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

“水下殷墟”:“南海Ⅰ號”見證中國水下考古發展

位於廣東陽江的海陵島已經顯露夏日的氣息,不少遊客來到這個海島享受陽光沙灘和碧波無垠的南海。在海灘邊,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是遊客必選的“打卡點”。博物館內,靜靜陳列的“南海Ⅰ號”近期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5月初揭曉的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廣東“南海Ⅰ號”南宋沉船水下考古發掘項目入選。

這是一艘在考古業內鼎鼎有名的古船。1987年,這艘沉睡了800餘年、滿載貨物的沉船進入人們視野。彼時中國水下考古剛剛起步,面對“南海Ⅰ號”,考古人並無十足的把握。此後,經過多年的水下考古培訓與項目經驗積累,專家最終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方案——整體打撈。

2007年,經過被業內認為是“前無古人”的整體打撈和遷移式保護之後,“南海Ⅰ號”被安置於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的“水晶宮”內,進行保護、發掘、展示一體的考古工作。此後,考古發掘項目組先後開展兩次試發掘,最終確定以“飽水發掘方法”實施考古發掘。

2019年,“南海Ⅰ號”船艙內貨物清理完畢,文物總數超過18萬件(套),包括各類金、銀、銅、鉛、錫等金屬器,竹木漆器、玻璃器及人類骨骼、礦石標本、動植物遺存等,其中尤以鐵器、瓷器為大宗。

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長、“南海Ⅰ號”保護髮掘項目領隊崔勇介紹,由於“南海Ⅰ號”採用的是前所未有的整體打撈方式,對船體的考古發掘過程也是在驗證這一打撈是否成功。2019年對船艙內部清理完成,發現了完整的船底,沒有因為整體打撈受到破壞,因此才可以確定整體打撈從方案到實施是成功的。

“若以後再有保存較好的沉船,‘南海Ⅰ號’的模式是可以借鑒的。但具體方法不是最重要的,目的還是最大限度提取資訊。”崔勇説。

“‘南海Ⅰ號’對中國水下考古的開創性意義,或可與殷墟對於中國陸地考古的開創性意義相媲美。”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孫慶偉説。業內專家評價,“南海Ⅰ號”整體打撈和保護髮掘工作伴隨我國水下考古30餘年發展歷程,是我國水下考古事業快速發展的縮影,堪稱世界水下文化遺産保護的典範之作。

目前“南海Ⅰ號”考古發掘進入最後階段,文物清理從船體內側轉向外側,預計將於2021年正式完成考古發掘。

“再過兩年我就要退休了,有幸能看到這艘船發掘完成。而這個項目的保護、研究完成,還需要未來幾代水下考古工作者、文物保護工作者繼續接力。”崔勇説。

中國文化遺産研究院文物保護修復所副所長、“南海Ⅰ號”保護髮掘項目保護組組長李乃勝介紹,由於古船歷經800餘年海水侵蝕,加上大量鐵器凝結物的銹蝕污染,船體構件較為脆弱。“‘南海Ⅰ號’船體是所有文物中價值最大、也是保護難度最大的。它像一個病入膏肓的老人,保護起來極具挑戰性,但值得去做。”

李乃勝説,現階段的船體保護工作主要以保濕加固、適時防腐、防蟲、噴淋系統的升級建設為主,動態監測船體病害分佈情況,其中噴淋系統的設計建設研究至關重要,這是今後船體各保護階段能夠順利開展的硬體保障。依託噴淋系統,未來將對船體進行清洗去污、脫鹽脫硫、填充加固、船體修復等長期保護。

目前,6人組成的保護團隊長期駐守發掘現場進行文物保護工作。在研究新材料和新工藝的同時,他們也在培訓一支文物保護修復工程隊,爭分奪秒地進行文物保護工作。

在被稱為“水晶宮”的考古現場,“南海Ⅰ號”的保護、發掘和展示在同步進行。考古、保護、測繪等工作細緻煩瑣卻有條不紊,文物被仔細碼好擺在周圍。透過四面和頂部的玻璃,古船、沉箱以及考古現場被完完整整地展示出來,吸引不少觀眾駐足,好奇地探望。

面朝南海,“南海Ⅰ號”這艘沉睡了800餘年的古船正在逐漸甦醒。它被形容為一顆“時間膠囊”,封存了800餘年前一段鮮活的歷史。船要去向何方?為何沉沒?船上的生活是什麼樣子?船員會有哪些故事?隨著考古披露出更多資訊,業界學界的研究正在積極推進,“南海Ⅰ號”隱藏的秘密或將一一被揭開。(記者 鄧瑞璇 黃垚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李瑞

(原標題:“水下殷墟”:“南海Ⅰ號”見證中國水下考古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