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産業,等你來(經濟聚焦)
中國首次對鄉村産業發展做出全面規劃
核心閱讀
鄉村振興,産業興旺是基礎,近日,我國首次對鄉村産業發展做出全面規劃。在政策環境優化、消費結構升級、科技創新加快和創業環境改善的背景下,《規劃》的編制,有利於引導更多資金、人才、技術、資訊等資源要素向鄉村集聚。
鄉村振興,産業興旺是基礎。近日,農業農村部印發了《全國鄉村産業發展規劃(2020—2025年)》(以下簡稱《規劃》)。這是我國首次對鄉村産業發展做出全面規劃。
《規劃》提出,要發掘鄉村功能價值,強化創新引領,突出集群成鏈,培育發展新動能,聚集資源要素,加快發展鄉村産業,為農業農村現代化和鄉村全面振興奠定堅實基礎。
我國鄉村産業發展基礎如何?哪些領域迎來重點發展提升機遇?怎樣解決“誰來創”“在哪創”“如何創”的問題?記者就此採訪了農業農村部鄉村産業發展司司長曾衍德。
引導更多資源要素向鄉村集聚
近年來,隨著我國農村創新創業環境不斷改善,鄉村産業快速發展,促進了農民就業增收和鄉村繁榮發展。2019年,農産品加工業主營業務收入達22萬億元,鄉村休閒旅遊營業收入超過8500億元,農林牧漁專業及輔助性活動産值6500億元,農村網路銷售額1.7萬億元,返鄉入鄉創新創業人員累計達850萬。
曾衍德介紹,從總體上看,鄉村産業仍存在産業門類不寬、産業鏈條較短、要素活力不足和品質效益不高等問題,亟須加強引導和扶持。《規劃》的編制,有利於引導更多資金、人才、技術、資訊等資源要素向鄉村集聚。
《規劃》提出了到2025年鄉村産業發展的總體目標:鄉村産業體系健全完備,鄉村産業品質效益明顯提升,鄉村就業結構更加優化,農民增收渠道持續拓寬,鄉村産業內生動力持續增強。
具體來看,《規劃》列出了一系列目標:農産品加工業營業收入達到32萬億元,農産品加工業與農業總産值比達到2.8:1,主要農産品加工轉化率達到80%。培育一批産值超百億元、千億元的優勢特色産業集群。鄉村休閒旅遊業年接待遊客人數超過40億人次,經營收入超過1.2萬億元。農林牧漁專業及輔助性活動産值、農産品網路銷售額均達到1萬億元。返鄉入鄉創新創業人員超過1500萬人。
“這些發展目標,經過專家論證,認為是切實可行的。”曾衍德介紹,主要基於以下判斷:
政策環境優化。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農業農村發展環境改善,政策扶持力度加大,資源要素聚集更多。
消費結構升級。近年來,我國居民消費結構持續升級,消費需求呈現個性化、多樣化、高品質化特點。“小康+健康”的“雙康”時代到來,休閒觀光旅遊、健康養生漸成趨勢。
科技創新加快。目前,科技創新日新月異,生物技術、資訊技術、人工智慧技術廣泛應用,農産品加工業進入發展新階段。
創業環境改善。農村創新創業環境持續改善,將引導一批農民工返鄉創業,引導一批大學生和科技人員入鄉創業,還將激勵農村能人在鄉創業,掀起激情創業、就業奔富的熱潮。
鄉村産業前景廣闊,提升空間巨大
貴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貴定縣沿山鎮大坳刺梨産業種植基地,遠處峰巒起伏,山野披綠;近旁金色刺梨果綴滿枝頭,再過一個多月,即將陸續成熟。
這種野果雖然其貌不揚,渾身帶刺,但其維生素C含量是獼猴桃的10倍,加工成果幹、原汁等産品,增值效益顯著。近年來,當地龍頭企業帶動貴定縣種植面積達18萬畝,其中挂果面積近5萬畝。去年,僅鮮果銷售産值就達4800余萬元,全縣16870戶刺梨種植戶戶均年增收2845元。
鄉村産業內涵豐富,涵蓋一二三産業、貫通産加銷服、融合農文旅教。《規劃》重點對農産品加工業、鄉村特色産業、鄉村休閒旅遊業、鄉村新型服務業等二三産業進行了重點佈局規劃。
其中,農産品加工業規模大、潛力大,提升價值空間也大。“農産品加工業從種養業延伸出來,是提升農産品附加值的關鍵,也是構建農業産業鏈的核心。”曾衍德説,2019年,農産品加工業營業收入超過22萬億元,規模以上農産品加工企業8.1萬家,吸納3000多萬人就業。但總體上看,創新能力不強,開發層次較淺,品質效益不高。特別是農産品加工産值與農業總産值比為2.3:1,低於發達國家的水準。
“拿玉米加工來説,我國玉米用途相對集中,相關的深加工産品種類較少。”曾衍德表示,目前制約我國農産品加工業發展的瓶頸主要在於科研創新能力滯後、加工工藝和配套設施不足。進一步提升農産品加工業,要鼓勵和支援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和中小微企業等發展農産品産地初加工,引導大型農業企業發展精細加工,推進農産品加工向産地下沉,並加快加工技術和裝備的整合創新。
鄉村休閒旅遊業,是農業功能的拓展,發展的潛力也很大。在全國,各式各樣的農家樂項目和特色農旅路線,為人們提供了休閒度假的好去處。僅2019年,休閒農業就接待遊客32億人次。“我國城鄉二元格局是一個‘工’字形結構,上下兩橫分別代表城與鄉,鄉村休閒旅遊業就是中間一豎,即溝通城鄉的橋梁紐帶産業之一。”曾衍德打了個形象的比方。
針對一些鄉村休閒旅遊景點存在“鄉村性”“鄉土氣”不足等問題,《規劃》提出,推進鄉村休閒旅遊業佈局優化,突出特色化、差異化、多樣化。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類型的鄉村産業之間並不是彼此割裂、線性發展的。例如,休閒旅遊業就涉及加工、服務等産業。”曾衍德強調,培育和發展鄉村産業,最終要通過農業與現代産業要素的交叉重組,實現農村産業融合發展。
讓更多農民分享産業增值收益
曹賀偉是河北保定曲陽縣羊平鎮東羊平村的創業能人,2014年以前,他還是一名坐標廣東的都市白領,隨著農村電商的發展,他最終選擇了辭職回鄉創業。
“這些年電商火起來了,我覺得是個機遇。”擁有豐富媒體運營經歷的曹賀偉,推廣起産品來得心應手,還幫助村裏的特色産業打出了牌子。去年,緬甸北部一家五星級酒店開張,還通過電商平臺向他訂購了一批村裏生産的石雕藝術品。
“領雁計劃”“千企聯千村”……近年來,各地鄉村掀起創新創業潮,一大批“田秀才”“土專家”“鄉創客”為廣袤鄉村帶來了新的發展動力。2019年,各類返鄉入鄉創新創業人員累計超過850萬人,創辦農村産業融合項目的佔到80%,利用“網際網路+”創新創業的超過50%,在鄉創業人員超過3100萬。
農村創新創業是鄉村産業振興的重要動能,這需要一大批敢為人先、百折不撓的創新創業者。“農民工進城務工經商是一個趨勢,現在農民工返鄉就業創業又是一個趨勢。”曾衍德説,從實踐看,返鄉入鄉在鄉創新創業人員大都既懂農村又懂城市,受過工業化訓練、城鎮化熏陶、資訊化帶動,支援上述人員創新創業,可以增強鄉村産業對市場的適應性和靈活性,進而轉化農業農村發展動能。
在這方面,《規劃》做出了一系列扶持安排:
培育創業主體,解決“誰來創”的問題。深入實施農村創新創業帶頭人培育行動,培育返鄉創業主體、入鄉創業主體、在鄉創業主體,打造一批紮根鄉村、服務農業、帶動農民的創新創業群體。
搭建創業平臺,解決“在哪創”的問題。按照政府搭建平臺、平臺聚集資源、資源服務創業的要求,建設各類創新創業園區和孵化實訓基地。
強化創業指導,解決“如何創”的問題。建立企業家創業導師隊伍,建立帶頭人創業導師隊伍,建立專家創業導師隊伍開展點對點指導,強化創業服務,強化創業培訓,創新指導服務方式。
《規劃》強調,堅持立農為農,把二三産業留在鄉村,把就業創業機會和産業鏈增值收益更多留給農民。“要引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與小農戶建立多種類型的合作方式,完善利益分配機制,推廣‘訂單收購+分紅’‘農民入股+保底收益+按股分紅’等模式,讓農民更多地分享産業鏈增值收益。”曾衍德説。(鬱靜嫻)
《 人民日報 》( 2020年07月20日 10 版)
來源:人民網 責任編輯:李瑞
(原標題:鄉村産業,等你來(經濟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