資、保單融資等方式支援出口企業接單履約,運用好出口信用保險分擔風險損失。
七是規範發展供應鏈存貨、倉單和訂單融資。在基於真實交易背景、風險可控的前提下,金融機構可選取流通性強、價值價格體系健全的動産,開展存貨、倉單融資。金融機構應切實應用科技手段提高風險控制水準,與核心企業及倉儲、物流、運輸等環節的管理系統實現資訊互聯互通,及時核驗存貨、倉單、訂單的真實性和有效性。
八是增強對供應鏈金融的風險保障支援。保險機構應積極嵌入供應鏈環節,增加營業中斷險、倉單財産保險等供應鏈保險産品供給,提供抵押質押、純信用等多種形式的保證保險業務,擴大承保覆蓋面,做好供應鏈保險理賠服務,提高理賠效率。
意見提出,加強供應鏈金融配套基礎設施建設。
一是完善供應鏈票據平臺功能。加強供應鏈票據平臺的票據簽發、流轉、融資相關係統功能建設,加快推廣與核心企業、金融機構、第三方科技公司的供應鏈平臺互聯互通,明確各類平臺接入標準和流程規則,完善供應鏈資訊與票據資訊的匹配,探索建立交易真實性甄別和監測預警機制。
二是推動動産和權利擔保統一登記公示。建立統一的動産和權利擔保登記公示系統,逐步實現市場主體在一個平臺上辦理動産和權利擔保登記。加強統一的動産和權利擔保登記公示系統的數字化和要素標準化建設,支援金融機構通過介面方式批量辦理查詢和登記,提高登記公示辦理效率。
意見明確,完善供應鏈金融政策支援體系。
一是優化供應鏈融資監管與審查規則。根據供應鏈金融業務的具體特徵,對金融産品設計、盡職調查、審批流程和貸後管理實施差異化監管。在還款主體明確、償還資金封閉可控的情況下,銀行在審查核心企業對上下游企業提供融資時,可側重於對核心企業的信用和交易真實性的審查。
二是建立信用約束機制。加快實施商業匯票資訊披露制度,強化市場化約束機制。建立商業承兌匯票與債券交叉資訊披露機制,核心企業在債券發行和商業承兌匯票資訊披露中,應同時披露債券違約資訊和商業承兌匯票逾期資訊,加強信用風險防控。
意見提到,防範供應鏈金融風險。
一是加強核心企業信用風險防控。金融機構應根據核心企業及供應鏈整體狀況,建立基於核心企業貸款、債券、應付賬款等所有風險識別和防控機制,充分利用現有平臺,加強對核心企業應付賬款的風險識別和風險防控。對於由核心企業承擔最終償付責任的供應鏈融資業務,遵守大額風險暴露的相關監管要求。
二是防範供應鏈金融業務操作風險。金融機構應加強金融科技運用,通過“金融科技+供應鏈場景”實現核心企業“主體信用”、交易標的“物的信用”、交易資訊産生的“數據信用”一體化的資訊系統和風控系統,建立全流程線上資金監控模式,增強操作制度的嚴密性,強化操作制度的執行力。
三是嚴格防控虛假交易和重復融資風險。銀行等金融機構對供應鏈融資要嚴格交易真實性審核,警惕虛增、虛構應收賬款、存貨及重復抵押質押行為。對以應收賬款為底層資産的資産證券化、資産管理産品,承銷商及資産管理人應切實履行盡職調查及必要的風控程式,強化對資訊披露和投資者適當性的要求。
四是防範金融科技應用風險。供應鏈金融各參與方應合理運用區塊鏈、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一代資訊技術,持續加強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資訊系統等的安全保障、運作監控與應急處置能力,切實防範資訊安全、網路安全等風險。
意見要求,嚴格對供應鏈金融的監管約束。
一是強化支付紀律和賬款確權。供應鏈大型企業應當按照《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條例》要求,將逾期尚未支付中小微企業款項的合同數量、金額等資訊納入企業年度報告,通過國家企業信用資訊公示系統向社會公示。對於公示的供應鏈大型企業,逾期尚未支付中小微企業款項且雙方無分歧的,債券管理部門應限制其新增債券融資,各金融機構應客觀評估其風險,審慎提供新增融資。
二是維護産業生態良性迴圈。核心企業不得一邊故意佔用上下游企業賬款、一邊通過關連線構提供應收賬款融資賺取利息。各類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應付賬款的流轉應採用合法合規的金融工具,不得封閉迴圈和限定融資服務方。核心企業、第三方供應鏈平臺公司以供應鏈金融的名義擠佔中小微企業利益的,相關部門應及時糾偏。
三是加強供應鏈金融業務監管。開展供應鏈金融業務應嚴格遵守國家宏觀調控和産業政策,不得以各種供應鏈金融産品規避國家宏觀調控要求。各類保理公司、小額貸款公司、財務公司開展供應鏈金融業務的,應嚴格遵守業務範圍,加強對業務合規性和風險的管理,不得無牌或超出牌照載明的業務範圍開展金融業務。各類第三方供應鏈平臺公司不得以供應鏈金融的名義變相開展金融業務,不得以供應鏈金融的名義向中小微企業收取質價不符的服務費用。(中新經緯APP)
來源:中新經緯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八部門:支援供應鏈産業鏈穩定升級和國家戰略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