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題稿件

疫情之下催生新機遇 廣東電子資訊産業逆勢升級

廣東晶片産業技術實力不斷攀升。圖為華為5G通訊晶片。朱洪波 劉玳杞 攝

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數字經濟持續向好,帶動上游的晶片半導體産業迎來新的發展風口。

日前,省工信廳召開的一季度新聞通氣會透露,一季度廣東的電子元件、工業機器人、3D列印設備、伺服器産量分別增長4.2%、4.7%、114.6%、60.8%,逆勢增長態勢明顯。

“國內晶片産能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只能滿足15%的國內需求。”粵芯半導體市場及行銷副總裁李海明博士表示,受疫情影響,很多海外晶片廠商停産,這將加速國産晶片對進口的替代,粵芯二期項目最快明年上半年投産,將帶動上下游産業鏈超百億産值。

新的産業風口,正在形成不斷疊加的要素集聚效應:華為的麒麟晶片借助華為手機在手機晶片市場佔據重要位置,並持續升級迭代;格蘭仕的晶片産業項目快速推進,“細滘”晶片有望在5月底實現量産;産業創新能力不斷提升,數據顯示,廣東在5G技術、高端晶片、作業系統等高端技術領域擁有全球領先技術,數字經濟專利數量居全國前列。

“珠三角是全球電子産業最重要的生産中心,近年來廣東晶片企業的發展,使電子資訊産業鏈不斷完善,往中上游發展。”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院長助理鄭宇劼表示,隨著5G、AI、機器人、物聯網等智慧設備的應用和發展,以及大數據中心、工業網際網路等新基建的展開,半導體行業總體上仍然處於黃金增長期。

晶片半導體涌現粵企方陣

今年第一季度,位於廣州的粵芯半導體交出一份漂亮的成績單:單首季産出高出預期25%,生産週期縮短5%以上。預計到2022年,粵芯半導體一期、二期將共達到月産4萬片12英寸的産能。

“影像感測晶片等産品的市場前景非常看好,可以説生産多少,就能銷售多少。”李海明表示,手機攝像頭、指紋識別、生物檢測、防疫抗疫等領域的快速發展,不斷為相應的晶片研發製造帶來新的機遇。

疫情催生線上經濟、加速“遠端辦公”,背後都需要晶片為代表的電子元器件提供物質基礎。對於電子資訊産業大省廣東來説,這一産業協同的效應更加明顯。

不過,長久以來,雖然存在巨大市場空間,由於技術門檻等原因,大量晶片半導體依賴進口。2019年,廣東積體電路進口1680.6億塊,佔全國積體電路進口量的37.75%。

海外疫情蔓延導致很多工廠停産,給國內晶片企業帶來發展窗口。

“我們希望更快實現對進口的替代,並滿足全球供應的需求。”李海明表示,今年年底之前,投資65億的二期項目將進入設備調試,爭取明年上半年實現量産。

包括粵芯在內,一批實力強勁的晶片企業正在廣東嶄露頭角。

省工信廳數據顯示,全國積體電路設計十大企業廣東佔據3席(海思半導體、中興微電子、匯頂科技),其中海思半導體營業收入達842.7億元,同比增長67.5%,在全球十大積體電路設計廠商中排名第三,居全國首位。

在這些企業帶動下,廣東已成為我國積體電路産業主要分佈地區之一,2019年全省積體電路産量363.24億塊,同比增長20.76%,佔全國積體電路産量的18%。

“廣東發展晶片産業具有下游市場廣闊、産業集中度高、工業製造基礎好、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環境優越等多重優勢。”越秀産業基金新製造投資部總經理吳煜表示,粵芯等落地廣東的半導體製造廠抓住了廣東製造的産業特點,投入功率器件、微處理器、模擬晶片等産品,精準服務珠三角的家電、汽車等相關産業,從而在極短時間內投産爬坡並形成良好的發展勢頭。

除了晶片企業對接下游産業需求,格蘭仕等傳統製造企業也“上溯”進軍晶片製造。

日前,格蘭仕集團董事長兼總裁梁昭賢透露,初期開發了兩款開源晶片,其中“細滘”已經流片成功、測試全面完成,在5個月底可以量産。更加高端的“獅山”晶片,正在美國、歐洲、印度,以及中國的上海、深圳、順德等地加快推進。

“此次疫情對各個國家産業鏈完備度和競爭力是一次重大考驗,”廣東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副主席李志堅認為,晶片半導體産業是廣東萬億級電子資訊産業集群的基礎和核心,應抓住全球産業鏈重構的機會,加快晶片特別是自主研發的智慧晶片産業佈局,構建起支撐經濟發展的新動能。

積體電路設計收入全國領先

在廣東,晶片半導體正在從製造向應用創新、線上交易等更多環節延展,逐漸構成一條完整的高端産業鏈。

4月28日,由中國電子資訊産業集團有限公司(CEC)主辦,深圳中電國際資訊科技有限公司(中電港)承辦的2020中國芯應用創新設計大賽(簡稱IAIC)線上啟動。

活動主辦方表示,該大賽是中國晶片企業尋找優秀應用創新項目的平臺,同時也成為創新創業者了解中國芯、完成精準對接與産業化落地的橋梁。

同樣位於深圳的獵芯網是全球主要的電子元器件交易服務平臺之一,也是深圳第一批復工的企業,2月份15個工作日完成了超過八千萬的銷售收入,並且日訂單量創新高。負責線上銷售的員工介紹,2月份復工以來,因疫情影響很多客戶沒辦法從傳統渠道採購電子元器件,線上諮詢量和訂單都有明顯增長,基本不到一分鐘就有一個新訂單。

隨著供應鏈和産業鏈的逐步完善,廣東晶片産業的技術實力也在不斷攀升。

深圳正在成晶片設計的重要聚集地。2019年廣東的積體電路設計收入居全國首位,其中深圳是全國積體電路設計業規模最大的城市,2019年設計業規模達1098.7億元,全國排名第一。

隨著5G為代表的新基建全面推進,數字經濟快速發展,晶片産業的市場空間不斷拓展,也吸引更多科研、資金、人才等要素集聚。

李海明透露,粵芯半導體將新增投資65億元,專注于65nm-90nm模擬工藝平臺,生産高精度數模轉換晶片、高端電源管理晶片、生物傳感晶片等産品。

省統計局此前發佈數據顯示,一季度的廣東高技術産業中,電子電腦及辦公設備製造業投資增長4.6%。

在創新研發方面,廣東也有長足進步。日前發佈的《廣東省新一代資訊技術産業創新發展專利導航研究報告》顯示,廣東省在電子核心産品領域專利佈局較多,佔比29.3%;在5G技術、高端晶片、作業系統等高端技術領域擁有全球領先技術。

廣州中新智慧財産權服務有限公司項目經理文婷表示,廣東在晶片領域的研發能力仍存在短板。數據顯示,廣東積體電路製造領域的專利只佔全省電子核心産業專利總量的0.5%,專利佈局數量仍然有限。

不過,這一面貌正在得到改變。不久前發佈的省科技獎名單顯示,多項晶片專利上榜。其中,深圳奧比中光科技有限公司的“3D視覺晶片及全平臺相容的高解析度光學測量系統”獲得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珠海艾派克微電子有限公司的“基於國産32位CPU的積體電路安全晶片項目”獲得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廣東的通信設備、消費電子在全世界各細分領域佔據很高佔有率,但這需要國産半導體供應支撐。”吳煜曾參與過樂鑫科技、中科寒武紀等多個晶片項目的投資活動,他建議廣東發展晶片半導體産業,需要四個方面著手:圍繞廣東製造産業最急需的産品進行投資;充分利用粵港澳大灣區人才集聚的優勢;充分利用港澳等地國際領先的高校資源;充分利用國內外相關産業的技術積累和“工程師紅利”。(記者 王彪 彭琳 王佳欣 李鳳祥 熊程

來源:南方網  責任編輯:李瑞

(原標題:疫情之下催生新機遇 廣東電子資訊産業逆勢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