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場“委員通道”,破解了一個深層文化“密碼”
“我由衷地認為,這首先是我們文化的一個勝利。”
5月21日14時20分,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首場“委員通道”開啟。在回答人民日報記者提出的中國戰“疫”為什麼能取得顯著成效這一問題時,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副院長、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王辰如是説。
乍一聽,這個答案讓人有點摸不著頭腦。戰“疫”取得顯著成效,靠的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靠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靠的是全國各族人民眾志成城、艱苦卓絕的努力,為何要説是文化的勝利?
正如王辰委員所説,從人民萬眾一心尊重和維護生命的行動,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重要決策部署,再到醫務界專業的行動,都深刻地體現了尊重生命和健康的文化和團結一心、共克時艱的文化,這在應對重大疫情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而這些深層的精神內核,始終存在於我們中華民族的基因裏,流淌在中華兒女的血液中。
黎元為先的民本思想
1月20日,正在雲南考察調研的習近平總書記對新冠肺炎疫情作出重要指示,“要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制定週密方案,組織各方力量開展防控,採取切實有效措施,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
1月22日,習近平就疫情迅速蔓延的情況,明確要求湖北省對人員外流實施全面嚴格管控。“封城”,需要巨大的政治勇氣,但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説,該出手時必須出手,否則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1月25日,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史無前例地在正月初一召開。習近平強調,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為當前最重要的工作來抓”的要求,擲地有聲。
“人民生命重於泰山!只要是為了人民的生命負責,那麼什麼代價、什麼後果都要擔當”,這是黨和國家最高領導人的莊嚴承諾;應收盡收、應治盡治,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尊重老百姓生命和健康最生動的注腳。
從《尚書》中的“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到孟子講“民為貴”,到李世民提出“天地之大,黎元為先”,再到北宋時期蘇轍諫言“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從古至今,民本思想一直存在於我們的觀念中,這種深層次的文化理念是我們在做出選擇時無形的“指揮棒”。
眾志成城的團結精神
上下同欲者勝。
疫情發生後,從醫護工作者到武警戰士,從社區幹部到建築工人,千千萬萬人手牽手心相連,在同心協力中創造了令世界驚嘆的中國速度、中國效率和中國奇跡。社會各階層、各行各業迅速投身戰“疫”行動,團結共進、眾志成城成為戰“疫”取得顯著成效的重要保障。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那些義無反顧的逆行者、捨己為人的志願者以及默默無名的奉獻者,為這場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注入了最堅強的戰鬥力。當肆虐的病毒威脅著14億同胞,一句“豈曰無衣?與子同袍”凝聚起天南的、海北的,前線的、後方的,網上的、線下的磅薄力量,築起了阻隔病毒、同心戰“疫”的堅固長城。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
1月24日除夕,解放軍醫療隊星夜馳援、“神兵”天降,全國支援湖北的大幕就此拉開。此後,全國各地340多支醫療隊,共4.2萬名醫護人員奔赴抗疫一線;19個省份對口支援湖北除武漢市外16個市州(林區),四面八方的戰“疫”力量火速向武漢、向湖北集結。那些從全國各地運往武漢的大蒜、馬鈴薯、活魚、大米裏,是我們的同胞情;“你一斤我一斤,都為湖北胖三斤”中,是我們的手足義。
風月同天的人文關懷
病毒,是全人類的敵人。疫情面前,我們在做好本國疫情防控的同時,也向那些曾經捐助過我們甚至沒有捐助過我們的國家都提供了大量的援助,肩負起了一個國際上負責任大國的擔當。
2月上旬,日本豐川市向中國無錫市捐贈了4500隻口罩以及防護服等物資。3月23日,豐川市長竹本幸夫向與豐川市結為友好城市的無錫市新吳區“喊話”:“我們之前送去了4500隻口罩,如果還有剩下的,能不能還給我們?”我們還了,而且是10倍奉還。第二天,5萬隻口罩就在寄往豐川市的路上了。
義大利也曾在中國戰“疫”初期向中國捐贈4萬隻口罩,而當疫情在義大利暴發後,中國第一個向義大利提供醫療物資並派遣了醫療專家。我們回贈的口罩數量是多少?是100倍!“如今,中國回贈數百萬隻口罩。”當地時間3月24日,義大利外長迪馬約在接受採訪時如是説。
“千里同好,堅于金石”“道不遠人,人無異國”“青山一道,同擔風雨”……據統計,在中國抗疫最艱難的時刻,100多個國家和數十個國際組織紛紛給予支援和援助。疫情在全球加速蔓延之時,中國將援助物資發往15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向伊朗、伊拉克、義大利、塞爾維亞、衣索比亞等國家派出醫療專家組。中國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毫無保留地分享抗疫防控經驗,向世界提供“中國方案”,展現出負責任大國的胸懷和擔當。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是一個曉得感恩的民族,你有滴水之恩,我必涌泉相報!古時候,我們講天下大同;後來,我們希望“環球同此涼熱”;現在,我們都是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也是為什麼“You滴答滴答me,I必嘩啦嘩啦you”能成為網際網路上網友心照不宣、“通俗易懂”的“密碼”的原因。
在這次戰“疫”中,尤其像以人為本、生命至上的思想,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團結精神,風月同天、守望相助的共同體情懷,再次向我們展示了這些流淌在我們民族血液中、留存在我們民族基因裏的優秀品質。
有些東西我們不會時時刻刻挂在嘴邊,甚至可能會“不自覺”地忘記和忽略,但並不代表它們不存在。它們不僅存在,而且往往會在最深層的“潛意識”中影響我們的抉擇判斷、言行舉止。或許,這就是王辰委員説“這首先是我們文化的一個勝利”的原因,也是我們乍一聽可能會“一愣神兒”的原因吧。(丁濤 劉穎穎)
來源:人民網-文化頻道 責任編輯:李瑞
(原標題:首場“委員通道”,破解了一個深層文化“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