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農業合作穩步推進
核心閱讀
農業是中國與阿拉伯國家經貿合作的重要領域,近年來雙方借助中阿合作論壇、中阿博覽會、共建“一帶一路”等平臺,不斷加強農業貿易往來、深化農業技術合作,極大助力當地經濟社會發展。
埃及鮮橙、敘利亞玫瑰製品、突尼西亞橄欖油、沙特椰棗……這些阿拉伯國家的特色産品正日益受到中國消費者的喜愛,需求不斷增長。與此同時,中國的茶葉、大米、蜂蜜等農産品也在阿拉伯國家廣受歡迎。根據中國商務部發佈的最新統計數據,今年第一季度,中國對中東地區農産品進口額增加12.9%,其中來自阿拉伯國家的農産品貿易佔據越來越大的比重。
“中國廣闊的市場為我們帶來機遇”
夏日,埃及尼羅河畔的果園中,飽滿金黃的果實挂滿枝頭,工人們正在忙碌地採摘橙子。埃及植物檢疫總局近期發佈的數據顯示,作為埃及最重要的出口農産品之一,今年以來約有10萬噸鮮橙出口至中國。
“中國廣闊的市場為我們帶來機遇。這幾年,我們出口到中國橙子的數量成倍增長,預計這個勢頭還將繼續保持。”埃及“果鏈”鮮果公司負責人馬哈茂德介紹説,2015年埃及橙獲得中國市場準入後,受到了中國消費者的青睞。通過海路冷藏運輸,只需22天,甘甜多汁的埃及橙就能從海上運抵中國。
摩洛哥民眾喜愛薄荷茶,其重要原料之一便是從中國進口的綠茶。摩洛哥是中國茶葉出口第一大國,在中國茶葉總出口量中佔比約1/5。巨大的茶葉消費市場也吸引一些中國企業在摩洛哥投資設廠,發展自主品牌,同時為當地創造就業機會。摩洛哥駐華大使阿齊茲·梅庫阿爾説:“茶葉是摩中貿易往來的主要商品之一,象徵著兩國的牢固關係。”
開羅大學農業經濟學教授賈邁勒·西亞姆表示:“阿中各具特色和差異化的農産品,讓雙方在農業經貿往來上具備一定互補性,特別是中國市場為阿拉伯農産品出口創匯提供廣闊空間,我們還可以中國為依託,繼續開拓亞洲其他國家市場,不斷提升農産品在世界範圍內的競爭力。”
“深化農業技術合作讓我們受益匪淺”
毛里塔尼亞撒哈拉沙漠邊緣,一處廣闊的綠地與周邊的蕭瑟相比顯得格外醒目,奶牛在草地上悠閒漫步。這是中國援毛里塔尼亞畜牧業技術示範中心開發的飼料草種植用地。就在幾年前,這裡還是一片不毛之地。
毛里塔尼亞82%的國土面積是沙漠。在漫長的旱季,沙漠化草場難以滿足牛、羊、駱駝等牲畜的基本採食需求。2017年以來,中國的農業技術專家來到這裡,摸索出一整套熱區沙漠化土壤條件下水肥控制、田間管理技術規程,實現了撒哈拉沙漠紫花苜蓿、高丹草等飼草料作物規模化種植。如今,這項成果已在毛里塔尼亞多座農場得到推廣應用。
去年底,毛里塔尼亞總統加祖瓦尼專門簽發命令,為示範中心專家任學山頒發證書,並授予他“國家貢獻勳章”。越來越多當地農牧民和企業主慕名前往參觀學習,為此,示範中心專門把週末設為開放日,熱情為每一位來訪者釋疑解惑。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國現代農業技術走進阿拉伯國家,為推動當地農業發展作貢獻。在毛里塔尼亞推廣奶牛胚胎移植技術,在約旦河谷地區開展蔬菜種子試驗示範,在阿聯酋沙漠種出“海水稻”,在埃及和阿曼推廣智慧灌溉節水技術……中國在節水農業、現代畜牧業、防治沙漠化等方面的技術,有不少與阿拉伯國家的需求高度契合。中國專家結合當地實踐,總結出實用有效的方法,同時舉辦各類農業技術培訓班,培養本土化人才。
“中國專家在控制病蟲害和除草方面很有經驗,比我們過去採用的技術更好。按照中國專家傳授的方法耕作,馬鈴薯病蟲害基本沒有了。深化農業技術合作讓我們受益匪淺。”約旦哈立德公司負責人哈立德·蘇萊曼表示。
摩洛哥中國合作會會長默罕默德·本尼斯深有同感。他説,中國農業機械技術比較發達,摩中雙方在土壤改良、節水技術、農作物品種引進、有機農業、小型農機貿易等方面有許多合作機會,“我們對雙方農業技術合作抱有極大熱情和期待”。
“推動雙方農業合作取得更多成果”
“我們的技術成果已經在阿曼、阿聯酋、埃及、科威特等典型旱區落地,並實現了規模化應用。此外還有不少阿拉伯國家也向我們發出了邀請。”寧夏大學資源環境學院院長孫兆軍對本報記者説,過去5年來,他與團隊往返中國和阿拉伯國家20多次,走進當地田間地頭,推廣中國自主研發的智慧風光互補節水灌溉技術,取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近年來,中阿農業技術合作不斷深化。中阿技術轉移中心、中阿農業技術轉移中心等一批中阿多雙邊合作機構相繼成立;阿盟、沙特、約旦、阿曼、埃及等8個雙邊技術轉移中心陸續創建;農業物聯網、綠色智慧控制節水等領域農業科技合作項目順利開展。
2015年在寧夏設立的中阿農業技術轉移中心,目前已在約旦、毛里塔尼亞等國建立了海外分中心,以加強在農業管理及科技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在約旦海外分中心,通過蔬菜種子栽培示範推廣,來自寧夏的蔬菜種子進入中東、非洲12個國家和地區。
在蘇丹,得益於中國技術的幫助,棉花品種“中國1號”“中國2號”和先進棉花栽培技術得到大規模推廣應用,棉花畝産量從50到70千克躍升至200到300千克,這讓蘇丹當地農民嘗到了甜頭。在埃及實施的第一階段“百萬費丹”(1費丹約合4200平方米)土地改良計劃中,中國材料和技術幫助埃及齋月十日城搭建起7100個溫室大棚,實現了自動化灌溉,還提高了水和化肥的使用效率,為當地提供至少7.5萬個就業機會。
阿聯酋氣候變化與環境部前部長澤尤迪説,在阿中雙方共同努力下,簽署合作備忘錄、建立農業聯委會機制,阿中在農業科技和投資貿易等領域合作成效顯著。“阿中農業合作潛力巨大,我們願與中方共同努力,推動雙方農業合作取得更多成果。”
孫兆軍説,中國和阿拉伯國家優勢互補,中國農業發展經驗在當地獲得肯定,隨著共建“一帶一路”的持續推進,將有更多中國農業企業和技術走出去,未來中阿雙方在農業領域還將開展更多互利共贏的合作。(記者 周輖)
《 人民日報 》( 2020年08月13日 17 版)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李瑞
(原標題:中阿農業合作穩步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