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博物館日:文明現場需要更多元展示
影響全球的疫情讓今年的“國際博物館日”與往常不同。維也納延續多年的“博物館之夜”不得不暫停一次。在中國,一些人會走進博物館觀看讓自己心動的展覽,而更多人還是會選擇在“雲端”與博物館約會。
疫情發生以來,博物館一直都在向我們“開放”,雲展覽、線上直播、藏品圖片雲端共用、網路課程和講座……從未有過的便利與豐富體驗,讓“雲上博物館”頗具人氣。
這些年博物館的數字化和智慧化一直在推進,而這次突如其來的危機,讓大家齊齊按下了快進鍵,自覺加快了走向線上的進程。從以藝術作品為主的皇家收藏到面向公眾開放的多元綜合博物館,從免費開放到延遲閉館、開放夜場,我們花了一定的時間。而今天,通過技術手段,有限的展覽空間與收藏邊界逐漸被打破,跨地區、跨時區的展示和交流成為現實。這恰好體現了博物館不懈探索開放包容的歷程。即使不考慮今年“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更多的博物館人也希望藉此機會好好反思:在強大的技術之外,博物館還需要做什麼,更好地消除各種偏見和不平等,真正成為多元文化並存的平臺。
在博物館的公共性已經非常明確的前提下,廣泛、平等、無差別的接觸權、分享權成為博物館追求的目標,之前提出的“超連結”主題也是想“連結”到更多的觀眾。然而,全世界仍有很多人無法通過技術手段獲得這樣的連結。根據聯合國國際電信聯盟的數據,發達國家86%的人能夠上網,而發展中國家只有47%的人能夠上網。在數字時代,智慧博物館所仰仗的技術基礎也許恰恰成為造成不平等的門檻。我們可以看到,在博物館預約參觀實施多年之後,很多觀眾依然習慣到門口臨時排隊買票。縱然有網上直接、即時、永不落幕的暢遊,有的人還是會迷戀近距離、長時間的觀賞。
這提醒我們,一方面,博物館可能需要尋找那些技術的缺席者。另一方面,博物館依然要嘗試提供更多元的觀看方式。畢竟博物館是一個公共空間,它結合了文化、教育、娛樂和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對不同人來説,它有著不同的意義。
如果説考古是人類文明的第一探索現場,博物館則是第二個探索現場。在這個現場,需要更多的入口和路徑,引領觀眾走進更多元的文明。那些高度濃縮的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也需要更多的稀釋,來調和出不同的圖畫。國外很多著名的博物館能夠在不同展廳展示不同的文明現場,讓觀眾感受到極大的震撼。但在網路上,觀眾穿梭于各個虛擬展廳,出入不同的藝術和文化,體驗就大打折扣。讓線上展覽也能獲得身臨其境般的沉浸感,也許還需要更多的智慧。
對於國內博物館來説,有的觀眾覺得在展廳聚光燈下展示的總是那些大眾熟悉的明星文物,還有很多文物難得有出場機會。而在數字化的世界裏,這些文物依然被邊緣化。這也提醒我們,博物館的平等、多元也包括平等地對待自己的每一件藏品,讓那些常年沉睡在庫房的文物與觀眾有更多的相遇。
追求平等、多元和包容是博物館的恒久主題。人類希冀從文明中獲得安慰與滋養的渴望從來沒有改變,危機中更是如此,這也是很多人在今天迫切期待一個“博物館之夜”的原因吧。(楊雪梅)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責任編輯:李瑞
(原標題:國際博物館日:文明現場需要更多元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