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題稿件

廣東探索線上文藝新模式:好戲上網 精品線上共用

“演唱時多看鏡頭”“演員唱完記得回到互動區,與粉絲互動”……4月28日下午,雖未恢復演出,廣東粵劇院的舞臺仍熱鬧非凡。粵劇名家丁凡、曾小敏、蔣文端、林家寶、彭慶華、文汝清、李虹陶、劉建科等人正在為即將到來的“粵韻ONLINE·致敬勞動者——‘五一’粵劇演唱會”直播排練。5月1日晚,他們將通過直播的形式,為戲迷們帶來一場別開生面的“雲端”演唱會,讓戲曲魅力“出圈”。

疫情給線下文藝活動、文藝精品創作帶來衝擊和挑戰,卻打開了線上嘗試的入口。線上音樂會、雲看展、雲劇場、大咖公開課……各式各樣的雲演藝活動在廣東層出不窮。

隨著疫情防控常態化,廣東文藝界探索形成常態化的“線上演出”文藝新業態。為豐富新形勢下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用文藝作品強信心、暖人心、聚民心,在省委宣傳部指導下,一個線上展播廣東優秀文藝作品的線上平臺“雲端遊藝”將在南方+客戶端推出,搭建展演、報道、文藝評論、互動、推廣“五合一”的全新服務平臺;由廣東廣播電視臺開設的“雲上劇場”線上展播平臺也將於“五一”假期上線,誠邀觀眾線上共用廣東文藝大餐。線上平臺將進一步拓展廣東文藝惠民新形式,為全省文藝工作者開拓文藝創作新模式,共同激活文藝創作活力,推動廣東文藝繁榮。

雲創作、雲展播

廣東文藝戰“疫”線上出新

3月20日,一場沒有現場觀眾的演唱會,在酷狗直播平臺吸引了120萬網友觀看。來自廣東省音樂家協會、南方歌舞團、星海音樂學院及酷狗音樂的12組專業音樂人,包括廖昌永和劉罡在內的知名音樂家,在直播間深情獻唱,送上《保重》《凝聚在一起》等23首戰“疫”歌曲。

歌手李白坦言:“沒有現場觀眾的目光交流,一開始有點不習慣。”但真誠的表演同樣獲得了直播間觀眾的“遊艇”刷屏,成為疫情期間一道特殊的風景線。

疫情發生以來,廣東文藝工作者適應疫情形勢積極創作,在學習強國廣東學習平臺、南方+客戶端、知名網站開闢“藝心戰疫”專題欄目,設置名家打call、粵韻“聲”援、戰“疫”畫卷、戰“疫”詩文、曲藝説唱等欄目,推出廣東文藝戰疫作品3萬多件,獲得廣大網民踴躍點讚。

“視頻時代,我們音樂工作者順應潮流,不斷推出視頻音樂作品。”廣東省音樂家協會專職副主席金旭庚介紹,疫情期間,協會在嗶哩嗶哩、抖音等短視頻平臺註冊了官方賬號,同時也在央視、人民網、新華網的視頻頻道,總共上傳了超過100件視頻作品,總瀏覽量超過7000萬。

廣東省舞蹈家協會開設《居家舞蹈 共同抗疫》線上作品展示欄目,組織編創適合少兒、青少年、青年、成人等不同群體的健康舞教材視頻,在各大網站展播。“我們精選廣東優秀的舞蹈資源,適應市民居家隔離的需要,編排舞蹈,線上上引導網友們舞蹈抗‘疫’,受到了許多網友歡迎。”廣東省舞蹈家協會專職副主席汪洌説。

身隔千里,“雲端”連情。羅家英等70多位身處世界各地的粵劇粵曲界名家一呼百應,用“雲合唱”的方式,在“雲端”演繹粵曲聯唱《大愛的戰歌》。年長的老倌自學拍照、打燈、錄音,多次重復拍攝,力求完美。海量視頻素材匯集後,創作團隊連日通宵,用“雲辦公”的模式進行製作。特殊時期的“雲上”作品,凝結著全球粵劇粵曲界厚重情誼,感動了許多網友。

“講衛生,多鍛鍊,勤洗手,絕後患”……廣東潮劇院的名角們用輕鬆詼諧的語言,將防疫知識變得簡單易記。潮音唸白朗朗上口,這批《抗疫潮劇組曲》作品也成為朋友圈的“爆款”。“除了粵劇名家線上K歌,創作戰‘疫’粵歌外,廣東戲劇藝術家們積極創作有地方特色的戰‘疫’作品,將疫情防控知識通過潮語歌、廣東漢歌、雷語歌曲、客家山歌等,以説唱朗誦的形式傳遞給老百姓。”廣東省戲劇家協會專職副主席林金洲説。

線上春班、線上音樂課

廣東藝術家“雲演藝”花樣多

春節期間,傳統粵劇春班演出全線取消,廣東粵劇院適時推出“線上春班”“粵劇線上小遊戲”“粵劇經典線上”等系列線上活動,換一種方式陪伴戲迷“睇大戲、過大年”。精心挑選的經典好戲、珍貴影像,讓戲迷們大呼“過癮”。

“線上觀眾的反響和活躍度讓我們備感鼓舞,線上演出的多元形式,讓粵劇在網上收穫了眾多粉絲。”廣東粵劇院黨委書記、院長曾小敏介紹,該院與全民K歌平臺在4月10日試水線上戲曲音樂節,成功吸引了13萬粉絲圍觀。廣東粵劇院還計劃在5月至7月,推出包括“粵韻ONLINE·致敬勞動者——‘五一’粵劇演唱會”“黨的生日 紅色經典粵劇演唱會”等11場直播演出。

自2月4日開始,廣州交響樂團的“線上音樂季”每天準時上線,連續播放廣交過往音樂會實況錄音節目,用音樂陪伴廣大市民朋友。“線上音樂季將延續至可恢復現場演出為止。”廣州交響樂團團長陳擎表示,廣交採用線上音樂季的方式,成為與市民、觀眾聯結的紐帶,用音樂撫慰心靈,鼓舞鬥志。

劇場演出停擺,但廣州交響樂團、廣東民族樂團的音樂家們卻不甘寂寞。他們一改臺上端坐表演的常態,在鏡頭前展現少有的活躍一面,為樂迷帶來有趣的音樂知識科普。在星海音樂廳推出的《瘋狂漲知識》線上欄目,樂團大咖親自“面授”。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小提琴?24歲學琴還來得及嗎……廣州交響樂團副團長、樂團首席張毅娓娓道來,傾囊相授。關於樂器、音樂的分享,音樂家們在鏡頭前充滿趣味的表演和解説,一下子拉近了高雅藝術與樂迷之間的距離。

“上音樂課了!藝術家們的趣味講解和以前劇場演出有了不同的效果。”自2月開始,星海音樂廳在官方微信平臺開闢“經典點播”“線上音樂聽”“瘋狂漲知識”“民樂特輯”“大咖公開課”等欄目,為樂迷帶來經典曲目版本分析、現場錄音回放和大咖講解樂理等豐富內容,讓高雅藝術更活潑了,線上上讓百姓們觸手可及。

“雖然現場少了觀眾的凝視和掌聲,但我和舞者們的心情一樣興奮又緊張,我們能感受到有很多觀眾在鏡頭後觀看。”4月25日和26日晚,廣東現代舞團首次嘗試“雲首演”,2020年舞者原創系列《九大簋VI》的兩台全新作品以直播的形式正式推出。廣東現代舞團團長劉琦對舞者們的演出狀態十分滿意,直播過程中,鏡頭多角度切換,劉琦不時關注網上的呈現效果,每位舞者強烈的個人風格在“雲首演”中仍呈現得十分鮮明。“通過鏡頭和螢幕看演出,一定與現場觀看演出有很大不同,但線上演出也展示了另一種特色和魅力。”

線上線下融合創作

“雲演藝”推動廣東文藝創新發展

當前,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階段,廣東各文藝院團、文藝家協會率先復工,通過對線上展演的多種探索,拓展文藝惠民雲服務新模式,不斷探索出文藝精品“雲端”創作展演的新業態。

線下演出並不是照搬到線上就能獲得網友叫好,好的線上産品應是量身打造。曾小敏透露,他們在準備線上節目時,曾考慮以線上小劇場的模式直播演出,但小劇場節目從劇本、表演、編排到舞美,都需時間精細化操作,非一日之功。在籌備小劇場直播的同時,廣東粵劇院率先試水線上演唱會直播,演員們不僅僅演唱曲目,還化身主播,用接地氣的方式和粉絲互動,科普粵劇小知識,通過與全民K歌等平臺合作,大受網友歡迎。

“近年來,廣東對線上演藝的探索一直都有。疫情期間,線上平臺的節目種類比以前更豐富了,戲劇、音樂、舞蹈等類別都有,觀眾點擊量、社會關注度比以前大幅提高,初步形成了廣東文藝的線上特色。”廣東省演出行業協會秘書長何偉慶如是評價。

何偉慶同時提到,除了文藝展播、惠民之外,演出行業也在嘗試直播、帶貨等更多形式,爭取産生線上收益,帶動市場變現。

4月18日,廣州大劇院直播間首次上線,主播們用鏡頭引領觀眾深入劇院內部,解鎖演出幕後的“神仙操作”,收穫了超4萬播放量。隨後的第二場直播,總經理何鷹上場“帶貨”,節目周邊、紀念品很快售空,直播間一時間熱鬧非凡。

線上平臺所産生的傳播效應,也為文藝行業復蘇注入一劑有效的“強心針”。4月5日至6日晚8點,廣州大劇院聯合騰訊藝術,攜手戲劇導演王翀,共同推出首部線上戲劇《等待戈多》直播,兩天演出共吸引超29萬的觀眾。

儘管劇場仍未開放,但廣東各大文藝院團已相繼“復工”,廣東文藝家們靈活運用“雲端”平臺,一批文藝精品正摩拳擦掌進行“雲端”創演。4月5日,觀眾打開微網志、優酷等10多家多媒體平臺,便能率先看到由廣東藝術家和廣東援鄂醫療隊員共同創排的話劇《戰“疫”2020》精彩片段。“這是國內首部邀請援鄂醫療隊員參與演繹的現實主義題材話劇,率先使用線上發佈的形式,讓全國人民都能第一時間看到,這在劇場探索上走在了全國前列。”該劇總導演、國家一級導演王佳納介紹。目前,該劇正進行打磨提升,未來將探索線上與觀眾見面的獨特形式。

廣東文藝界在疫情期間嘗試多種方式“雲端”演出,令人耳目一新。中國演出行業協會主席朱克寧認為,線上與線下融合互助,是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隨著疫情防控常態化,線上線下演藝必將互為補充,撬動文藝精品從創作模式到展演形態的全新變革。

有評論家分析,廣東文藝素有敢為人先的傳統,順應趨勢,擁抱線上演藝新趨勢,線上與線下互融共生,將激活文藝精品創作的動能,必將推進廣東文藝新一輪創新發展。(記者 徐子茗 李培

來源:南方網  責任編輯:李瑞

(原標題:廣東探索線上文藝新模式:好戲上網 精品線上共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