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就"資訊繭房"的人,或許就是你自己
你聽説過“資訊繭房”嗎?近段時間,與“資訊繭房”有關的討論,幾乎是社交網路上最受大眾關注的專業話題。説它備受關注,是因為隨手打開微網志、論壇,便不難覓得這四個字的身影;而説它是專業話題,則是因為這個生動的比喻,出自美國法學家凱斯·桑斯坦早年在其著作《資訊烏托邦》中提出的一個學理性概念。事實上,當很多人興致勃勃地談論“資訊繭房”時,他們並沒有仔細思考是誰織就了“資訊繭房”,自己又身處怎樣的資訊環境之中。
在與“資訊繭房”相關的常見討論中,最常被指責的對象,是最近幾年在網際網路領域大熱的推薦演算法。推薦演算法最大的賣點,就是能夠根據用戶的習慣與偏好,為其提供“量身定做”的個性化資訊流。許多以推薦演算法為核心的網際網路産品,都憑著這一優勢在市場上異軍突起。然而,事物總有兩面,這種“量身定做”常常會令人懷疑:演算法的自我迭代,是否讓用戶看到的內容越來越極端而單一?與用戶的既有認知相異的資訊,又是否會直接遭到演算法的遮罩?
由於這些質疑,與“資訊繭房”的形象正好相符,於是,許多人都認為“演算法”是製造“資訊繭房”的元兇。然而,結合“資訊繭房”的原始定義,我們卻不難發現,這口“大鍋”並不能輕率甩給演算法。
“資訊繭房”的概念,是凱斯·桑斯坦在2006年提出的。當時連網際網路都尚未充分普及,推薦演算法根本不存在。他之所以提出這一概念,為的不是警告網際網路公司,而是直接提醒公眾:不要只注意自己選擇的東西和使自己愉悅的通信領域。因為久而久之,這種看似“舒適”的選擇,很可能將個體桎梏于像蠶繭一般的“繭房”中。在這種情況下,只看到演算法的影響,而忽略個體的主觀能動性,既是對問題本質的誤讀,也是對個體責任的逃避。
對於推薦演算法,曾經有人總結道:“演算法沒有價值觀。”在某種意義上,這句話既對也不對。之所以説它對,是因為演算法本身只是一串由邏輯組成的代碼,它既不會主動思考,也無法形成自己的價值觀。然而,之所以説它不對,是因為演算法的背後總是存在著應用演算法的人,而這些應用者的價值觀,很可能在演算法的運作過程中受到演算法的放大,進而被推向極端。推薦演算法的存在,確實會讓一個對資訊有明顯偏好的人,看到的資訊越來越合其心意,但歸根結底,主動作出這種選擇的並不是演算法,而依然是演算法背後的人。
事實上,推薦演算法並不是第一個為此“背鍋”者。在演算法誕生之前,有線電視的節目單和門戶網站的新聞集,也曾被輿論指為“資訊繭房”的成因。然而,就算我們把時間回溯到廣播電視尚未興起的年代,書籍報刊的讀者,也總是會有自己的偏好與選擇。大眾傳媒的發展與傳播技術的進步,固然讓這種選擇變得更加簡單,但是,看什麼或不看什麼的權利,終究掌握在每個人自己手中。
在同樣一道選擇題面前,有人甘願為了舒適放棄判斷,在單一信源的餵養之下成為“資訊偏食者”,也有人為了保持理智與清醒,敢於“捏著鼻子”直面自己厭惡的資訊,成為“資訊雜食者”。在我們做完選擇之後,自然會有推薦演算法幫我們構建自己的資訊流,但這個選擇,只能由我們親自作出。
如果你不想被“資訊繭房”控制,要做的其實很簡單,那就是身體力行地跳出自己的“舒適圈”,主動去接觸你之前不願接觸的資訊。自己站在舒適圈內不願挪窩,而將責任全部推給外部原因,只會讓人陷入“鬥爭的幻覺”之中,而無助於打破真正的資訊隔離。這當然不是説企業與社會沒有責任對大環境加以改善,但對個體而言,自我的覺醒與行動,是最基本的先決條件。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任編輯:姬雯
(原標題:織就"資訊繭房"的人,或許就是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