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點

經濟要評:牢牢掌握糧食安全主動權 護航新發展

“十四五”期間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新階段、新特徵,正對我國確保糧食安全提出更高的要求。

日前,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發佈的《中國農村發展報告2020》(以下簡稱《報告》)顯示,到2025年,中國城鎮化率將達到65.5%,新增農村轉移人口8000萬人以上;農業就業人員比重將下降到20%左右;鄉村60歲以上人口比例將超過1/4,達到1.24億人。

這組數據背後,隱含的是新時期糧食供需主要矛盾的變化。一方面,城鎮化率的提高,代表著更多人的生活水準將獲得提升,進而導致包括糧食消費習慣在內的消費行為升級。另一方面,農業就業人員佔比下降,疊加鄉村老齡化程度增加,這意味著對我國農業特別是糧食生産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面對新變化,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滿足居民糧食消費升級為導向,保持糧食供需相對寬鬆,提高抗禦國際國內市場波動能力,即成為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應有之義,也更需要未雨綢繆。

糧食安全是世界性的重大課題。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預計,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響,今年全球面臨嚴重糧食不安全的人口數量可能由1.35億增至2.65億。這表明,雖然近年來全球主要糧食品種市場供應總體寬鬆,但糧食安全形勢依然嚴峻。

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人民經過艱苦卓絕的努力,用全球不到10%的耕地養活了近20%的人口,實現了由“吃不飽”到“吃得飽”進而“吃得好”的歷史性轉變。

我國的基本情況是:每人平均耕地少、優質耕地少、後備資源少,糧食生産的先天條件相對比較薄弱。要保證14億中國人的吃飯問題,調整優化農業結構,提高農産品綜合生産能力和品質安全水準,形成結構更加合理、保障更加有力的農産品有效供給,打造中國糧食供給的“安全網”“護城河”就十分必要。

這意味著,在資源方面要繼續堅持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確保稻穀、小麥等口糧種植面積基本穩定。同時,推進農田水利、土地整治、中低産田改造和高標準農田建設。在科技方面,應鼓勵科技成果向實際生産加快轉化,以技術進步提高糧食生産能力。在人力方面,針對《報告》提出的農業就業人員比重下降和鄉村人口老齡化趨勢,一方面可以鼓勵有意願的企業和個人投資投身農業,增加新生力量;另一方面,在保證人民生活不受影響的前提下,適當利用價格杠桿和市場規則,逐步提升農業特別是糧食生産從業人員的收入,增強參與者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

越是高水準的發展,越要重視基礎的牢固。“基礎不牢,地動山搖”。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石,事關國家長治久安。倘若糧食受制於人,必然被別人牽著鼻子走。中國這樣的人口大國,靠別人解決吃飯問題,是絕對靠不住的。

近日召開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強調,要把保障糧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健全糧食安全制度體系,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在探索現代農業發展道路上創造更多經驗。要完善農村産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提高農村土地、資金、人才、技術等各類要素的配置效率,激發農村內在活力。

保障糧食安全是一個永恒課題,什麼時候都不能掉以輕心。要從國家戰略高度層面上,看得更深一點、更遠一點,切實增強保障能力,牢牢掌握糧食安全主動權。

來源:人民網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經濟要評:牢牢掌握糧食安全主動權護航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