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點

北青報:保護野生動物禁食還要“禁戲弄”

近日,雲南野生動物園“釣老虎”項目引發質疑。網傳視頻中,遊客站在護欄外,用長竹竿一端挂肉投喂老虎。雲南野生動物園表示,已組織人員進行核查,對該項目進行了整改。園方發佈通告稱,開展部分野生動物互動項目,旨在發揮動物園的科普教育意義,豐富遊客對野生動物的了解,未來將更好更科學地進行野生動物展示和保護工作。

老虎是猛獸,“老虎的屁股摸不得”,涉事野生動物園大約是想錢想瘋了,竟然推出“釣老虎”收費互動項目,讓遊客用長竹竿一端挂肉投喂老虎,簡直是把老虎當成供人取樂的玩物。此事之所以引發網友廣泛熱議,因為是“釣老虎”這種做法太奇葩了。“釣老虎”不但可能傷害老虎,而且對遊客而言也有現實的危險,該項目雖然在一個高臺上進行,遊客與老虎之間隔著一段垂直的距離,但高臺的護欄較低,遊客尤其是小孩如果不小心,有可能越過護欄從高臺摔下,後果不堪設想。

動物園適度開發創收項目,應該可以理解,尤其在疫情期間,來動物園參觀的遊客銳減,而野生動物每天都得給養,動物園的確面臨較大的經濟壓力,有必要開發新項目來吸引遊客。然而,吸引遊客要講究方式方法,要合理合規,不能以犧牲野生動物為代價,更要以確保遊客安全為前提。在野生動物參與表演都廣受詬病的背景下,讓老虎像魚一樣被遊客“釣”著玩,顯然極為不妥。

事情曝光後,儘管該項目被要求整改,但整改不是叫停,能整改到什麼程度也難以預料。更值得注意的是,園方通告中將“釣老虎”項目美化為“旨在發揮動物園的科普教育意義,豐富遊客對野生動物的了解”,此説顯然有替“釣老虎”項目開脫之嫌。

在“釣老虎”項目中,旅客既不能了解老虎的真實習性,也不能增加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和知識,哪有什麼科普教育意義?實際上,該項目只可能起到相反的作用,讓參與者更加不尊重野生動物,甚至將野生動物“當猴耍”。以這種方式來博得遊客一時歡心,科普教育是假,追求經濟利益是真。尊重野生動物,拉開距離來觀察與欣賞,才能讓野生動物之“野生”實至名歸,才能找到真正的科普教育方式。

從病毒等病源微生物傳播的角度來看,不食用野生動物,只是切斷了病源微生物從野生動物到人的一種傳播途徑,過於接近和頻繁接觸野生動物,同樣存在傳播病源微生物的風險。更何況保護野生動物,除了可起到防疫的作用外,對於恢復自然生態也大有好處。這次疫情引發了社會對於野生動物保護的思考,從類似事件看,保護野生動物,除了要禁止非法販賣和食用野生動物外,也應明確與野生動物保持距離、禁止戲弄野生動物等規則。

不傷害只是保護野生動物的最基本要求,尊重才是保護野生動物的更高形式。

來源:北京青年報  責任編輯:姬雯

(原標題:北青報:保護野生動物禁食還要“禁戲弄”)