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扶貧

陜西潼關:軟籽石榴成為農民奔小康的“軟黃金”

潼關縣地處黃、渭、洛三河交匯處,南依秦嶺、北臨黃渭河,地勢南高北低,呈階梯狀分佈,南部為秦嶺山區,中部為黃土臺垣,北部為黃渭河灘地。特殊的地理位置,使潼關縣的農業一直成為該縣的發展短板,近年來,潼關縣取長補短,因地制宜,發展特色農業産業——軟籽石榴,使這紅紅的石榴成為農民奔小康的“軟黃金”。

圖片1

室外種植的軟籽石榴樹

機緣巧合引來軟籽石榴

“農村要發展,産業要先行,沒有適合的農業産業,農民致富就沒有門路”潼關縣軟籽石榴引進人王新軍感嘆道。

2004年,當時還是五虎張村的黨支部書記的王新軍,一直想為村裏尋找一個合適的種植産業,為此他不錯過任何一個機會,從第二屆楊淩農高會至今,他是逢會必去。

一次非常偶然的機會,王新軍得知河南滎陽某村種植了一種新型石榴品種——軟籽石榴,並取得了可喜的經濟收益,當地百姓依靠軟籽石榴脫貧致富。得知此消息的王新軍眼前一亮,馬上就和村裏另外一名幹部來到了滎陽進行考察。

起初,跟他一起考察的幹部對軟籽石榴並不感興趣,他認為潼關更適合種植核桃。不過,等他品嘗過了軟籽石榴之後,不僅感嘆,激動地説:“你説的太對了,這個軟籽石榴太好吃了!”當下還寫了一首打油詩:想念此物已三年,今日一見真喜歡。色香味美好景觀,群眾致富有期盼!

隨後,王新軍就引進軟籽石榴樹,在自家地裏種植了十多畝。此後,種植面積每年增加,到了2009年,王新軍種植的軟籽石榴達到了100多畝。

眼看著收穫在望,誰料天有不測風雲,當年潼關縣發生冰凍災害,100多畝石榴樹全部被凍死,看著自己多年辛苦栽植的果樹全部死去,王新軍心灰意冷。

東山再起軟籽石榴成“明星”

後來,在親戚朋友的鼓勵下,王新軍再次鼓起了勇氣,輾轉多個省市,不斷跟著種植戶及專家教授考察學習,重新引進軟籽石榴品種。經過多年艱辛的探索,終於培育出抗凍性強、適應性廣的紅寶石石榴苗木,並研究出優質高效的栽植方法。

圖片2

王新軍正在給記者介紹軟籽石榴樹形特徵

2014年,隨著軟籽石榴種植面積逐年增加,産值逐年上升,潼關縣將軟籽石榴産業作為該縣主導産業。

“無論什麼産業,只有讓農民掙到了錢,農民才會主動去種,而不是單靠政府去推廣”王新軍説。

“過去看不到收益的時候,我做工作讓村民種,村民們都只能搖搖頭,如今看到收益了,現在大家看見我,都拉著我去他們家果園”。

經過十多年的發展,潼關縣已建成軟籽石榴生産基地5000余畝,育苗基地300余畝,年産優質抗凍軟籽石榴苗木150余萬株,年産值達230余萬元,目前全縣軟籽石榴種植面積已達到50000畝。

提起軟籽石榴的銷售情況,王新軍信心滿滿:“軟籽石榴看起來其貌不揚,吃起來大吃一驚,每年我們去楊淩參加農高會,參會群眾來到我們攤位跟前,只要嘗上幾顆,都是讚不絕口”。

圖片3

含苞待放的石榴花

“由於潼關地處北方地區,早晚溫差大,光照充足,同樣的品種,吃起來就比南方的石榴更甜。根據測試,南方軟籽石榴甜度在14到15之間,潼關軟籽石榴甜度則達到了18”。

品種好就不愁沒有銷路,目前潼關軟籽石榴主要依靠電子商務進行銷售,每到石榴成熟季節,來自全國各地的訂單讓果農們應接不暇。   

2019年,軟籽石榴項目被列為“陜西省重點項目”、“渭南市第六大果業品牌”、先後獲得紅寶石軟籽石榴綠色認證、“中國優質石榴基地”稱號,王新軍本人也被中國園藝學會石榴分會授予“中國石榴産業突出貢獻獎”。

2019年,潼關縣組織軟籽石榴參加滿洲裏、福州、北京、楊淩、農民豐收節等“潼關軟籽石榴推介會”,僅通過現場網上商城銷售就達到3000多盒,去年全縣軟籽石榴産量達到6000噸,實現産值1.2億元,真正讓軟籽石榴成為農民奔小康的“軟黃金”。(鄧林菲 文/圖)

來源:中國網·絲路中國頻道  責任編輯:李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