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

南京博物院“融·合”特展:展示中華傳統文化奠基史

秦兵馬俑、吳王夫差劍、“王子午”鼎、錯銀銅雙翼神獸……不久前在南京博物院開幕的“融·合:從春秋到秦漢——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多元與包容”特展,匯集了來自全國多家文博機構的“鎮館之寶”。作為2020年國際博物館日南京主會場的重要活動,這場展覽選取了春秋戰國到兩漢時期具有不同地域文化屬性的250件組文物,向觀眾呈現中華文明悠久燦爛、綿延不絕、多元一體、包容開放的氣質。

博物館裏的歷史課

綿綿的梅雨為夏日的南京添了涼爽。南京博物院門口依然熱鬧,不少觀眾是專程來看“融·合”特展的。

在展廳入口對面,有一塊白色漢字浮雕墻,墻上的字很常見,完、馬、門、毛……仔細看,發現相鄰的漢字可以組成成語,完璧歸趙、門庭若市、毛遂自薦等。工作人員介紹,這些成語均出自此次展覽對應的時代——從春秋到秦漢。

“春秋到秦漢是中國傳統文化形成的關鍵時期。本次展覽選擇這個歷史階段,因為它最能體現中華文化的融合和傳承。”展覽的內容設計師、南京博物院副研究員陳剛説。春秋戰國時期與西方學者所稱的“軸心時代”大致吻合,孔子、老子、墨子、莊子等百家爭鳴、群星璀璨,人類思想迎來一次大突破、大發展。春秋五霸,戰國七雄,在硝煙滾滾、縱橫捭闔中,多元文化激烈碰撞,交流融匯。從秦朝建立大一統帝國到漢朝真正實現國家強盛,中國古代社會從分散、多元走向統一、融合,海納百川的中華文明由此奠定了基礎。

“融·合”特展由南京博物院聯合河北博物院、河南博物院、內蒙古博物院、陜西歷史博物館、山東博物館、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等8家文博機構共同策劃。展覽分為“群雄並起、華夏一統”“百家爭鳴、重禮尊儒”“百工巧技、器以載道”“民族融合、絲路通途”4個單元,每一單元都圍繞“多元與包容”的主題,從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社會生活、民族交流等方面展示了春秋到秦漢的歷史面貌。

“這個展覽真正把握住了中國歷史發展最主要的脈搏。”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張學鋒説,“經過春秋到秦漢時期的變化,中國的底色、中國的基礎就定下來了。”

展覽中有不少“明星文物”,如秦兵馬俑、九鼎八簋、吳王夫差劍等,堪稱教科書級的歷史見證物。“這個展覽可以説是一堂博物館裏的歷史課,展覽內容和我們的歷史教科書有很多是一致的。我推薦學生們來看展,通過具象的文物來了解歷史,更有趣味性,也能印象更深。”在展覽現場,一名中學歷史老師這樣説。

多元文化百花齊放

一言九鼎、三足鼎立、問鼎中原……鼎在中國文化中具有特殊的意義,是青銅器中最能代表地位和權力的器物。展廳裏的“王子午”鼎,吸引了許多觀眾駐足觀看。

“王子午”鼎1978年出土于河南省淅川下寺2號楚墓,共一套7件,形制和紋飾相同,大小依次遞減。鼎內壁與底部的85字鳥篆銘文表明瞭其來源。“王子午是楚莊王之子,他鑄造了7件銅鼎以祭先祖和進行盟祀,祈求長壽安康。此次展出的是其中的一件。”陳剛介紹。

“王子午”鼎為外撇耳、平底、束腰造型,器身飾有6條昂首卷尾的龍形怪獸,為失蠟法鑄成。傳統的鼎腰部渾圓外凸,而“王子午”鼎卻是束腰收腹,顯示出濃郁的楚國風格。

研究人員認為,這種束腰造型,可能與楚王的癖好有關。《史記》記載,楚靈王喜歡腰身纖細的人,楚國官員為了迎合楚靈王的癖好,紛紛節食減肥,把腰帶束得緊緊的,由此有了“楚王好細腰”的典故。這種審美傾向移植到青銅器上,就形成了“王子午”鼎獨特的風格,也影響了後世鼎的造型特點。

“王子午”鼎旁邊,是出土于鄭國祭祀遺址的九鼎八簋。按照傳統禮儀制度,九鼎八簋為天子專享,諸侯國君使用九鼎八簋,是周王室逐漸衰微的實證。這組青銅器造型沉雄厚實,紋飾繁縟生動,堪稱中國古代青銅藝術成熟期的精品。

一個展櫃裏陳列著兩把吳王夫差劍和一把越王銅劍,訴説著春秋時期吳越爭霸的故事。來自河南博物院的吳王夫差劍,劍刃鋒利,花紋精美,篆銘刀法俊逸,反映了吳國高超的鑄劍水準。劍身所刻兩行鳥篆銘文為“工吳王夫差自做其元用”,意思是吳王夫差把劍當作自己最好的武器。

“吳王夫差劍現有多把存世,在河南、山東等地出土的劍可能與諸侯會盟時吳王贈授有關。據《史記》記載,春秋晚期,吳王夫差曾在‘黃池’(今河南封丘西南)會盟諸侯。”陳剛認為,吳王用這樣的方式與諸侯國君交流,既體現其軍事實力的強大,又反映了亂世中各方勢力的交流與文化融合。

越王劍在湖北等地有所發現。此次展出的這把河南淮陽出土的越王銅劍,劍格及劍首錯金刻鳥書銘文,其文字風格較湖北出土的銅劍簡化了許多,是探究戰國時期楚越關係的重要實物依據。

展品中還有春秋早期黃國王室墓出土的人首蛇形玉飾、齊國公子土折送給女兒作嫁粧的銅壺、趙國精美的玉璜和瑪瑙環等,體現了各諸侯國豐富多彩的文化。

海納百川相容並包

“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西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王朝秦朝。秦始皇陵出土的一行行、一列列如同真人般排列整齊的步兵、騎兵、車兵陶俑,再現了秦朝威武之師的雄壯氣勢。從陶俑的面部特徵看,秦軍中有關中大漢,也有羌人、戎狄人,這是統一國家中多民族共存的實證。

“由於珍貴和運輸難,秦兵馬俑很少外出展覽。這次特展得到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大力支援,展出的跪射武士俑和鎧甲武士俑品相都很好。”陳剛説,兵馬俑運到南京後,光是組裝就用了整整一天時間。展櫃使用低反射玻璃,觀眾和兵馬俑最近的距離只有10釐米,可以清楚地欣賞文物細節。秦俑的製作極為寫實,跪射俑抬起的腳後跟上,還能看見鞋底疏密有致的針腳刻印。

書同文,車同軌,行同倫。秦朝建立後,施行了一系列鞏固統一的政策。來自陜西歷史博物館的秦詔版、秦鐵權,見證了秦始皇統一全國文字和度量衡的歷史。從各國分別使用的布幣、刀幣、貝幣,到圓形方孔的秦半兩,再到漢朝的五銖錢,貨幣形態的演變,也反映出天下一統的進程。

中華文明是一個包容多種民族文化基因的巨大聚合體,以農耕文明為主的中原王朝,和北方遊牧民族之間一直存在交流與聯繫。展廳中的錯銀銅雙翼神獸,便是這種文化交流的生動寫照。

神獸曲頸昂首,兩肋生翼,怒目圓睜,獠牙外露,仿佛在大聲咆哮。其底部鑄有漢字銘文,明確了製作時間、工匠及監造官吏,也表明它屬於中山國。中山國位於燕、趙兩國之間,是戰國時期十二諸侯強國中唯一由遊牧民族鮮虞族建立起來的國家,其出土青銅器具有北方民族造型風格,錯金銀工藝十分精湛。有翼神獸的形象廣泛流行于草原文化中,春秋戰國之際,通過草原遊牧民族傳入中原。

“到了西漢時期,雙翼神獸製品已經進入諸侯王的陵墓中,江蘇盱眙的江都王墓就曾出土過類似的製品,反映出草原文化與中原文化的融合。”陳剛説,南京的六朝陵墓石刻,其造型也能明顯看出雙翼神獸的影子。

絲綢之路開通後,中華文明與世界各民族文明的交流更加暢通。展覽中有一件來自內蒙古博物院的漢代半月形金飾,與阿富汗北境大夏墓出土的金器較為相似,在國內鮮有發現,彌足珍貴。這件精美的金飾,是絲綢之路上繁榮的文化交流的縮影。

“這次展覽是一部用實物説話的中華傳統文化奠基史。開放和包容的精神,自古以來就根植于中華民族的血脈中。”陳剛説,“尊重和保護文化多樣性,並在優秀文化中汲取養分、獲取動力,是對今年國際博物館日主題‘致力於平等的博物館:多元和包容’最好的詮釋。”

來源:人民網  責任編輯:姬雯

(原標題:南京博物院“融·合”特展:展示中華傳統文化奠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