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不脫貧,我就不離村”(暖聞熱評)
【人物】群眾的“自家人”張雷威
【故事】張雷威是陜西省榆林市米脂縣沙家店鎮李站村第一書記。自2000年起,他先後擔任駐村幹部、挂職副縣長、駐村工作隊隊長、第一書記等職務。他連續扶貧二十載,在6個縣區19個鄉鎮56個村開展扶貧工作。退休之際,李站村70多戶村民聯名向米脂縣委、縣政府請求把張雷威留下。他是村民心中的“自家人”,“有事找老張”成為當地百姓的口頭禪。張雷威用實際作為贏得了當地群眾的高度肯定,榮獲2019年全國脫貧攻堅獎。
【點評】
一封按滿了紅手印的請願書,讓年過花甲、原本打算退休的張雷威再度回到扶貧一線。他説,“一個老黨員、老幹部工作一輩子了,不能半途而廢”。扶貧事業早已融入他血液中,村民脫貧致富是他心中最深的惦念。
扶貧沒有捷徑,能不能沉下去、紮下根,把貧困村民當作親人,把脫貧工作當作自己的事,考驗著扶貧幹部,也直接關係到脫貧成效。組織村民整修進村道路,聯繫供電公司改造老舊農電線路,帶領村民搞適度規模養殖……張雷威帶著村民探索因地制宜的致富路子,成為村民心中的“主心骨”。扶貧20年,帶領19個鄉鎮、56個村、幾千戶群眾脫貧,這些數字是一名共産黨員不忘初心的見證,也是一名扶貧幹部閃亮的勳章。
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一點一滴都看到眼裏、記在心裏。誰是真正的“自家人”,群眾心中自有一桿秤。“老張就像我們的眼睛,我們找不到路的時候,他能幫我們找到。”投身扶貧一線,老張的職務不斷變化,但是帶領村民斬斷窮根的鬥志和一心一意為民服務的赤誠始終未變。“有事找老張”,這5個字是信賴,更是認可。這也説明,真心實意為老百姓謀福利,才能贏得信任和敬重。
把村民當親人,是張雷威的信念,更是無數扶貧幹部的寫照。帶領村民在夾金山下種出“脫貧玫瑰”的陳望慧,幫村民排憂解難的“貼心書記”肖曙光,“三次駐村”的第一書記孟祥樹,“戰疫”“戰貧”雙線作戰的童紅濤……近年來,280多萬駐村幹部、第一書記奮戰在脫貧攻堅戰場,和貧困群眾想在一起、幹在一起,把群眾的需求放在心上、落實在行動,讓群眾看到變化、得到實惠、找到出路,共同譜寫了一曲奔跑、追夢的脫貧致富交響曲。
張雷威説,“群眾不脫貧,我就不離村”。脫貧攻堅進入衝刺階段,廣大黨員幹部切實和群眾一條心、擰成一股勁,就能凝聚起同心同向的力量,啃下最難啃的硬骨頭,迎接全面小康的美好生活。
【網言網語】
社會的楷模,時代的正能量。
——@何慕然逍遙
平凡見偉大。
——@CX滿
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群眾不脫貧,我就不離村”(暖聞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