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報:虎門大橋“抖動”讓我們重新認識混沌與風控
5月5日下午2時許,廣東虎門大橋懸索橋橋面發生明顯振動,橋面振幅過大影響行車舒適性和交通安全。大橋管理部門聯合交管部門及時採取了雙向交通管制措施,廣東省交通運輸廳、廣東省交通集團連夜組織橋梁專家召開專題視頻會議進行研判。專家組初步判斷,虎門大橋懸索橋本次振動的主要原因是:沿橋跨邊護欄連續設置水馬,改變了鋼箱梁的氣動外形,在特定風環境條件下,産生了橋梁渦振現象。(相關報道見A7版)
肉眼可見的“風中抖動”,一下子把虎門大橋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的確,基於公眾的一般認知,大型橋梁如此超大幅振動,可算“活久見”了。正因為此,不少人震驚、恐慌乃至生發出種種猜想,都是情有可原的。在最初的短暫驚慌後,隨著權威回應和科學解釋的到位,輿論反饋已大致歸於理智與平靜。以科普説理來平復大眾焦慮,以全面檢查來確保公共安全,雙管齊下,這是從根本上杜絕大橋渦振引發輿情共振的關鍵。
隨著“虎門大橋劇烈振動”的短視頻廣泛傳播,網友在驚訝的同時,進行了各种經驗化的解讀,比如歸因于設計缺陷、建築品質等。諸如此類的質疑,幾乎是神經反射式的反應,合乎了一些理所當然的“常識”,也契合了“出事必追責”的輿論訴求。但同樣也應當承認,我們熟悉的一些簡單的邏輯框架,其實並不適用於所有的場景。現實是,並非所有的“意外”都是“責任事故”,我們應當正視這個世界的複雜性。
橋梁渦振廣泛存在,並且很難預判、很難避免。從某種意義上説,“橋梁渦振”就是典型的混沌現象:一套確定性動力學系統中,總是存在著某些不可預測的、類似隨機性的運動。其不可重復、不可測算、不可控制。對於一座大型橋梁來説,大幅渦振也許隨時會發生,也許永遠不會發生,誰也無法對之進行精準掌控——這是理性科學局限的一面,也是複雜系統不斷擴張的必然結果。隨著現代工程變得越來越龐雜,人類“失控”的風險就越大,發生意外的概率也就越高。
在很長時間內,強化確定性科技體系來規束“隨機的不規則運動”,減少混沌和失控,仍必將是人類社會的重大命題,而在真正“破題”之前,我們一樣能夠有所作為。以“橋梁渦振”為例,就算不能預測和防止“渦振”發生,但我們可以儘量減少“渦振”造成的損害:以常態監測及時發現“渦振”,建立常備應急響應機制管控交通杜絕事故;以全覆蓋的例行檢查、定期大修來維護橋梁結構品質,確保較高的抗風振能力……凡此種種,都是至關重要的。
承認混沌,管控風險。公允來看,面對“不可測的渦振”,虎門大橋本身及其管理方表現得並不差。當然,既然遇上了意外,還是應該以最大的審慎穩妥應對,比如對橋梁安全進行二次確認,反思可能存在的操作失誤繼而在今後的工作中修正,等等。做好了這些,才不枉驚魂一場。(然玉)
來源:北京青年報 責任編輯:李瑞
(原標題:北青報:虎門大橋“抖動”讓我們重新認識混沌與風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