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峁村:燃起鄉村振興“燎原之火”
1947年6月,《邊區群眾報》在子洲縣馬蹄溝鎮柴圪嶗村發出《為前線立功》動員令。
時隔73年,今天的柴圪嶗村已和另外兩個村莊合併成三皇峁村。
7月3日,“重走紅色新聞路”陜西日報全媒體行動記者在三皇峁村,仍能感受到當年的熱血在涌動。這份熱忱化為美化村莊、發展産業、鄉風建設的不竭動力,為鄉村振興貢獻著力量。
強鄉村振興之基
最近,三皇峁村71歲的村民柴振林用了七八年的手推車終於“下崗”了,腿腳不好的他能開著新買的三輪車去種地了。
5月,村裏平整了880米生産道路。高的地方用鏟車剷平,低窪地段用土填平,5輛三輪車和1輛鏟車忙活了10多天,從主幹道通往地頭的5米寬的生産道路從坑坑洼洼變成一片坦途。
提到生産道路的變化,村民感觸頗深。以前,村民種地走的都是蜿蜒曲折、雜草叢生的土路,晴天渾身沾土,下雨天更是滿身泥,“拖泥帶水”是該村村民雨天外出時的真實寫照。現在,農用車直接開到地裏,播種時的肥料、收穫後的玉米,再也不需要用人力一趟趟肩擔背扛。“農民以種地為生,修好田間路是造福子孫的好事情。”柴振林樂得合不攏嘴。
三皇峁村有耕地2150畝,生産道路總長約20公里。目前,村裏已平整、硬化了近10公里生産道路,寬度都在4米以上。
三皇峁村自來水入戶率100%、家家戶戶亮明燈、主幹道路全部硬化,還建有1所小學、3個文體活動中心,生態林和經濟林也在溝溝峁峁間顯得鬱鬱蔥蔥。村幹部鐘海彥説:“農村基礎設施的改善是農業和農村發展的基礎和有力支撐,能夠為農業增産、農民增收、農村繁榮注入強勁動力。今年,村裏計劃硬化1000米環山生産道路,使基礎設施與農村經濟的發展相互協調。”
壯鄉村振興之身
6月22日一大早,三皇峁村村民杜芳進就提著用玉米、麩皮拌好的飼料,在自家豬圈裏給豬喂食。眼前的30多頭豬都已經長到100多公斤重,很快就能順利出欄。
杜芳進對豬有感情。在她的精心餵養下,4年前的10頭豬已經發展到現在的300多頭。近幾年她家擴建養豬場、新修化糞池、添置小轎車,日子過得紅紅火火。杜芳進説:“養豬比以前打工、種地的收入都高,我和老伴兩個人辛苦點,爭取把養殖規模擴大到400頭。”
在三皇峁村,像杜芳進這樣養殖200頭以上的養豬大戶有18戶,其中規模最大的養了800頭。養殖豬、羊、牛等是村裏的短期産業,種植中藥材等則是三皇峁村村民致富的長期産業。
子洲縣馬蹄溝鎮去年新建了黃芪加工廠後,村民把黃芪拉到廠裏賣。過去地頭收購價每公斤18元的黃芪,現在至少能賣到每公斤20元,村民的種植積極性更高了。
三皇峁村村民吳彩京種植黃芪等中藥材10多年了,近40畝中藥材都由她和丈夫經管,但她並不覺得辛苦。她對未來充滿信心:“我才55歲,還能幹得動。家門口開了黃芪加工廠,正是擴大種植規模的好時候,我計劃再承包一些地,增加中藥材種植面積。”
鑄鄉村振興之魂
每天晚上7時許,三皇峁村的文化廣場上就熱鬧起來。村民三三兩兩地在各種健身器材處舒活筋骨、拉拉家常,有的還踏著音樂的節拍,邁著輕盈的步伐,跳起歡快的廣場舞……
“以前想跳個舞,總是找不到合適的場地,都是在自家的院子裏跳,地方又窄又影響別人。現在變化太大了,我們跳舞終於有了專門的地方,水泥地,面積大,這個廣場建得好。”村民杜紅高興地説。
“以前,村裏的文化廣場、農家書屋沒建起來,也沒有‘大喇叭’,農閒時村民們喜歡湊在一起打牌甚至賭博,影響村裏的風氣。”三皇峁村黨支部書記李自方告訴記者,“現在,村裏的文體愛好者組織大家扭秧歌、跳舞、打乒乓球,他們就像一個個傳播先進文化的火種,發揮自身優勢,不斷向大家傳播正能量,傳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
隨著生活品質不斷提升,老百姓對生活的期盼不僅體現在吃飯、穿衣等物質層面,還渴望有豐富的精神文化活動。為更好地提高農村文明程度,三皇峁村不斷加強農村文化陣地建設,目前已建成文化廣場3個,同時積極聯繫子洲縣文化部門,經常開展送文化下鄉活動,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
如今,該村文化活動氛圍越來越濃厚,村民們紛紛走出家門,積極參與廣場文化娛樂活動,到農家書屋看書學知識,聽“大喇叭”講解政策。“這些健康的文化活動豐富了村民的生活,讓村裏的風氣好了,鄰里之間的關係也更加和諧了。”李自方説。
記者手記
三皇峁村村民的致富時間表
李羽佳
開春後給中藥材地、玉米地、西瓜地裏送糞,6月後收穫夏洋芋、賣西瓜,8月開始收穫秋洋芋和玉米,入秋後回收玉米稈為100多只羊儲存飼料,天冷了殺羊賣羊肉……這是三皇峁村村民吳彩京一年的工作安排表,也是她一家的致富時間表。
年過半百的吳彩京早年和丈夫一起承包粉刷工程,無論在縣上還是外省,只要有活兒就攬,生活也還算過得去。10多年前,夫妻二人回到家鄉,從中藥材種植到養羊,一年能收入10多萬元。如今,她家的4孔窯洞翻修得嶄新,吳彩京還計劃給兒子在城裏買新房。
吳彩京説:“種植中藥材得除草,每天早上4點就得出發,一天至少得幹6個小時活兒。中藥材都種在山坡上,6個小時一直彎著腰爬坡,半個月下來,腰都直不起來。”
儘管幹農活辛苦,但吳彩京仍滿臉笑容:“只要肯吃苦,就不受餓、不受凍。一想到勤快點、多幹點能多賺錢,我就幹勁十足。”
吳彩京用勤勞的雙手叩開富裕生活的大門,也撐起了全家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實現小康的夢想。本報記者 趙波 李羽佳
來源:陜西日報 責任編輯:姬雯
(原標題:三皇峁村:燃起鄉村振興“燎原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