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起大灣區 奏響“沙海琴”透視南沙、前海蛇口、橫琴新區三大自貿片區新動能驅動力新活力
機器轟鳴聲、工程車往來聲此起彼伏,在廣東自貿試驗區前海蛇口片區,前海資訊樞紐大廈正加緊基坑施工。
“這不只是一棟大廈,而是純數字的綜合基礎設施,將加強前海各産業、各主體與大灣區、全球的連接。”前海管理局智慧前海辦公室主任劉寧武説。
在橫琴新區片區,粵港澳大灣區首個先進智慧計算平臺項目內,一排排伺服器高速運轉。平臺建設運營方、珠海大橫琴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項目中心負責人鄭好説,項目將為智慧城市、疫情防控、金融、製造等行業提供AI算力服務。
在廣州港南沙港區,粵港澳大灣區首個全自動化碼頭——南沙港區四期工程正在火熱建設中。未來,5G智慧港口應用系統將在這裡落地。
深圳前海自貿片區,城建設施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設中。董天健 攝
自去年2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正式發佈以來,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紮實推進。日前印發的《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提出,促進與粵港澳大灣區聯動發展。在海南自由貿易港引領更高層次更高水準開放型經濟發展的背景下,粵港澳大灣區又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日前,南方日報記者深入廣東自貿試驗區走訪,走進一系列粵港澳大灣區項目建設現場,透視大灣區“新基建”建設背後的新動能、制度創新的驅動力和全球創客逐夢的新活力。
風起大灣區。廣東自貿試驗區南沙片區、前海蛇口片區、橫琴新區片區組成的“沙海琴”,正在鳴出粵港澳大灣區的激越樂章。
動力升級:超前佈局“新基建”
在前海蛇口片區,前海資訊樞紐大廈正在拔地而起。這是全國首個百米超高層複合功能資訊樞紐中心,預計2023年完成竣工驗收。
説起這個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重點工程項目,劉寧武滔滔不絕:“這是前海的‘智慧大腦’。項目建成後內設4000多個機櫃,裏面都是核心伺服器、存儲等數字設施,可進行集中運算,對政務、經濟、民生、環保、城市服務等需求作出智慧化高效運營和管理。”
基於廣東自貿試驗區獨特需求的資訊通信關鍵資源和核心能力,一批批“新基建”項目早已超前佈局建設。隨著粵港澳大灣區新興産業蓄勢崛起,支撐未來經濟增長的潛力正在釋放。
疫情期間,橫琴先進智慧計算平臺為企業提供免費算力服務,實現疫情長達60天的預測,為疫情防控提供決策輔助。鄭好解釋説:“116億億次/秒的智慧化算力,讓未來推演成為現實。”
珠海橫琴自貿片區,橫琴先進智慧計算中心的大螢幕上投映著海量數據。董天健 攝
“新基建”賦能,搭建起連接粵港澳大灣區優質生活圈的橋梁。“澳門人在橫琴工作生活更方便了。”在橫琴創業的澳門青年陳德健演示起琴澳通APP的操作,手機登錄該軟體後,可以快速查詢交通、醫療、租房、人才補貼等資訊。
這個連接橫琴和澳門特區政府、企業以及服務廠商的跨境服務APP,正是依託橫琴跨域多維大數據雲平臺研發。“我們還將探索區塊鏈等新興技術,解決橫琴和澳門兩地的資訊協同和聯動問題。”鄭好説。
“自動化碼頭采取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技術,人員配置數量相比傳統碼頭將減少約60%。”在南沙港區四期工程建設現場,廣州港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宏偉對未來充滿期待。項目于2021年建成後,南沙港區每年的集裝箱處理能力預計可超過2000萬標箱,位居全球單一港區前列。
“新基建”激發新動能,粵港澳大灣區更高水準對外開放的新機遇正在開啟。
珠海橫琴自貿片區中國科學院計算中心。董天健 攝
創新迭代:粵港澳合作不斷深化
在前海蛇口片區桂灣中心位置,一座“向下生長”的建築引起了記者的注意。“這裡足足有6層樓高,深度達32米。”前海綜合交通樞紐項目承建方、深圳地鐵前海國際副總黃艷君指著眼前的巨大基坑説。
這裡是前海正在建設中的新型集約化立體式交通樞紐,建築面積約215.9萬平方米,建成後將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樞紐之一,預計日均客流量可達75萬人次。
“人們在地下可直接連通周邊建築,實現站城無縫對接。15分鐘可達香港國際機場,口岸的設置也將使深港兩地商務往來更緊密高效。”黃艷君説,項目計劃2024年完成樞紐地下空間和部分上蓋物業開發。“未來穗莞深城際線、港深西部快軌等5條軌道線路將在此交會,我們都叫它‘五線譜’。”
地下“超級工程”的背後,是技術和機制的創新力量支撐。今年2月,前海交通樞紐項目被作為推動節約集約用地的典範在全國範圍推廣。
在粵港澳大灣區,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是雙重驅動力。制度規則的銜接提速不斷激發市場活力,推動要素加速流動。
“疫情之下,1至4月,橫琴新區澳資企業逆勢高速增長,首次實現澳資企業註冊數量和註冊資本‘雙向雙倍增長’,澳資企業成為新增外資企業主體力量。”在橫琴新區片區管委會,談起這份“逆勢增長”的成績單時,橫琴新區工商局副局長彭九如十分振奮。
這得益於橫琴多年來對粵港澳三地制度融合的探索。“我們針對市場監管領域內地法律法規與港澳法律的差異條款進行系統梳理,對比分析了部分在港澳合法而在內地違法的監管規定,整理制定了‘免罰清單’,首批共有30條的工商行政管理類免罰措施。”彭九如説,營造三地趨同的市場環境,吸引更多港澳投資者投資橫琴。
隨著制度創新的推進,粵港澳三地合作也在更大範圍內不斷深化。
“今年4月橫琴發出首張港澳建築企業進入內地經營許可的營業執照,我們飲得‘頭啖湯’!”中國建築工程(澳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鐘斌説,公司承擔了首個“澳門工程管理模式”試點項目——信德橫琴項目連接廣珠城際通道工程,“極大提振了企業深耕粵港澳大灣區市場的信心。”
廣州南沙自貿片區,南沙自貿港內貨車出入繁忙。董天健 攝
活力迸發:創客紮根大灣區尋夢
在南沙片區,記者坐上小馬智行的RoboTaxi,體驗了一把無人駕駛。打燈轉向、紅燈停駛、路障避行、限速行車,“老司機”RoboTaxi一路熟練操作。
小馬智行CEO彭軍是RoboTaxi的常客。在南沙辦公時,他搭乘RoboTaxi上下班,一邊安心做自己手頭的事。2年前,小馬智行在南沙率先試點城區公開道路Robotaxi常態化運營。彭軍希望,普通市民都能乘坐他們的車。
夢想正逐步照進現實。截至4月底,小馬智行南沙地區的Robotaxi的道路測試總計已經超500天,覆蓋南沙超200平方公里的核心區域。“南沙向我們開放真實的研發環境,政府對人才和高科技公司支援力度很大,企業能專注于産品和技術。”彭軍夢想著,立足大灣區,做世界級的智慧駕駛公司。
廣州南沙自貿片區,小馬智行的無人駕駛技術讓汽車可以擺脫駕駛員進行自動駕駛。董天健 攝
粵港澳大灣區開放創新的環境吸引著一批批全球高端創新人才入駐。他們帶來了全球頂尖的技術、資本、團隊,在這裡追逐夢想。
在珠海麗凡達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研究人員在不到10平方米的小會議室裏碰撞交流。在這個只有一張桌子、一個投影屏、幾張椅子的“小天地”,團隊開闢了“大場面”:僅用8天時間便成功研製出mRNA新冠病毒疫苗標準樣品,刷新疫苗研發工作的“進度表”。
在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鎂伽科技的研發人員正仔細檢測新出廠的機器人。公司CEO黃瑜清興奮地説,不久後,Miika咖啡機器人就要在廣州上崗,可以喝到機器人“咖啡師”沖泡的咖啡。
“疫情下,可口可樂、星巴克等巨頭都在尋求無人零售的創新産品和解決方案。”生於經濟特區汕頭的黃瑜清,來到“特區中的特區”——前海追夢,“抓住發展機遇,投身新一輪産業變革”。
“不會畫畫也沒關係,只要畫兩個圓圈作為輪胎,再修飾一下,摩托車就畫出來了……”在前海的來畫科技新辦公室,90後CEO魏博展示了“像做PPT(演示文稿)一樣做視頻”的新平臺。魏博幹勁十足,他們謀劃著在這裡建起全國最大的5G短視頻公園基地。
憑欄遠眺,臨海聽濤,大灣區建設的浪潮奔涌,未來可期。(記者 郎國華 王溪勇 鄭佳欣 昌道勵 曾美玲 攝影 董天健)
來源:南方網 責任編輯:李瑞
(原標題:風起大灣區 奏響“沙海琴”透視南沙、前海蛇口、橫琴新區三大自貿片區新動能驅動力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